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其他     
X799 .3032(X) 101149优势复合菌群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新技术的研究/李捍东(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冈环科院一2(X)0,23(5)一14一16环图X一6 利用有效微生物(EM)对广西南宁某污水塘进行了水体净化试验,在考察污染水体pH、水溢等环境因素对EM影响的撰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EM技术对池塘水体各项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污染指标已达到GB12941一91景观娱乐用于C类水质标准。EM技术容易操作,处理费用低廉,是废水稳定塘治理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图6表1参4X799 .303 200101 147分丑式膜一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  相似文献   

2.
产品(肉、蛋、奶)生产的路子。试验方法:1.利用EM发酵精粗饲料,提高饲料品质,抑制腐败微生物对家畜排泄物的腐败分解;2.用EM饮水,促进体内的消化吸收机能,抑制腐败微生物对家畜排泄物的腐败分解,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3:利用EM稀释液净化粪尿槽和家畜棚舍,抑制腐败分解,形成EM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试验结果表明EM工程技术可有效改善畜牧养殖场环境质量,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减少对周围水域、土壤、空气的污染,做到无害化排放。并能将污染源变为有效能源,进行再生利用。表3X38 9901515利用EM技术改善畜牧养殖场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河道底泥是河流内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底泥中含有各类污染物,不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经扰动后对上覆水造成二次污染.该研究主要选择了成都市城区20条河流的20个监测点作为样本,通过实地考察和试验检测,对河道水体和底泥污染的各项物化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和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以评估水体和底泥的污染程度,并对水体和...  相似文献   

4.
有效微生物群(EM)抑藻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细胞液体培养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对3种常见"水华"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EM能显著抑制衣藻、四尾栅裂藻和盘星藻的生长,培养7d时,3种藻类生物量平均降低率分别达46 80%,99 07%和97 17%;培养温度、培养时间、EM投加量及培养基pH等对EM的抑藻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EM发挥良好抑藻作用(绿藻)的适宜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5d,EM投加量(V(EM)∶V(源水))为1∶1000~1∶10000,培养基pH为6 0~8 0。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天然河道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河道富营养化以致黑臭现象普遍产生,选取中山市某城区河涌水体进行水质分析,采用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进行水质污染指数评价,并对水体污染进行成因分析。文章还简要分析河道治理工程的技术特点和要求,重点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河涌污染水体治理的综合运用,为城市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EM有效微生物技术的特点、作用及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的介绍,表明该技术应用于水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MIKE11模型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鸿斌  陈雪  张斯思 《环境科学》2017,38(12):5063-5073
为寻求提高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效果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中国多坝闸重污染河流颍河为研究对象,针对引江济淮工程颍河段的水质改善要求,以颍河主要的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为指标,提出了应用MIKE11建立试验河流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试验研究河流水质改善的最优技术方法,模拟试验主要进行了补水流量、补水水质、补水位置和补水方式等措施对改善颍河水质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用MIKE11模型中水动力模块(HD)和对流扩散模块(AD)并结合降雨径流模块(NAM)来进行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是可行的,即补水流量为河流本底流量的10%,分别对补水点1采用Ⅲ类水,补水点2和补水点3采用Ⅳ类水进行补给,补给效果最佳,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2.3%和55.7%,使研究区颍河85%以上的河段达到Ⅳ类水水质标准,为河流污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形势下,水体背景值、污染物结构特征、非污染物响应特征等因素对COD指标的影响逐渐凸显。本文系统梳理我国地表水体COD指标适用性问题,解析原因并对COD指标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建立健全有机污染指标评价体系;加大“COD去除剂”监管处置力度,提升监测溯源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形势下,水体背景值、污染物结构特征、非污染物响应特征等因素对COD指标的影响逐渐凸显。本文系统梳理我国地表水体COD指标适用性问题,解析原因并对COD指标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建立健全有机污染指标评价体系;加大“COD去除剂”监管处置力度,提升监测溯源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稻田水体环境中农药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EM1对二氯喹啉酸-Cd~(2+)复合污染的修复机理.结果表明,EM1能在以二氯喹啉酸为单一碳源的条件下对Cd~(2+)进行吸附.在温度为35℃,p H为6.0的条件下培养7d,EM1对50mg/L的二氯喹啉酸和Cd~(2+)的降解及吸附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0%和60%.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复合修复过程中菌体形态发生变化,菌体表面分泌大量胞外聚合物.