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铅(Ph).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铅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相似文献   

2.
铅(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铅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相似文献   

3.
防止铅暴露     
铅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 铅为一种质地较软、具有易锻性的蓝灰色金属.加热至400℃~50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氧化成氧化亚铅,并凝集为铅烟.随着熔铅温度升高,还可逐步生成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所有铅氧化物都以粉末状态存在,并易溶于酸.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焊铅及切铅作业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  相似文献   

4.
汞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机会。汞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进入人体过量即可引起中毒。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9。熔点-38.9℃。沸点356.℃。蒸气比重6.9。汞在常温下即能挥发,汞蒸气易被墙壁或衣物吸附,常形成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汞源。 工业上除使用金属汞外,还有许多汞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汞化物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如氯化汞溶于水,乙酰苯汞微溶于水,氯化甲基汞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5.
铅(Lead)Pb 一.理化性质 铅为柔软灰白色重金属,原子量207.2,熔点327.5℃,沸点740℃,铅尘遇热或明火会着火、爆炸.加热至400℃以上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迅速氧化为铅的各种氧化物.铅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碳酸和有机酸.  相似文献   

6.
四乙基铅(tetraethyl lead)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一种,其结构是一个铅原子与4个乙基分子连在一起组成的,是一种略带水果香甜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约含铅64%。常温下极易挥发,即使0℃时也可产生大量蒸气,有高度脂溶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四乙基铅曾广泛用作汽油添加剂,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防止发动机内发生震爆,从而能够使用更高的压缩比率,藉以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功率。  相似文献   

7.
铅是人类使用较早的一种重金属。铅为灰白色质软金属,切削面有金属光泽。在空气中能迅速形成氧化膜。随着工业的发展,用途日益扩大,污染途径也较广泛,例如铅冶炼厂的烟尘污染空气和土壤:加入四乙铅作防爆剂的动力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铅、氯化铅及其他铅化合物都会污染卒气、环境.  相似文献   

8.
金属中毒     
在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里,约有五分之四是金属元素。而金属元素与职业有关的主要有35种。其中至少约有20种可构成职业危害,对人有致毒作用。在人体内虽然有10多种金属元素(微量的),在生物化学过程中作为酶、激素、维生素、核酸的成份,参与生命的代谢过程。但如果摄入过量的某种金属,仍会构成金属中毒,危害健康。金属铅的毒性,几世纪前人们就已认识到。有关资料表明,在制造蓄电池过程及印刷工业、油漆工业、铅化物生产、铅管和电  相似文献   

9.
镉(Cadmium,Cd)一、理化性质镉(Cadmium,Cd)是具有延展性、质地软的银白色金属。原子量为112.4,熔点320.9℃,沸点765℃。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铵、硝酸和热硫酸。金属镉冶炼中产生镉烟雾在空气中很快转化为氧化镉气溶胶。常见的镉化合物有氧化镉(CdO),深棕色粉末,难溶于水;硫化镉(CdS),又名镉黄,为黄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其他还有氯化镉(CdCl)、硝酸镉(Cd[NO3]2)、硫酸镉(CdSO4)、醋酸镉(Cd[C2H5COO]2)等。二、接触机会工业上镉主要用于电镀、制备镉-镍或镉-银电池,制作镉黄颜料,生产合金及焊条、核反应堆的镉棒…  相似文献   

10.
急性铅中毒引起的眼损害主要表现为病人突然失明,但眼底检查并无实质性改变。失明可在脱离工作环境数天后自行恢复正常。严重的铅中毒可并发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炎而导致视力持久下降,有的病人可出现眼肌疲劳和眼调节功能障碍,出现阅读困难等症状。预防铅对眼睛的损害.应当在铅作业场所放置吸收排尘设备,尽量降低环境中的铅浓度。铅的熔点为测℃,涮℃时可产生大量氧化铅蒸气逸散手空气中。因此,控制熔铅温度很重要。工作中要加强白日我保护,如配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在工作场所不吸烟,下班后及时洗浴。铅中毒引起眼损害后,可用依地…  相似文献   

11.
铅矿,铅盐制造业、制排铅字、生产或修理蓄电池等铝作业工人,由于经常接触铅或铅化物,双手往往被铅微粒所污染。滞留手上的铅微粒,可能通过皮肤外表的角化层、毛囊、皮脂腺和伤口进入人体,也可能随着抽烟和饮食,经口进入胃肠,长此下去  相似文献   

