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西油田地处西北戈壁,严重缺水,地表为沙土、砾石覆盖。受干旱少雨气候的影响,植被稀疏而极不发育,盖度仅约为10%。文章针对青西油田石油勘探、开发及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油田地下水环境安全的主要环境风险,并从实行地下水保护区管理、用水收费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工艺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地下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石油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建设绿色油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大庆油田第八采油厂绿色油田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该厂建设绿色油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展望了建设绿色油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绿色油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石油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绿色油田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绿色油田建设现状的调研与对比,总结出目前我国建设绿色油田的瓶颈,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并展望了建设绿色油田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沙漠油田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地处沙漠腹地的石西油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做法,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并不断完善环保规章制度、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在沙漠油田中开展环境保护的管理经验,通过加强井场作业、油气集输、建设用地管理、植物种植管理方面的措施,阐述了在沙漠油田开发建设中创建绿色油气田活动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用"筛选流化—热化学清洗—离心脱水"处理工艺建设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分别调研了A油田、B油田以及C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站采用此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效果,指出了该工艺在不同油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总结了原因;提出开发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预处理筛选设备;依托已建含油污泥处理站配套后续电化学、生物或者热解等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已建站高效、稳定、达标处理的同时,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硫化氢(H2S)的危害,提出了含H2S油田地面工程设计思路。在长庆油田现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针对硫化氢的危害,通过采用地面工艺全流程密闭、选用抗硫工艺设备、管材等工艺技术,实现油田安全清洁生产,确保油田安全、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7.
设计和建设低污染示范井位是敏感地区石油勘探开发重要的环保措施之一。结合焉耆盆地实际情况和油田开发的工艺特点,探讨了建立示范井位的程序和分类,根据开发生产过程可分为钻井、试油阶段的示范井位和采油生产阶段的示范井位;根据环境特点,又可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建设,即农田区示范井位、湖滨区示范井位和盐碱荒地区示范井位。在建设示范井过程中,严格规范技术指标及有效性分析。通过类比调查结果表明:采油期间各种井下作业时产生的落地原油、废水等污染物基本可控制在井场范围以内,管理简单方便,实用性好,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0
正由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低渗透油田精细注水水处理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采油污水处理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悬浮物等污染物高效分离的特性,在采油污水处理工艺中引入膜技术来确保处理后出水达到油藏地质条件对回注水水质的要求。首先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采油污水水质条件的膜及组件形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相应的运行工艺和化学清洗工艺,形成适应采油污水水质特点的成套工艺技术和系统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庆油田在黄土高原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建设西部大庆过程中所面临的油田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总结探讨了长庆油田以企业文化、数字化油田、集约用地、研究配套实用勘探开发技术、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循环经济及管理创新等手段对建设生态化油田进行探索,实现企业发展、生态保护、企地和谐,通过油田的开发改善和促进黄土高原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包括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草原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景观生态的影响分析,说明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建设期还是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因此必须注重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长庆油田生态油气田的建设目标,阐述了具体做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法合规抓项目建设,分步分类解决油田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样板,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建立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得出: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是建设生态油气田的前提,打造生态油气田示范工程,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丰富生态保护内涵是促进生态油气田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想、不触碰生态红线、积极履行生态油气田建设与保护的职责,是企业促进绿色、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塔中油田为解决油气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放空尾气给油田节能环保工作带来的压力,采用移动撬装天然气处理装置回收放空尾气技术。大量放空尾气经脱硫、脱水、脱烃、增压后,再利用CNG罐车拉运至尾气回收站回收利用。尾气回收利用技术的实施节约了大量天然气,降低了油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浅论环境影响评价在油田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区的环境较为敏感,油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围绕着油气田开发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章介绍油气田开发环境影响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油田环境管理的措施为:实施战略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在设计阶段严格执行环评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HSE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新疆油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环境敏感区百重7井区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为尽量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进行初步探索。通过油田开发前、钻井过程中、生产运行中、施工作业中各环节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的实施,节约了大量清水与天然气,实现了水资源与热能的循环利用,采出液能耗降低,废气与排放量减小。  相似文献   

15.
西气东输塔里木气源工程的开发建设行为势必对该地脆弱生态环境下的各类生物尤其是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过去的很多研究表明该地的植被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评价油气田开发对植被的影响也是开发前期必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1990s, successive Governments in Peru have sought to expand th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e country's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is economic agenda poses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which are usually considered at the macro‐level and framed by debates regarding the so‐called “natural resource curse”. While risks such as “Dutch disease” are important to consider, a worrying set of short‐term issues surrounds the impacts of rapid changes brought on by oil and g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the micro‐level, namely, those that affect local commun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ase of Peru, this is especially relevant to the vast areas of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nd previously under‐developed Amazonia that are now under concession to oil and gas companies. Low levels of industry transparency combined with a lack of uniform 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 are exacerbating community‐level grievances, and the conflicts to which they can lead. As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expands in the Peruvian Amazon, the risk of conflict is likely to prove far harder to minimize or ameliorate than are the challenges of managing industry revenues and the risk of currency appreciation most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相似文献   

17.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及污泥,为避免含油污泥处理不当而影响油田生产和污染环境,中原油田有关技术人员结合本地特点,针对污泥的产生、特性、浓缩、脱水及最终处置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实践表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中原油田各污水站先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污泥处理的稳定运行,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污问题,保障了注水水质稳定达标,同时避免了污泥外排引起污染,有效地保护了油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险废物,如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污染,但如何判别危险废物是环境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文章分析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生产工艺流程,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油井、联合站、集输管道产生危险废物的类型、环节进行了分析,可为有关人员对危险废物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硫化氢是油气田伴生气中的有害组分。在含硫油气田的采出水中,硫化氢的存在对于安全生产和和油田环境均会产生危害。采出水经处理后通常需作为地层回注水使用,由于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常用的硫化氢脱除方法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探索适合于油气田生产的水处理方法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通常可用于油田水中硫化氢脱除的各种方法,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次氯酸钠为主要脱硫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采出水的室内试验,证明次氯酸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硫化氢,并提出了消除过量氧化剂的后续处理方法。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油气田回注水质要求,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油田开发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强造陆运动和海岸系统蚀退相互作用的产物,在这里雨热同季,形成了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流动或静止的湿地。黄河三角洲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类18项功能。油气资源的开发对其自然因素、潜在因素和对社会经济价值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开采石油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生态保护,加强绿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建立湿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