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明月  都基铭  李俊  李轶  王龙飞 《环境工程》2020,38(2):35-40,69
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水工混凝土构筑物在长期运行下会受到微生物腐蚀作用,造成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影响其安全运行,因此对水工构筑物表面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解析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以水工混凝土构筑物表面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阐述动静水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组成分布及演替特征,探究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混凝土质量损失主要由水动力条件和微生物作用共同导致,其中微生物作用更为显著;2)相比于静水条件,动水条件未显著影响水工混凝土表面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3)动水条件下混凝土表面微生物群落在更短的时间内趋于稳定,由此推断模拟动水环境中水工混凝土将更早地遭受微生物腐蚀作用。研究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工程的防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240-241,244
污水处理工程在运行中经常受到气、液相腐蚀介质的破坏,严重地影响其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该文从理论上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及设备在各种条件下的腐蚀现象和防腐机理,提出了防腐应从设计到施工进行综合防治的想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介绍粘胶纤维生产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及物化--生化两级处理工艺。给出了主要构筑物的技术参数及实际工程运行效果,并对该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绿色镜头     
《环境》2002,(6)
省政协主席郭荣昌一行近日视察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视察组在认真听取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的情况介绍后,深入到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工地,实地考察了部分混凝土地下埋管、明槽、渡槽、隧洞和泵站等构筑物。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全长51.7公里、主要包括3座供水泵站、4座渡槽、7条隧洞、6条混凝土箱涵、5条混凝土虹吸管、3.3公里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埋管。9.13公里的人工渠道等。目前工程已完成土石方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平顶山矿区矿井水的利用情况,叙述了矿井水处理和复用的工艺流程,对混凝土净水构筑物与一元化净水器处理矿井水的工程投资进行了比较,为矿井水处理和利用提供了一条较为实用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实际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为对象,进行了工艺设计、构筑物设计以及实际调试。本项目采用如下工艺路线:进水→预处理→UASB→两级A/O→超滤UF→反渗透RO→排放。各构筑物对污染物起到了相应的作用,预处理阶段有效的去除了SS,生化阶段有效的降解了COD和BOD,而膜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了各个污染物。本次工程所收集的系统和和污水排放遵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  相似文献   

7.
解超  王思思  吕彬 《环境工程》2022,40(9):118-125
透水铺装因其雨水入渗和净化等功能成为未来城市道路铺装的重点发展方向,其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的影响机制与因素需开展系统全面分析。基于北京市的降雨特征和路面工程实际,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综合分析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并结合雨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模拟透水铺装在使用阶段的环境效益,对比了不同维护方式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环境影响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生产阶段的水泥投入,是造成其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但其在使用阶段因透水和净水作用产生的环境效益可以抵消部分其他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从环境角度而言,日常清扫+高压冲洗是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佳的维护方式。但是由于使用年限可影响不同维护方式的环境表现,建议综合考虑使用年限选择适合的维护方式,以降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资源环境影响。因此,LCA与SWMM的耦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量化透水铺装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其他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设施甚至整个海绵城市资源环境影响的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8.
胡聃  赵丹  郭振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11):1968-1982
人工构筑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自然耦合关系的基本作用单元。自然要素中的水、土、气、生通过人工构筑物这一基本单元作用或影响人的生存、健康与发展,而人通过构筑物作用或影响自然中的水、土、气、生,进一步进化成人为主导、构筑物为基础、自然要素为条件的城市生态系统。论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构筑物多尺度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人工构筑物对土壤(水)、大气、生物生态影响的前沿动态,提出了各研究分支的关注重点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了人工构筑物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基本发展走向。论文认为,构筑物生态影响涉及城乡水、土、气、生及人的健康等不同方面,现有的相关研究分散而局部,且受技术方法局限,分析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未来构筑物生态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尺度、多层次的系统化方法与技术的推动,城乡生态观测与实验技术的发展、多源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智能计算方法的创新是该领域取得重大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海岸工程设计、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海洋工程景观美学要求的日益提高,圆弧型海岸工程方案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践中。按照现行《海籍调查规范》要求,以直线形式连接两界址点是宗海图绘制的标准方法,然而"截弯取直"来描述这些圆弧型构筑物边界,面积势必会存在一定偏差,如何选取此类构筑物宗海界址点,成为能否更准确、实用的界定项目用海的关键。可是目前能够用来计算圆弧型构筑物界址点数量的模型却很少。针对此问题,本文从绘图技术要求、工程测量、竣工验收等多方面筛选和确定界定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解析几何法建立一套圆弧型构筑物宗海界址点数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以大连南部沿岸海洋开发活动为例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实用的脱墨废水三级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并重点探讨了在各级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参数和影响因素。应用该工艺建造的某大型造纸厂的脱墨废水处理工程,处理出水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针对该处理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现场试验河道以"缓流沉淀+生态河床+悬浮生态岛+生态滤坝"为主要工艺的河道水体原位生态净化工程,重点描述了工程的主要构筑物、技术参数以及功能作用,工程建成后,对微污染河水的实际净化效果进行研究。实践证明,采取河道水体原位生态净化措施对水质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COD、NH_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 26%、32. 19%和17. 72%,改善了水体溶解氧环境,系统下游出水水质基本稳定能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从水化热、外界气温变化、混凝土变形、约束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医院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淮北矿工总医院污水处理及回用实践。根据处理规模,原水水质,目标水质和该院实际情况,提出了工艺流程,并对主要构筑物和建筑物,工程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资源化特性及路面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对粉煤灰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出粉煤灰的不同成分和形貌对其资源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初步完成了消除不利于粉煤灰资源化的有害成分---碳的优化实验工作 ;进行了脱炭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的试验研究 ,并在路面修复工程中应用脱炭粉煤灰完成了试验路修筑工作。结果表明 ,将粉煤灰进行脱炭处理 ,应用于混凝土工程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实际道路运营和技术性能符合路面工程的要求 ,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要求也更加突出了,然而,就混凝土结构而言,一直受物理性与化学性两大病害困扰,这两大病害是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灾害的主要原因。而裂缝则是混凝土工程所有病害中员主要的因素,它大约占了70%的比例。此外,由于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都很低,拉应变与弯曲应变也很小,因此,普通混凝土结构中脆性破坏经常发生。为了改善普通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和技术,钢纤维混凝土(SFRC)因此应运而生。近30年来,由于SFRC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韧性,并可极大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SFRC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土木、水利、矿山、交通等诸多领域。本文对SFRC的阻裂与增强机理进行了综合阐述,同时,对SFRC在混凝土工程病害的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武汉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砷硫酸性污水处理工程中构筑物的地基处理方法为例 ,简要地叙述了地基处理中各构筑物的优化措施及保证施工安全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兵勇 《能源环境保护》2003,17(3):45-45,47
1 前言 在煤炭开发过程中,应加强地表岩移观测,调查受采动影响面破坏的构筑物和土地塌陷情况,认真确定被破坏土地和构筑物的位置、范围、破坏程度,及时制订合理的复垦规划和保护措施。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科学的有效对策,从而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使用和保护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18.
桥梁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与桥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对桥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中的各种水池的渗漏 ,不但影响正常生产 ,也会污染地下水源及周围环境 ,对水池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简要介绍了裂缝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膨胀混凝土在水池结构上的应用 ,阐述了防水施工应注意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工艺、结构、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初步给出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的主体框架:主体结构、工程工艺、构筑物布局、通风除臭、采光照明、消防安全、运营维护及地上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