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君 《劳动保护》2014,(1):100-101
<正>氨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在常温和普通低温范围内压力比较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但是,氨属于危险化学品,若是安全管理不当,易造成事故。本文介绍了化工企业对液氨的部分安全管理做法,希望能提供借鉴参考作用。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11月28日,山东省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造成13人中毒,其中7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危重,3人伤势较重,2人轻伤。接连发生的液氨使用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3,(11):I0001-I0001
2013年8月31日上午11时左右,上海宝山区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死亡15人,伤20余人,其中重伤5人。上海冷库液氨泄漏是一起什么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从媒体报道上此次事故是定性为安全生产事故。报道说,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上海市安监局、宝山区政府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工作,严防次生事故发生。报道还说,上海安监局专家介绍,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严重吸八中毒,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报道最后说,上海市安监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3.
<正>又是一起重大安全事故!8月31日,上海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8人重伤。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面对如山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当事人无不捶胸顿足、追悔莫及,恨自己当初把安全生产的要求当作耳边风。安全意识是生命的保险闸,无论何时何地,都该牢牢把好这道闸门。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以来,随着延边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大,煤矿安全形势有所好转,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恶性事故已不多见;但群死群伤事故仍未能杜绝,至于零打碎敲的事故,更是时有耳闻。一、6年事故统计2008年1月至2013年年底,延边州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44起,致68人死亡。其中顶板事故18起,死亡18人;运输事故16起,死亡18人;放炮事故3起,死亡4人;瓦斯事故2起,  相似文献   

5.
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的液氨罐区是公司唯一的重大危险源。罐区内储存的主要物质液氨为液化状态的氨气,火灾爆炸风险较高。本文采用事故树分析法针对该液氨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了引起液氨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并通过结构重要度分析,找出对液氨储罐运行安全性影响比较大的基本事件,提出了在日常储存和使用等环节相应改进方法和预防措施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单位提高液氨储罐系统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火电厂液氨泄漏事故后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应安全对策。研究以陕西某电厂2×660MW燃煤机组为例,使用详实可靠的参数对该电厂可能发生的液氨储罐泄漏事故进行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风险模拟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画出了可供应急救援参考使用的最不利气象条件下液氨储罐最大可信事故泄漏后不同时刻的影响范围动态图。研究还根据收集到的施工设计资料及参数对200-1000MW级火电厂的液氨泄漏进行了预测,给出各级别火电机组液氨泄漏事故后可能出现的最大致死半径范围。为降低火电厂液氨泄漏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和应急救援要求,对避免和减少液氨中毒伤亡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氨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氮肥和铵盐等,是化学工业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分危险的化工原料。在液氨储存、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因泄漏引起的中毒等事故比较频繁。氨属高毒物质,人一旦吸入或接触到泄漏的液氨会造成人体组织坏死,甚至中毒身亡。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本文在对液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液氨泄漏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尾矿库数量多达1万2000余座,尾矿库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山西省襄汾县发生"9·8"尾矿库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事故教训极为深刻。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加强我国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2日7点35分.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荣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截至8月4日,事故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事故调查分析确认是车间中的铝镁粉尘浓度超标遇明火引发了爆炸,属于重大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10.
杨启佳 《安全》1996,17(5):35-36
人的不安全行为再分析与对策杨启佳(湖北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山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失误是事故致因的三个要素。而人(指操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事故的触发因素。我矿建矿30多年来发生的3977起工伤事故进行归类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1.
氨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氮肥和铵盐等,是化学工业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分危险的化工原料。在液氨储存、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因泄漏引起的中毒等事故比较频繁。氨属高毒物质,人一旦吸入或接触到泄漏的液氨会造成人体组织坏死,甚至中毒身亡。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本文在对液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液氡泄漏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3年6月3日6时6分,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爆炸导致严重火灾及人员伤亡。截至16时25分,事故共造成119人遇难,这是中国近10年最重大的火灾伤亡事故。在为逝者哀悼,追查事故原因的同时,人们不禁反思,为何给居民生活提供物质资料,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会成为吞噬劳动者生命的黑洞?笔者看来,惟有重视企业安全生产,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根治灾难产生的可能,避免悲剧再次重演。  相似文献   

13.
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神木化工)作为陕西省投资集团的控股企业,一期启动年产甲醇20万t/aN目,2003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10月投料生产;二期40万t/a甲醇扩建工程2006年6月份开工建设,6月底投料生产,形成年产60万t甲醇能力。2008年3月,神木化工被评为危险化学品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连续3年荣获榆林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07年神木化工未发生责任性重大及以上生产工艺事故、人身重伤和人身伤亡事故,千人负伤率为零,实现了一期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二期项目建设安全生产。2007年被陕西省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赵明 《安全》2016,37(4)
液氨作为重要的化学原料,应用范围广泛。液氨泄漏事故时常发生,危及社会稳定。以北京市涉氨单位环境安全调查工作为依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涉氨单位环境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对降低涉氨单位环境安全风险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09,(6):73-73
本刊讯 4月中下旬以来,湖南、河北、云南相继发生3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截至4月27日,共造成51人死亡和2人失踪、35人受伤(其中9人重伤)。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4月2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关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08,(11):I0007-I000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35号)精神,深刻吸取山西襄汾“9·8”尾矿库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教训,进一步深化尾矿库专项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从10月开始,利用3个月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尾矿库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8月31日,上海宝山区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20余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这是一家集水产进出口贸易、物流、收购、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家企业招聘职工居然没有进行过安全培训。  相似文献   

18.
, 《安全生产与监督》2012,(5):F0004-F0004
2012年6月是全国"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及要求,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依托自身各级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在公司合成分厂液氨库开展一次突发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检验公司各部门、各级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故的综合应急、处置、救援及善后工作能力,从而完善各级应急预案,满足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9.
韩国:2007年重点关注事故预防 2007年,韩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KOSHA)确定通过关注事故预防,来完成全年的安全管理目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将改善作业场所危险源作为首要目标,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创造出舒适的作业环境,建立完善的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事故控制及应急救援关键技术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及三峡大学共同合作完成。项目面向国家和企业重大科技需求,围绕特大型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调查、模型实验与现场试验、数值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重点攻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事故控制及应急救援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标准和系统平台。主要包括:(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事故危险源辨识分级技术、方法和标准;(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安全规划技术;(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事故危险源监测预警技术和理论模型;(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研发;(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洞挖工程瓦斯灾害模拟仿真与风险控制技术;(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下洞室群火灾的理论、计算仿真技术、全尺寸实验及探测系统研发;(7)水利水电工程液氨泄漏模拟仿真及应急关键技术;(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事故应急保障关键技术;(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关键技术;(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事故控制及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工程示范。研究成果为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可应用于:(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2)施工场地安全规划;(3)施工危险源监测预警;(4)洞挖工程瓦斯风险控制;(5)地下洞室施工通风排烟设计;(6)液氨泄漏应急处置;(6)工程建设与电力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7)应急预案编制。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先后在三峡工程、向家坝、溪洛渡等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中得到了得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