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何为认知心理认知心理是人在认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过程由一连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阶段或环节构成,其中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本身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硬度等)的反映过程,它是使外界事物的刺激进入人脑的中介和桥梁,是把人同外界事物联系起来的纽带;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  相似文献   

2.
何为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是人在认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过程由一连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阶段或环节构成,其中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本身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硬度等)的反映过程,它是使外界事物的刺激进入人脑的中介和桥梁,是把人同外界事物联系起来的纽带;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反映过程,体现为感觉的综合;记忆是人对以往曾经接触过的对象和现象的复现过程,是使人积累经验,丰富头脑表象储备的心理保证;思维和想象是人对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知识、表象进行概括、提炼、加工、改造的过程,是认知心理的关键环节和步骤。以下就感觉、知觉、记忆的特性与安全的影响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谈谈人机学     
一、什么是人机学人机学是研究人和机器所组成的系统的科学,也就是说,是研究人和机器的关系或联系的科学。每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都经常碰到它,它同每个人都有关系。大家知道,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的历史是和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劳动中,人要同劳动工具(如生产设备)和劳动对象(如生产用料)接触,这样,就存在着人同劳动工具(狭义的机)、劳动对象(较广义的机)和劳动产品(广义的机)的联系问题,也就是人机联系问题。一句话,研究人和机器(概包括狭义的机,也包括广义的机)组成的系统的内在联系,这就是人机学  相似文献   

4.
情绪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接触到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对象或现象,会遇到得失、顺逆、荣辱、美丑等情境,从而产生高兴与喜悦、气愤和憎恶、悲伤和忧虑、爱慕和钦佩等内心体验,这些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主观体验就是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概念人机工程学又称人机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效学……。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旨在研究如何使设计的机械设备系统,或人-机系统,或者人-机械-环境系统,最大限度地适合人类的形态、生理和心理特性,以求达到安全、舒适、高效率地进行生产或工作的目的。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必定与其使用的机械设备以及所处环境,组成一个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系统,这就是人-机械-环境系统(见附图)。人通过感觉器官接受来自机器的各种信息,并以某种方式作出反应,从而借助各种控制装置改变机器的运动状态;同时,环境也影响着这一过程的效果。人-机械-环境系统是一个闭路信息控制环。人机工程学的任务就在于维持和加强这个闭路环的运行(例如设法提高信息的  相似文献   

6.
情绪与安全     
正情绪与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接触到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对象或现象,会遇到得失、顺逆、荣辱、美丑等情境,从而产生高兴与喜悦、气愤和憎恶、悲伤和忧虑、爱慕和钦佩等内心体验,这些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主观体验就是情绪、情感。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其中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3种。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理活动,继认识过程之后紧接着便是情感情绪过程。情感情绪过程也同认识过程一样,对人的行为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安全有着重大影响,是安全心理学的重要讨论内容之一。4.1 什么是情感情绪 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从现实世界中获得大量客观事物属性的信息,然后通过头脑的加工处理,便会在思想意识中产生对该事物的主观体验。例如,观看一场扣人心弦的球赛,当我方球队赢了球,我们就兴高采烈;当我方球队输了球,便会愤愤不平;当观看到决定胜负的关键球时,又会感到紧张焦急。这种心理体验过程就是情感情绪过程。心理学中把情感情绪定义为,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人与机械的关系是否协调,主要是看机械本身能否适合人的要求。一个机械系统,无论其设计效率多高,运行多么可靠,如果它忽略了对人体特性的考虑,如果它对操作者不适合,如果操作者无法得心应手地进行操作,那么这个机械系统就发挥不了作用,更谈不上安全、舒适、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和工作。由此可见,研究与人机学有关的人体的一些生理特性,是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方面。一.人的感觉器和运动器的特征人的行为通常包括三个过程;首先是感觉器官从外界接受行为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接受和认识过程,其次是神经中枢对接受  相似文献   

