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臭氧消毒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靳俊伟  林衍  李东 《四川环境》2004,23(1):18-20
阐述了臭氧消毒灭菌的基本原理、臭氧制备、消毒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探讨了给水采用臭氧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指出臭氧消毒法有可能取代传统的氯化消毒法,尤其在给水工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刘岩 《青海环境》1996,6(1):43-43
1 引言 腐植酸(DHM)是一种水体污染物中间体,亦是一种极难降解的水体有机物,在天然水中一般含量为10—20mg/1,据研究,在水的氯化消毒过程中,腐植酸可以与氯分子(Cl_2)反应生成卤代烃(THMs),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如何去除水体腐植酸是水处理中的难题,本研究采用高频超声(1.8MHZ)降解腐植酸,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韩长绵 《四川环境》1991,10(4):26-32
本文首次对武汉市不同季节饮水中卤代烃的种类和含量分布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水厂水源卤代烃含量范围为0.02—0.55μg/l,年平均含量低于0.2μg/1,水源水经氯化消毒处理后,出厂水卤代烃含量增加高达百倍,含量范围是1.3—6.20μg/l,年平均含量为13.9μg/l。饮水中卤代烃的主要成份是氟仿,约占卤代烃总量的90%。自来水加热至沸时,卤代烃含量增加约一倍。自来水中卤代烃主要来自源水氯化消毒过程中的卤仿反应,影响卤代烃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源水水质。保护水厂水源提高水源,水质是解决武汉市饮水卤代烃污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镇江金山湖备用水源,考察混凝、预氧化、预氯化、粉末活性炭吸附以及与预氧/氯化联用工艺对天然原水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无机盐混凝剂中三氯化铁去除效果最好,且去除效果随投加量增大而提高;高锰酸钾预氧化在低投加量时可取得良好效果,增大投加量去除率降低;次氯酸钠预氯化会产生大量THMs,不宜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效果分别随时间和投加量增加而增大;预氧/氯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工艺去除率最高(60%),且活性炭吸附可大大减少预氯化产生的THMs。  相似文献   

5.
声化学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环境与生态效应一直是环境化学中研究的热点内容。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之列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而对饮用水,深度处理的目标是采用高效的方法去除污染物。在已经推广的方法中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光化学催化和超滤法等。其中以臭氧氧化法最具有推广价值。但其处理成本较高,对具有强烈环境毒理学效应的芳香族、杂环类化合物的氧化降解率较低。因此,水体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方法是水处理技术中的难题。80年代以来,声  相似文献   

6.
三种常用饮用水消毒剂的应用和前景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氯、二氧化氯、臭氧在消毒机理、消毒副产物、消毒效果、消毒持久性、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三种消毒剂今后的发展前景。认为二氧化氯比较乐观,但需尽快解决制备方法、原料生产、应用理论研究等难题。此前,液氯消毒还将在我国大多数净化水厂采用,因此也提出了当前条件下净化水厂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减少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臭氧消毒宏观动力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是城市污水回用的必要环节。本文以某污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O3)作为消毒剂,考查了臭氧在实验水中的溶解和衰减过程,不同通气量和不同pH值条件下臭氧对城市污水厂生化处理后出水中大肠菌群的消毒过程和消毒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臭氧对水中大肠菌群的消毒速度快、消毒效果十分显著;通入水中的气量低于10l/h时,灭菌率随通气量的提高而提高;在水质偏酸性时,有利于臭氧的溶解和提高大肠菌群的去除率;通气量在5l/h—30l/h,处理时间在10min以内时实验条件下臭氧消毒宏观动力学方程为—logS=Kt,式中K=0.2385min^-1—0.4674min^-1。  相似文献   

