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大力推广和使用危险点控制法是搞好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需要。危险点控制,是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根据历史资料,目前情况,综合分析人物、环境、管理制度等各种不安全因素。预测危险点并在生产过程中重点控制,起到事故预防效果。符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谓危险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容易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实施危险点控制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过程中,每每遇到关于危险源定义的讨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书中提到: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相似文献   

3.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劳动过程中,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素质低下,违章作业现象较多,而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电工不懂保护接地致入触电身亡,焊工缺乏防火防爆知识焊接中引发火灾,司炉工不熟悉锅炉安全知识造成锅炉爆炸,还有小煤矿的瓦斯检验员不会使用瓦斯检查仪,导致瓦斯超限、引发爆炸,等等。血的事实告诉人们:特种作业是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事特种…  相似文献   

4.
杨文芬 《劳动保护》2007,(2):110-112
在建筑、电力、电信等行业高处作业中,由于作业空间相对狭小,作业难度高,危险性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坠落事故.安全带就是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止作业人员发生高处坠落和保护作业人员避免或减少因坠落而造成伤害的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带由腰带、安全绳、各种金属配件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安全管理的中心工作,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危害。据统计,在构成事故的众多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约占80%。因此,要减少事故,除了要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减少人的失误。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与技术力量,特别是资金投向,要在短期内对物的安全技术状况有较大的改观是不可能的。一些企业的经验表明, 对作业实行标准化的程序管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确实是可以做到的有效措施。 所谓安全作业标准化程序,就是对现有作业进行系统调查排队,并对每一作业的过程和动作进行分解,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以保护人身…  相似文献   

6.
抢时间、争速度,盲目蛮干;检维修工作不认真办理作业票: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就开始工作:不按规程设置安全警戒区,随意移动跨越警戒线.忽视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图省事、怕麻烦,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高空抛物、工作不戴安全帽……这些都是常见的班组违章现象。违章行为在班组成员之间容易相互影响,成为安全生产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事故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大多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安全生产中起决定因素,而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首要任务。保持人的安全行为,改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是现成的,必须进行长期不断的培养。安全意识的培养分为作业前上岗培养以及现场作业的培养。本文将针对现场作业的场景从劳动保护、设备和工具、作业程序和环境整洁、人的站位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自我培养并建立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安防科技》2004,(4):34-34
吊车作业一般在工厂或都市进行,因此若有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的操作,可能危及的不止是工作人员,有时还可能危及大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以及他人或生产设备造成重大危害的工作。经过特种作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持证的从业人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相对较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防范特种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特种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无论是从媒体报道的各类沉重惨痛、令人发指的群体性安全事故中,还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或亲眼目睹的单个安全生产事故里,我们不难发现,70%~80%是由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发生的。著名的海因里奇理论“88:10:2”也告诉我们,100起安全生产事故中88起纯属人为。  相似文献   

11.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可靠性山东省滨州地区检测站李青春,成跃东随着特种设备的急剧增加和广泛使用,生产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保证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稳定社会、生产秩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生产过程中,人(特种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
生产安全事故是由生产过程中操作因素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危害。着力加强对人与物的管理(以下简称“双控”管理),从源头上采取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认为,可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但不应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应该以及时解决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目的,从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图为某企业设立的"曝光台"。(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反违章工作时,通过采取让违章行为在曝光台上曝光,让违章作业人员当众检讨自己不安全行为的方式,以纠正违章者的违章行为,同时警示广大职工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身安全意识、遵章守纪。对于企业该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危险作业越来越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最最关注的点,在众多的事故统计和分析中,危险作业往往也是事故多发和易发点。由于危险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因此,《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的规定。将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变成了一种法律的强制要求。而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作业并没有具体细化,本文结合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对危险作业监控管理的做法,探讨如何强化危险作业的监督管理,预防其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知道,高处作业主要的风险之一就是人员从高处坠落,关键安全措施是使用安全带。高处作业使用安全带的主要目的是,当作业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坠落时,人员的坠落过程被安全带终止,人员悬挂在空中而不是坠落至地面,因而避免对坠落者造成致命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港口生产是一种动态的立体交叉形式的特殊生产过程。具有人、机、物、环境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作业人员、机械设备、货物种类、作业方式和作业地点以及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由于未能完全实现的人——机、人——货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对作业人员及财产构成危险与危害,甚至导致伤亡事故及机损、货损事故,成为事故易发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某企业在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时,发现基层单位的作业票管理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作业票填写内容不规范,有的只填写批准施工作业,至于作业前要做哪些准备,要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作业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没有交待清楚;有的作业票只写有开工情况,而作业结束的情况如何,没有在作业票中反映出来,特别是作业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情况,也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18.
港口是人、机、物作业密度相对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危险货物,它大大增加了人、机、物空间立体交叉作业的危险性。尽管大多数港口配有专业化消防队伍,但初期险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排除,却是终止事故持续恶化的最有利时机。如何把握消除这一险情的最有利时机,却对现场人员素质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果现场人员采取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或不及时,不仅不利于事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排除。而且还会增加更多不利因素,甚至扩大危险后果。因此,港口危险品货物安全应急处理对港口生产安全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英国职业安全健康局(HSE)发布了名为《保护独自工作人员——如何管理独自工作人员的风险》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指南。一般来说,独自工作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周围无直接或间接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人员,如便利店、仓库和休闲中心等作业场所的工作人员,以及独自开展工作的人员,如清洁工、安保人员、维修工等。  相似文献   

20.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职工5万余人,其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高达15000人,占总人数的30%以上。从事特种作业的人数多,分布广泛,不安全因素也就增多(见图1)。近几年,唐钢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有效地预控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