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助理执行主任吉纳迪戈卢别夫认为,世界粮食生产环境的日趋恶化正威胁着人类在保持粮食生产领先于人口的迅速增长方面所做的努力。戈卢别夫先生列举了与日俱增的侵蚀、森林砍伐沙漠化和其他威胁性问题,这些问题使联合国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八十年代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为4%的目标面临危险。他说,4%的增长速度本来被认为是“乐观的”。戈卢别夫先生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于罗马举行的年会上讲话时指出,1983年世界粮食形势,特别是遭受旱灾的非洲的粮食形势在继续恶化。他说,非洲处于特别困难的境地,几个国家面临群众饥荒的可能威胁。  相似文献   

2.
据瑞士联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EAWAG)最新发表的一份水资源和一个国家生产粮食能力的定量分析报告称,今后30年几十个非洲和亚洲贫穷国家的人民将面临饮饿.瑞士科学家用一个统计模式将可更新水资源和一个国家的谷物进口相联系.他们发现虽然许多国家已在农业中更有效地使用淡水资源,仍然有35个国家到2030年缺少足够的水生产粮食. 在多数国家,水资源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农业,因此一个国家的水资源与其粮食生产能力密切相关. EAWAG研究人员分析了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和世界银行提供的1980~2000年的数据.他们发现…  相似文献   

3.
据1985年4月联合国本部发表:1985年世界人口48亿,年增长率1.65%,本世纪末人口将达61亿.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当今世界人口的3/4,预测到本世纪末将为世界人口的80%.今年在非洲发生干旱与饥荒,构成今年国际性的问题.非洲人口增长率3%,而粮食增长率为2%.在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1985年农业与环境报告中  相似文献   

4.
粮食,农业和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世界的粮食生产比过去的20年有了很大的增长,但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以及环境遭到破坏等因素削弱了目前的农业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整体上看,全世界的粮食生产有了巨大的增长,但一些地区,如非洲,粮食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非洲仍面临极度的贫困,人们没有能力购买粮食,同时战争又破坏了粮食的生产和销售.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是如何发展的呢?提高产量是主要方法.然而,用于农田灌溉方面的投资没有跟上,而且化肥的使用使环境遭到破坏.工业化国家则面临着另外一些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使农田土壤受到侵蚀,使化肥和农药流入地表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民采用许多其它的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减少引发对粮食生产的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瑞士联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EAWAG)最新发表的一份水资源和一个国家生产粮食能力的定量分析报告称,今后30年几十个非洲和亚洲贫穷国家的人民会面临饥饿。瑞士科学家用一个统计模式将可更新水资源和一个国家的谷物进口相联系。他们发现虽然  相似文献   

6.
全球粮食价格飞涨,引起粮食危机.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2007年至今,全球食物价格工平均上升四成,部分粮食格价升幅惊人,例如美国小麦期货在一年内急升1.3倍.联合国预计,假若情况持续,非洲多国、朝鲜、柬埔寨等20多个贫穷国家将会出现饥荒.  相似文献   

7.
1.引言现在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3左右约4800万(公里)~2的土地已变为沙漠,而且沙漠每年还以6万(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这已是众所周知的环境问题。因沙漠化而感到粮食危机、薪柴不足的最严重地区是非洲,但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中国的北部、西部,南美的智利、阿根廷也出现了较严重的沙漠化问题。另外,在泰国、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Ecopath模型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分别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9~1992年)、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2000年)和21世纪初期三个代表时间段的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三阶段的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总循环流量以及Finn's循环指数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近20 a的过度捕捞导致系统与渔业资源逐渐"退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休渔政策对此有一些缓和作用,但总趋势不变.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健康     
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都会阻碍发展,损害人体健康,导致更大的环境损失。然而,这种恶性循环是可以改变并可逆转的。如果环境改善了,经济和人民健康都会得到改善。在过去十年中,世界环境已经得到了改善。婴儿死亡率下降,各国人均寿命几乎都有延长。然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还存在穷富的差别,两类国家之间也存在巨大差距。发展中国家一岁前的婴儿死亡率为发达国家十倍。欧洲人或北美人通常比非洲人或南亚人多活20多岁。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主  相似文献   