9.
正认识过程,指人在反映客观事物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最简单的认识活动是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它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如光亮、颜色、气味、硬度等;在感觉的基础上,人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称为知觉,如机器的外观大小等。但是,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仅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XX物探公司为背景,对该公司野外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几起事故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心理过程(情感情绪)和心理状态(侥幸、省能、逆反),旨在提醒安全管理者在对技能、制度、能力高度关注的同时,加强对雇员心理健康方面的监控。在语言沟通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安全管理者更应该重视雇员心理方面的各种表现和迹象,力求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在安全管理的理念中,无论是执行者,还是思想体;无论是HSE体系的推进,还是风险的管控,无一不和人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让人变得安全,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一、人的主观因素与安全的联系(一)人的意识意识是人类大脑的一切活动及结果,即作为具有自觉性的思维。1、意识的形成意识的本质是人脑与客观世界的矛盾,其规律即自觉性。自觉即能动的认识及指导人类的自我自由的实现。所以,让人把安全变成一种意识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是人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支配着操作者动作的正确与否,操作者心理状态好。则反应速度快,判断准确率高,反之,则表现为反应迟钝,产生误动作等。  相似文献   

13.
论恐惧心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管理是危险性较高行业的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进行监控和管理,其重点是对人的安全生产行为的管理。人的安全行为主要来自于人对安全感的渴求。与安全感相对应的是对于事故和死亡等的恐惧。恐惧心理是危险性较高行业员工重要而普遍的心理特征之一,这种心理对于安全生产的价值并不完全都是消极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对恐惧心理的客观认识入手,探索恐惧心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离不开环境,不论是工作、生活、学习或休息,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人机工程学领域,一般将作业人员所处的环境称为作业环境(也称为小环境),它与大环境(如大气环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作业活动,轻则降低工作舒适性和作业效率,重则影响整个人机系统的运行,直至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研究作业环境如何适应于作业人员,以保证作业人员安企、健康、舒适和高效率的作业,是人类工效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一、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因素,一般有微小气候、空气离子、气压、光、声、振动、辐射线、加速度、减速度、超重、失重等。  相似文献   

15.
傅贵 《安全》2017,38(2)
<正>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事故,研究目的是预防事故,研究内容是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即原因以及事故的预防对策。也就是说,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认识客观世界(基础科学)的本质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应用科学)两部分内容,这是从广义科学的观点来认识安全科学。把事故作为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符合事实的。虽然科学界并非完全认同,但安全科学这样的研究对象有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安全,包括工作环境的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对工作环境安全性的评价,一是采用定性的方法,二是依靠历史统计数据,对危险性进行量化.主要对象是人机环境中"机"的因素.本文利用实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尝试通过人对环境的生理、心理反应建立评价工作环境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竹脚手架、金属脚手架的安全性比较研究的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它能够较客观地评价工作环境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刘潜同志认为,“劳动保护一般所指是一项工作、工程或事业。它构不成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规律的学科概念。”笔者不晓得刘潜同志所指的是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是指“内在论”的联系呢?还是指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 “内在论”是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内在的”,即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内,而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是不存在的。认为人的认识绝对不能超出自身之外,感觉只是主观意识形态,而不是外部世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果。这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唯物辩证法则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就是反映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相似文献   

18.
个性,是指个体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基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生活实践逐步形成的。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各人的个性都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改变,故又是动态的。 个性心理是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部分构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最具表征意义的是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通常所说个性心理特征就是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选择的诱因体系。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兴趣、世界观等。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复杂纷繁,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都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是从感觉、知觉开始的。所以,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最普遍的心理现象,对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安全心理活动和安全行为)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劳动者的安全心理和行为,必须系统地掌握感觉知觉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正>人是情感动物,一般而言,每个身心健康的人都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心理文化学认为,人类除了生理性和社会性两类基本需要外,还有另一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即情感需要,它对人的认识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于安全文化建设来说,它对改变人的不正确安全观念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安全文化建设要善"用情",企业不妨从以下4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开展亲情性组织安全教育,筑牢亲情性安全防线。亲情作为人们最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