8.
吴昊 《青海环境》2014,24(3):143-145
臭氧对人类健康和地表生态系统有直接的影响,紫外光度法测量地面臭氧具有准确度高、干扰较少、稳定性好、易操作和可连续在线观测的特色,是最普遍使用的臭氧观测方法,也是世界气象组织臭氧校准中心的标准技术方法。文章以瓦里关本底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业务人员近20年运行管理经验为基础,总结紫外臭氧分析仪(Thermo紫外臭氧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并对日常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物法处理废(污)水,是利用微生物来除去和分解废(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生物法处理效果好,运转费用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城市用来处理废(污)水的主要方法。生物法(好气性处理)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塔式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为主。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转盘以来,已在化工、印染、皮革等工厂先后采用,取得较好效果。西宁海华啤酒厂采用生物膜转盘处理生产、生活中的废(污)水,是我省首例。由于这里气压低,温差大,缺氧等因素给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必需在室内采取保温设施。现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群  朱洁  潘晓  陈洪斌 《四川环境》2012,(4):119-123
来自水源水和水厂臭氧活性炭滤池二次繁殖所引起的微型动物泄漏现象不仅增加了后续消毒工艺的压力,也给供水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水厂微型动物的泄漏和控制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前沿和焦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饮用水中微型动物的控制标准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指出了现有消毒方法或体系的局限性,水厂消毒的发展趋势将综合考虑细菌、病毒和微型动物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在不同消毒时间下,臭氧消毒中水前后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得出:消毒时间30 s和60 s后GC/MS检测有机物的种类较10 s时有明显增多,种类由10 s时的65种增到30 s时的98种,再增到60 s时的101种,最后到3 min时的135种。臭氧消毒法的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2.
水中加氯对三氮的氯化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氮化合物水体中进行氯化处理时,会产生化合性有效氯。江苏油田通过对油田含氮化合物水源水进行氯化作用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液氯对氨氮、亚硝酸盐氮存在明显的氯化作用,而对硝酸盐氮的氯化作用不明显。实验同时还探讨了pH、水温、陈化时间及加氯量对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保产业》2004,(11):44-45
由北京华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北京市环保产业协会推荐的高浓度臭氧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市政污水、中水回用、河湖景观水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臭氧氧化工艺是将快速混合接触氧化、微絮凝、泥渣分离、浮油气浮分离集中为一个处理系统,其既可氧化分解去除微小的有机物、胶体杂质、腐殖酸,又能去除水中污染的浮油及藻类微生物和细菌、病毒等。臭氧在含有高溶解有机碳的水源使用,可防止生物大量繁殖,抑制藻类生长能力,使水中微生物的长势和消毒副产品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在水藻繁盛季节臭氧的使用可保持水体的生物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2005,(10):14-14
臭氧消毒作为一种新的消毒观念和消毒办法,经济、高效、灭菌快速、彻底。臭氧是消毒性能最强的消毒剂之一,其消毒能力超过漂白粉、二氧化氯、氯气酸、双氧水等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氧化、高效消毒、灭菌等作用。与紫外线照射杀菌比较,臭氧消毒也有很大的优势。紫外线以光波辐射作用杀菌,只有光波照射到的位置并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才有杀菌效果,因而在一些面积较大、空间较高的场所容易出现卫生死角。而臭氧由于是气体,扩散性好, 所以杀菌消毒彻底,无卫生死角。另外,紫外线杀菌在相对湿度60%以上时效果会急剧下降,湿度在80%以上时会发生渗透作用而使  相似文献   

15.
EKC曲线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要远远复杂得多。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是在一二百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的。在大气污染方面,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煤烟型污染造成的酸雨问题,70年代以后比较突出的是机动车尾气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2000年至今核心问题跟我国现在的问题一样,是PM_(2.5)以及地面臭氧问题。我们是传统的煤烟型污染(这跟能源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和臭氧、PM_(2.5)、挥发性有机物等问题一起出现,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在一起。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称环境EKC)开创了环境经济经验分析的先河,环境EKC的研究方法也被应用于  相似文献   

16.
孙启泉  普春燕  王宁 《青海环境》2010,20(4):192-195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5万m3d。该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BAF池)-机械混合、絮凝、纤维转盘滤池过滤"的污水处理工艺,出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最终处理能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工业用水的水源。  相似文献   

17.
废钻井液处理方法及实用技术(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正> 二、国内废钻井液处理实用技术现状钻井废液治理的初期,采用储存坑(泥浆池)就地堆放,不流入环境、自然干化、简易填埋等法进行处理。随着油气勘探工业不断发展,处理技术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开发出多种废钻井液处理的实用技术,现将几种方法分述如下: (一)固化实用技术 8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油田(如江汉、四川、胜利、大庆)开始应用固化处理技术。所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部分给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等去除效果有限,同时存在消毒副产物残留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常规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包括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增加预吸附和预氧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等。这些措施在保留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或增加处理设施来改善出水水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部分给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等去除效果有限,同时存在消毒副产物残留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常规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包括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增加预吸附和预氧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等。这些措施在保留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或增加处理设施来改善出水水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对某染料废水进行处理,探究不同条件对染料废水COD以及色度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单独臭氧、单独紫外、臭氧-紫外、臭氧-双氧水以及臭氧-铁炭五种氧化方法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技术最佳条件为pH值=8,臭氧流量80 L/h,反应时间为2 h;采用最佳处理方案,采用臭氧-紫外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其脱色率为98.3%,COD去除率为6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