10.
一、当代环境问题的性质过去,由于人类未按自然规律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干扰了自然系统正常功能的运行,造成直接威胁人类生活及生存的环境恶化。80年代前半期,非洲发生的生态灾难启发人们认识到;当代环境问题不单纯是工业“三废”造成,包括着人类对自然支持系统的直接破坏。1986年,第三世界环境保护国际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1983年《环境状况年度报告》(1984年出版的《环境白皮书》)的简要叙述. 1、环境的现状 (1)污染的现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环境的污染也在加速进行,不仅仅恶化了生活环境,并对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自1965年以来,日本对环境政策进行了认真的整顿,致使近年来的环境状况,在某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执行主任特普弗2月1日说,在2000年和2001年期间,该机构工作重点将继续加强在环境早期预警和评估方面的工作,加强对各项环境公约以及制定有关政策的工作的协调,重视淡水问题,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技术转让和对非洲的支持和援助。 特普弗在此间举行的环境署第20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政策报告时说,去年发生了一系列与气候反常相关的事件,在全世界造成了9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从而对环境署的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环境状况怎样?专家们认为是在继续恶化。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水系污染、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和自然资源破坏等三个方面。环境恶化的效应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今后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它的恶果还会进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998年1-2月号刊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的一篇文章,题为《粮食短缺:环境向人们发出的警钟》,摘要如下:数十年来的环境恶化现象如果无限期地发展下去,最终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迄今为止,环境遭到破坏给经济造成的绝大部分影响是局...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5):F0002-F0002
2012年9月,非洲环境部长会议第14次会议在坦桑尼亚阿努莎市举行,坦桑尼亚副总统和总统分别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并演讲。中国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夏光主任受环保部委派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最后一次全会上针对中非环境合作前景做了发言。非洲环境部长会议是非洲国家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常规机制,主要任务是制  相似文献   

16.
罗秀丽  杨忍  徐茜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6):1381-1397
基于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方法,系统分析了1990—2017年全球人口与粮食的时空格局、空间错位特征及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1)近30年来,全球人口与粮食均呈增长态势,两者的时序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全球人均粮食产量的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多数国家的“人粮关系”矛盾突出。(2)在全球尺度,人口与粮食重心存在显著的空间错位特征,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反向错位发展的态势。(3)在国家尺度,人口与粮食的空间错位格局呈现由南至北依次为“正错位区—负错位区—正错位区”。负向高错位区稳定在印度、日本等国家,正向高错位区稳定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4)全球各大洲人口与粮食的空间错位格局基本稳定,空间错位指数发生转向的国家分布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5)自然环境、国际环境、农业发展、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致使人口规模和粮食产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促成全球人口与粮食的空间错位格局。政策启示:中国有必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竞争力和粮食自给率,合理统筹配置两种资源和处理两个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规避世界粮食贸易波动和不确定性风险的应对策略,构建中国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一个粮食充足的世界,然而仍有8.7亿人口面临着营养和发育不良的窘境.为了创造一个我们期望的未来,我们必须纠正这种不平等的现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环境日致辞中表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数据显示,每年有1/3、约13亿t食物被浪费,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每年的粮食生产总量,价值约为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1/7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并且每天有超过两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由英国环境、粮食和农村事务部(简称英国环境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简称中国科技部)共同商议,在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方面进行双边合作。2001年7月6日中英双方共同开展的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潜在影响评估项目的签字仪式在京举行。英国副首相克里斯托克和中国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9.
据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委员会(ICRC)的统计,在全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埋设的地雷总数约为1亿枚。这些地雷大都埋设在干线公路、桥梁、供水设施、耕地及牧区附近。全世界每个月因触雷而丧生的约800人,每年因地雷而伤亡的高达1.5万人。地雷已成为战乱国家的一大环境公害。非洲非洲的苏丹、吉布提、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安哥拉等18个国  相似文献   

20.
人口、粮食与水土资源利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文中分析了宁夏人口、粮食与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回归分析,建立人口、粮食预测模型,对2000年宁夏的人口、粮食进行了预测。分析2000年水土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条件下粮食供需平衡情况后指出,充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配合先进的农业技术,宁夏粮食不仅能自给,而且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最后提出了解决粮食问题,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