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电除尘技术研究现状、现存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论述了烟尘荷电凝聚机制及其输运特性等,以便解决除尘电场中的电离占空比、输运项甚低等问题;又着重研究了烟尘的荷电、凝聚的物理过程,将有助于解决电除尘器存在的捕集微细烟尘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电除尘采用高频电源供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燃煤电厂电除尘效果,在1.8 m2工业性实验电除尘器上进行了高频供电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供电电压相同时,高频供电的电流和除尘效率均低于普通可控硅电源供电,但高频电源的最高供电电压可达普通可控硅电源的1.3倍,最高供电电流比普通可控硅电源高40%以上,最高除尘效率高于可控硅电源,可降低烟尘排放40.2%。建议燃煤电厂电除尘选用高频电源时,应选用比普通可控硅电源电压等级高的电源。  相似文献   

3.
针对焦化厂烟尘高浓度、高温、高湿和高黏度的特征,采用湍流预洗涤塔和湿法电除尘器处理拦焦烟尘。通过中试实验采样分析,利用全因子设计考察烟气流量、湍流预洗涤塔填料高度和喷淋流量对系统除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填料高度和喷淋流量是影响除尘效果的显著项,拦焦烟尘经过湿法电除尘系统的处理,烟尘浓度为8.3 mg·m~(-3),系统除尘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4.
除尘器对颗粒物的除尘效率与颗粒物的荷电量密切相关,PM2.5等细小颗粒物由于其荷电量不足而导致其吸收效率较低,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增加粒子的荷电量,以粒子荷电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离子电流密度和通过电凝并扩大尘粒中位径2个方面研究了电除尘电源中交流电压分量对PM2.5等细小颗粒物荷电特性的影响,得出了电除尘器电源中交流电压分量可从以上2个方面提高装置对PM2.5等微小颗粒物的荷电量,且频率越高,幅值越大,荷电效果越好,从而可以提高装置对细小颗粒物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5.
除尘器对颗粒物的除尘效率与颗粒物的荷电量密切相关,PM2.5等细小颗粒物由于其荷电量不足而导致其吸收效率较低,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增加粒子的荷电量,以粒子荷电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离子电流密度和通过电凝并扩大尘粒中位径2个方面研究了电除尘电源中交流电压分量对PM2.5等细小颗粒物荷电特性的影响,得出了电除尘器电源中交流电压分量可从以上2个方面提高装置对PM2.5等微小颗粒物的荷电量,且频率越高,幅值越大,荷电效果越好,从而可以提高装置对细小颗粒物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6.
收尘区脉冲供电对电除尘器收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双区电除尘器实验模型,研究了预荷电压、不同供电方式下极板间距、电极型式对双区电除尘器收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荷电压逐渐升高,除尘效率也随之增加,双区除尘效果明显优于单区的除尘效果.脉冲供电对电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影响明显,与直流供电相比,脉冲供电对PM25的分级效率可提高16.9%;在较高的电压时,极板间距为...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空气颗粒物净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窄极距双区电除尘公路隧道空气颗粒物净化系统,研究了粉尘浓度、粉尘粒度、工作电压及电场风速等主要因素对其净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行,颗粒物净化效率随粉尘浓度及电场风速增大而降低,随工作电压及粉尘粒径增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传统袋式除尘器对于细微颗粒物的捕集效率不甚理想,在袋式除尘器入口前增加预荷电装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强化其过滤特性的技术手段。设计搭建线板式直流高压预荷电器,研究了不同正/负匹配电压及风速对于双极预荷电高炉除尘灰电凝并行为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滤袋对未荷电、单极负荷电以及双极荷电高炉除尘灰细微颗粒物(PM2.5)的捕集效率与压差特性,得到了不同预荷电方式高炉除尘灰细微颗粒物在滤袋表面沉积的微观形貌结构。结果表明:随着过滤风速(1.5~0.5 m·s-1及匹配负电压(-16~-12 kV)的降低,双极荷电颗粒物凝并效率提高;高炉除尘灰细微颗粒物单/双预荷电均能提高滤袋的过滤效率;对于粒径<0.5μm颗粒,双极预荷电技术对滤袋捕集效率的强化效果好于单极预荷电技术;对粒径为0.5~2.5μm颗粒,单极预荷电技术的强化效果超过了双极预荷电技术;颗粒物单/双预荷电技术还使得滤袋阻力增量值及其增长速率值降低,且单极预荷电技术对于阻力降低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可为利用单/双预荷电技术提升传统袋式除尘器对高炉除尘灰中细微颗粒物的捕集脱除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烧结电除尘灰进行了浸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钾等钾盐。根据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和氯化钾的分解温度和溶点的不同,可以利用硫酸铵与氯化钾转化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考察了反应摩尔比、乙醇用量、蒸发量、氯化钠含量等因素对硫酸钾纯度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洗涤对硫酸钾产品纯度和总收率有一定的影响。氯化钾与硫酸铵按照化学计量比2KCl∶(NH4)2SO4=1∶1进行复分解反应能在硫酸钾纯度和收率上获得较好的效果,其硫酸钾产品收率达到80%左右,氯化钾铵复合肥的收率为12.76%。氯化钠杂质的存在不仅能影响硫酸钾产品的纯度和收率,而且过高的氯化钠会与硫酸钾形成K3Na(SO4)2复盐,降低硫酸钾的产量。同时,设计了从烧结灰浸出液中KCl生产硫酸钾及氯化钾铵复合肥的工艺路线图,为从烧结电除尘灰生产硫酸钾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79-80