12.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俗称水银,银白色,易流动,是在常温下惟一的液体金属。常温下汞不易被氧化,但易蒸发,汞蒸气有毒!加热时氧化为氧化汞。汞有溶解许多金属的能力,所构成的合金统称汞齐。汞不溶于水,易溶于硝酸,也溶于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等都不起作用。焙烧含汞矿石可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工业中 ,有不少行业需用铅作生产原料 ,加工过程中为制成各种配套产品与部件需经熔铅炉熔化浇铸或挤压成型。一般加热至400℃以上就会有大量的铅烟产生 ,这种以氧化铅形式存在的烟气粒径通常在0 01μm~1μm之间 ,它对人体具有溶血毒性危害 ,未经治理或敞开式生产不仅有损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还会污染其它作业环境。铅烟治理的方法有很多种 ,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应用 ,推荐一种简便高效且投资较少的新型铅烟净化器 ,其处理工艺及设备见示意图。该铅烟净化器采用钢板内涂耐蚀漆制作 ,由惯性吸收沉降、自激压力喷淋与分离…  相似文献   

14.
<正>砷化氢(arseni,arseni chydride),又称砷化三氢、砷烷、胂,化学式为AsH3,是一种无色、有蒜味的有毒气体,密度高于空气,可溶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常温下稳定,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遇明火易燃,燃烧呈蓝色火焰生成三氧化二砷;温度高于230℃时便迅速分解。用途及来源砷化氢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与  相似文献   

15.
铬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耐腐蚀的金属,熔点1860℃,沸点2482℃,比重6.92。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如开采、冶炼铬矿.生产各种铬的化合物;用于制造坚韧优质合金钢及不锈钢、抗酸合金;纯铬用于电镀;铬酸铅、铬酸锌、铬酸钡等用于颜料、油漆布、橡胶、玻璃和陶瓷制造工业;  相似文献   

16.
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铅的使用范围很广,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人处在铅化物的包围之中,有些儿童玩具含铅;油漆有铅,汽油有铅;食物极易受铅的污染,如用含铅锡锡壶煮酒,用含铅的谷物膨化机加工食品,含铅皮蛋,某些中药含铅等;从事铅作业的人受铅的影响就更大。 早期铅中毒患者常有乏力、肢体酸痛、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部隐痛及轻度神经衰弱,重症可表现为牙龈铅线、多发性神经炎、贫血甚至出现精神障碍。在铅中毒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固不可少,但饮食预防和治疗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铅中毒的饮食预防包括不用含铅偏…  相似文献   

17.
铊(Thallium, Tl)一、理化性质铊为银白色金属,原子量204.39,熔点305.5℃,沸点1457℃。室温下易氧化,易溶于水、硝酸和硫酸。其水溶液无色、无味、无嗅,能与有机物结合生成有机铊化合物,也易与其他金属结合形成合金。常见铊化合物有醋酸铊、硫酸铊、溴化铊和碘化铊。二、  相似文献   

18.
铊 概念 铊为银白色柔软金属,在空气中可氧化为暗灰色氧化膜。不溶于水,微溶于碱,溶于硫酸、硝酸。"铊"的化合物主要有氯化铊、碘化铊、硫酸铊、醋酸铊、氢氧化铊、碳酸铊、硝酸铊等,均为剧毒化合物,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可引发肝脏及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刘凤领 《安全》1995,16(6):11-12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氯,其分子量70.91,比重2.49,沸点—34.6℃,多呈现为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我国工厂企业车间空气中工业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 1mg/m~3。工业使用的氯多由食盐电解而得。主要用于冶金、造纸、纺织、染料、制药、农药、橡胶、塑料及某些化工生产的氯化工序,也用于漂白粉、光气、染料等生产过程。氯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的粘膜,导致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  相似文献   

20.
刘贵忠 《安全》1994,(3):43-45
铅是一种工业上有用,但对人体却是有害的金属。由于铅这种金属较软,易于从矿石中提炼和在较低的温度熔化,因此5000多年以前人类就发现了它。人类用它制造钱币、艺术品、输水管道、铅皮、和给陶制品上釉。 在20世纪期间,铅的应用有了惊人的增加。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和在汽车燃料、油漆和其它消费品中加铅,使环境中铅浓度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