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环境是指在人类生活周围存在的一切。由于工业、交通、农业及人类生活等超过环境容量所释放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就使得环境被污染。环境污染来源于工业的发展,这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问题,七十年代以后国外都在重视研究环境污染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我国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主要表现在有:一是任意排放工业“三废”;二是工业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生命的源泉,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体污染也日益严重。学者们纷纷惊呼,人类在能源危机之后将紧接着面临水资源的危机。因此,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水污染的有效防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迈人工业社会以来,通过工业化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并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随工业文明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引发了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为了化解危机,使经济和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旧的文明模式进行扬弃,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以信息文明为手段把人类推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农业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具备一个良好的土壤、水质和空气的环境,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绝对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水源、空气和土壤等农业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收益;而且由于农、畜产品的污染,还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保护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及其特有的制度建设,造成了以鼓励消费和奢侈浪费来维持生产规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 生态平衡的规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指导人类生产实践的普遍原则。生态平衡问题的研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农业理论上提出的一个新慨念;是人类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中一种新的认识。这门学科的生命力很强,它一出现就被许多专家、学者、领导和生产部门所重视。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示。从全国来看也好,从我省情况看也好,都应坚决执行这一指示。只有抓好这一战略重点,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稳步而持续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绿化意识正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政治经济的绿化-绿色和平组织的成立,农业生产的绿化-生态农业的兴起,工业的绿化-清洁生产的召唤,人类生活的绿化-绿色食品的发展,思维方式的绿化-绿色消费热潮方兴未艾。同时绿化意识的人类发出回归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承载力、承受力不断遭受极限挑战,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加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  相似文献   

9.
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农业就注定要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辉煌的根基。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机械化大农业,农业生产提供了人类吃穿住行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然而,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农业生产,特别是19世纪以来以高投入、高能耗为代表的石油农业的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政     
《环境》2019,(2)
<正>《"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印发近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二是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三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四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在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双重背景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不仅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也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水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而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人类许多不计代价的生产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组成和性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体污染,影响了人类对水的利用,同时也危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合理,造成了现代社会水资源利用与开发形势严峻。本文阐述了有效利用与开发水资源的意义。并从工业方面、农业方面以及生活方面如何有效利用与开发水资源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县的环境、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破坏已经比较严重,不但影响人民生活,而且妨碍生产建设,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一、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规模的向前发展,各种小型冶炼工业,乡镇企业迅猛勃兴;我县是农业县,工业不发达,工业产值仅达到总收入的31.05%。全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一直是人类的重要水源之一。进入工业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深度也进一步加大,洁净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工矿生产和城市生活源源不断地注入着活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地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环境保护的目的:一是为人类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二是保护和合理利用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在生产上,我们既要有生产观点,又要有生态观点。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出发,求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要农业上去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今后必须在坚决控制人口增长,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实行科学种田。……”1981年3月中央书记处指示:“关于国土保护问题,我们不能光停留在城市环境保护、“三废”治理这些问题上,要考虑中国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保护问题。”当前,就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论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工业和生态三个革命,当前正进入生态化社会和建设新的生态文明。新的时代要求人们自觉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想为指导,规范自己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引导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为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明确以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而不是最大)作为基准点,指导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其内涵包括:①积极利用;②节约利用;③充分利用。以此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推进农业资源的广度利用、深度利用和适度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文明已历经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之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撑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一系列全球性危机凸显,这就需要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涵,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2007年"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以来,中国积极推进生态  相似文献   

19.
人类所受照射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天然辐射,另一个是人工辐射。其中天然辐射是主要辐射源,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以及人类活动引起天然辐射的增加等。人工辐射源主要包括医疗照射和核动力生产等。还有一些用于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研和教学等领域的放射性装置也对公众造成一定剂量的照射。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在人体内每秒种都会有几千个原子发生衰变,有几十个宇宙射线粒子和几十万个γ光子射向人体表面。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本身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亚于工业,所以需要清洁的生产模式,对污染的产生进行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这一概念在工业领域的使用越发成熟,但是在农业领域的使用却甚少.通过论述农业清洁生产以及农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内涵,结合实例介绍如何从农业输入、生产系统、农业输出三个环节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审核,最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