脉冲电除尘粒子荷电研究;无机盐对高铁酸钾氧化降解苯酚的影响;延龙公路两侧水田土壤中铅分布规律的研究;植物法净化水体重金属污染;MnO2/Al2O3催化剂在微波场下脱除SO2的研究;智能型混凝沉淀试验搅拌器的研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荷电水雾除尘器捕尘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实验分析了影响荷电水雾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除尘效率数学模型,该模型明确地表达了过滤风速、喷雾量以及雾滴荷质比对除尘效率的贡献情况。对实验结果及数学模型的分析表明,对于带有振弦栅的荷电水雾除尘系统,喷雾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比过滤风速及荷质比更为显著,新除尘效率模型的提出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中同时确定了荷电水雾除尘器最佳操作参数,在粉尘入口浓度为412 mg/m3的情况下,当过滤风速为16 m/s,喷雾量为12×10-3 m3/min,雾滴荷质为3.5×10-4 c/kg时,除尘效率可达99.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粉尘预荷电与荷高压导电多孔陶瓷管耦合的除尘新技术。该技术首先通过设置直流负电晕(-20kV)的预荷电器对粉尘进行荷电,再使含尘气体穿过荷载高压负电(-5 000V)的导电多孔陶瓷管的管壁而进行过滤除尘。结果表明,该技术降低了导电多孔陶瓷管除尘过程的气体压降。在相同除尘时间(60min)内比较,该技术的粉饼压降(787Pa)仅为无荷电条件下粉饼压降(4 300Pa)的0.183倍;在相同粉饼质量(1 000g)的情况下比较,该技术的粉饼压降仅为无荷电条件下40 min粉饼压降(2 747Pa)的0.286倍。这很可能是因为粉尘荷电导致的颗粒间斥力使粉饼更加疏松,而且导电多孔陶瓷管荷载与粉尘相同的电荷,两者结合松散,减小了过滤过程中的气体压降。该技术有望显著降低工业多孔陶瓷管除尘过程的气体压降,并延长其再生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直筒式旋风脉冲静电除尘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电压、入口粉尘浓度和入口风速对直筒式旋风脉冲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测定了在不同入口风速下除尘器的分级效率.结果表明,脉冲供电能显著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分级效率,在脉冲电压为80 kV、入口粉尘质量浓度为5.0 g/m3N、入口风速为7~10 m/s时,除尘效率在99%以上,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脉冲供电下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集多种湿法除尘技术之长于一体的新型组合式除尘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有效地消除手烧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而且实现了除尘水的内循环,消除了其他湿式除尘器所带来的水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怡民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2924-2933
为了较全面地表征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污染物减排特性,采用实验室研究及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手段,对低低温电除尘器的PM_(2.5)及SO_3减排情况进行测试。实验研究发现,当烟气温度从100℃降低至90℃时,不同工况下电除尘器对TSP脱除的提效幅度分别为54.78%、 54.42%, PM_(2.5)脱除的提效幅度分别为43.44%、42.37%,SO_3脱除的提效幅度分别为88.92%、84.17%,且细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工程实测发现,低低温电除尘器对TSP、PM_(2.5)、SO_3脱除的提效幅度分别为36.54%~42.86%、14.29%~37.93%、73.30%~86.46%,提效规律与实验室实验一致。通过分析可知,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对PM_(2.5)及SO_3均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为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集多种湿法除尘技术之长于一体的新型组合式除尘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有效地消除手烧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而且实现了除尘水的内循环,消除了其他湿式除尘器所带来的水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预荷电压、烟气流速、极板间距和电极型式对双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推导了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理论公式,并与实验值和多依奇公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好于单区静电除尘器,其最佳工况是预荷电压25kV,烟气流速0.50m/s,极板间距400mm,采用芒刺电极。推导得到的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理论公式不仅收尘电压较低时与实际情况相符,而且收尘电压较高时也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比多依奇公式更能反映双区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线板式静电除尘器中PM2.5颗粒的除尘性能,建立电场、颗粒动力场和流场多场耦合下的数学理论模型.采用GAMBIT软件构造ESP实体结构,将用户自定义程序UDF导入到FLUENT软件中进行数值仿真,并应用DeutsehAnderson公式计算粉尘在不同荷电机理和2种不同除尘操作参数下的除尘效率.数值结果表明,扩散荷电效应对PM2.5分级除尘效率贡献率随粒径增大非线性减小;外加工作电压越低或烟道气流速越高,扩散荷电效应对PM2.5粉尘颗粒的影响越大;在较高外加电压工况下,扩散荷电对综合效率的影响与降低一定量的烟道气流速相当.  相似文献   

19.
偶极荷电静电凝并除尘器收尘机理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高效去除微细颗粒物的偶极荷电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主要由凝并区和收尘区组成.对其凝并收尘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收尘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偶极荷电静电凝并系数高于库仑凝并系数;偶极荷电静电凝并除尘器中颗粒的凝并效果好,且在相同的条件下,其对微细颗粒物的除尘效率明显高于普通静电除尘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日本大气污染现状及其趋势,对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概述了日本几十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的进展。对改善燃烧、电子束法、NO_x处理触媒研究、NO_x吸附剂的研究、活性炭法干式脱硫、利用煤炭的干式脱硫、半干式简易脱硫、静电的应用、微生物的应用、电除尘、过滤除尘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做了详细介绍。对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含氟气体排放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还简要介绍了日本大阪府等地,准备偿试的汽车排气总量控制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