红外扫描分析显示,胁迫条件下菌体细胞壁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菌株降解二氯喹啉酸和吸附Cd~(2+)的过程主要与菌体表面的羟基、酰胺基、糖环中的C-O-C及脂肪族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十年来的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介绍了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质现状,探讨了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从理化指标对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浓度值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2005年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2013年已达到良好水平.水环境质量呈规律性的逐年提高和改善,确保了松花江更好地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巴东段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对2002年和2004年长江三峡库区巴东段的七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区江段以及其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东段2002年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2004年水质状况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长江干流巴东段和神农溪;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氨氮、总氮、总磷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盐城市开展了利用人工湿地技术改善微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探索,并于2012年成功建设了盐龙湖水源生态湿地工程,同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近一年通过对湿地工程进出水水质主要超标因子的总体去除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Ⅲ类水标准,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盐城市区饮用水质得以明显改善,为区域安全供水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苏北里下平原河网地区通过人工湿地处理生活饮用水水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城市江段总体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对1999年长江三峡库区10个主要城市江段的12个监测断面(不考虑大肠菌群时为1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市江段以及库区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质主体上是属于轻度污染,少数水域属于中度污染,个别情况下有重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重庆主城区、长寿、涪陵和万州;主要污染物是大肠菌群、TP、非离子氨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15.
龙景湖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园博园内,以自然降水为补给水源,在构建园博园景观、调节湖区小气候、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提供居民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了及时掌握龙景湖水质变化情况,对水体中TN、TP、CODMn、Chla含量及水体透明度等进行监测分析,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龙景湖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龙景湖水体中TN、TP含量超标污染严重,Chla含量亦较高,其他指标处于正常景观用水范围内,水质总体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化范围。秋亭桥是全湖水质最差的地方。相关分析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H、溶解氧、CODMn、BOD5、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开展监测以来,龙景湖水质明显恶化,治理工作刻不容缓,应从入湖污染源控制、湖水污染治理及管理工作三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淮安市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安市严重的水污染已威胁到当地饮用水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的水质安全。根据水污染形势,提出了淮安市“控源导流、清污两制、3级控制、3级标准”的水污染控制战略。基于这一基本思想,构建了淮安市污染源头控制、污水集中处理、尾水调度处置的水污染全过程控制规划方案,确定了淮河入海水道南偏泓作为淮安市区域城市尾水的受纳与处置通道,论证了尾水生态系统的构成、尾水的调度方案,并对南偏泓3级河道稳定塘的水质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修复的方式对已经污染的养殖库区水体进行修复,实验证明:黑藻对养殖水体中的COD的修复效果比较好,修复率达到20.5%;金鱼藻为养殖水体提供了较高的溶解氧,对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的修复效果较好,修复率为8.0%;而绿菊草在养殖水体修复过程中,对总磷的修复效果较为明显,修复率为32.0%。综合来看,金鱼藻对该水体的综合修复效果较好。在微生物修复中,当V(EM):V(养殖水体)为10/10 000时,COD和氨氮去除率较高,同时也能使总磷的去除达到显著的效果,而且不影响养殖水体的pH值。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市地表水污染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指数法。方法可对水体进行定性评价和达标判定,并可评价各指标的污染负荷率,筛选主要污染因子。方法选择溶解氧(水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5项指标作为评价参数,评价结果能较为合理的反映以氮、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城市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重庆市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水质状况,得出了水污染的主要特征是:以有机污染为主,次级河流污染最重,从时空上看,长江干流丰水期污染明显,城市江段污染重于非城市江段,并在城市江段形成了明显的岸边污染带,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长江水质评价与沿江产业发展决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干流水质基本良好,攀枝花以上江段属一类水,以下江段绝大部分属二,三类水,但长江干流大中城市江段已出现岸边污染带,达不到三类水要求。长江沿江城市内河均已受到较严重污染,许多内河达不到四、五类水要求。沿江湖泊、城市内湖和自来水取水水源也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长江水质污染与沿江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现仍可在沿江布局新工业和耗水企业,但主要应布局在中上游或稀释能力大的江段;沿江工业发展不宜超速;应搞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长江三角洲地区宜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层次第三产业;抓好自来水厂选址工作,严格禁止在水源水附近上游布局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