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117个城市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济重心分析法结合城市流强度分析法,对经济圈城市发展水平、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城市发展联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泛珠三角经济圈各城市间的发展水平差距极大,呈明显的空间分异;区域经济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偏移,经济圈各区域间的城市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圈整体对外联系能力增强,但城市间的对外联系能力差异明显,泛珠三角经济圈未来发展格局应基于现实发展特征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是带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生产性服务业使城市经济更繁荣,生活性服务业使城市生活更宜居。以南京市服务业14个行业的POI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服务业及其分行业的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研究发现:服务业总体呈"一主三副"多中心空间结构,各行业呈"中心—外围"圈层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内部空间处于向心化的空间集聚阶段,生活性服务业则空间集聚与扩散并存;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异质和行业分异特征。研究建议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规模,丰富服务业产业内容,构建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占主导的服务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通过空间数据探索分析和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索分析了2004—2013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结果表明:1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总体呈"抛物线"型变化,其中"1小时经济圈"的县域间经济差异和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较大,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县域间经济差异较小;2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极化趋势明显,经济水平相似县域在空间上集聚,"1小时经济圈"的主城县域始终是经济发展高值聚类和热点区的核心地域,经济发展低值聚类和冷点区的县域在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集聚;3县域经济增长呈明显的空间极化现象,经济增长高值聚类和热点区县域在重庆主城区集聚,三大区域间经济增长不均衡。针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的结论及重庆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空间数据探索分析和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索分析了2004—2013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结果表明:1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总体呈"抛物线"型变化,其中"1小时经济圈"的县域间经济差异和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较大,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县域间经济差异较小;2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极化趋势明显,经济水平相似县域在空间上集聚,"1小时经济圈"的主城县域始终是经济发展高值聚类和热点区的核心地域,经济发展低值聚类和冷点区的县域在渝东北翼及渝东南翼集聚;3县域经济增长呈明显的空间极化现象,经济增长高值聚类和热点区县域在重庆主城区集聚,三大区域间经济增长不均衡。针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的结论及重庆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点,构建了旅游中心性城市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旅游中心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兰州、酒泉、天水是甘肃旅游发展的三个核心城市。借助引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旅游空间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和强度,发现旅游经济联系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在此基础上,把甘肃省的旅游空间结构构建为丝绸之路旅游带、大兰州旅游经济圈、天水旅游经济圈、敦煌旅游经济圈的"一带三圈"。  相似文献   

6.
借助城市流模型,定量分析了"4+1"滇中城市经济圈内城市间的经济互动联系。结果表明,该经济圈处于发育初期,总体城市流强度较弱;各城市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差距较大,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与城市流强度要远高于其他城市;昆明、曲靖两市总体经济实力较强,但对外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该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大同市为例,采用"格局分析—关系阐释—方向选择—实施策略"的研究思路,从区域视角研究了后发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了大同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欧式距离法对大同周边地区与大同市的地缘型经济关系状态进行了测度,认为大同市应深度融入首都经济圈,同朔一体化,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市,提出了大同市融入首都经济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旅游视角,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修正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分析了哈大高铁影响下沿线区域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哈大高铁削弱了沿线区域的极化作用,强化了核心旅游区域的扩散作用,核心旅游区域呈现出均衡化发展,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异正逐渐缩小。哈大高铁开通前,旅游空间结构呈点状模式,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单一的旅游中心—旅游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高铁开通后,各要素向高铁沿线集聚,推动了沿线四大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集聚程度由单核心集聚转变为核心区集聚与整体稳定扩散,旅游空间结构由点状模式向链状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和GIS分析方法进行了城市中心性的地理空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心性空间扩展体现了以昆明市为中心向外围延伸的多方向性,综合因子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分布构成了云南省当前城市的基本空间格局;呈现"一核多极"的城市空间格局和"核心—环核心—外围"城市圈层结构;从城市群组角度看,呈现"核心—外围"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对进一步认识云南省城市中心性和优化空间布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21年中国Top100的房地产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信息,通过链锁网络模型和空间网络分析,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企业服务网络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结果发现:①我国房地产企业网络呈东密西疏,"京—沪—广—蓉"的菱形主干结构明显,并通过邻近扩散和远程跃迁形成房企资源的城际流动通道。②房地产企业总部集聚于大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分支则相对分散且覆盖众多的三四线城市。③房地产企业服务能力强的城市集中于少数高能级和经济发达城市,其中,上海市第一,随后为成都市、北京市、南京市、苏州市、武汉市、重庆市、广州市。④长三角城市群房企服务能力最强,珠三角次之,房企资源分布呈多中心布局态势;京津冀与成渝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大于带动辐射;中西部城市群的房企资源极化于首位城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建立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和结构形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时空演变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将长期处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其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差异较大,空间格局的演变虽然以集聚型极化发展为主,但是扩散力量正在不断增强,其空间格局形态也逐渐由集聚型向扩散型演变,表现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合肥市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2013年和2017年遥感数据源,提取相应年份的城市建成区扩展信息,从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城市建成区扩展弹性指数和空间重心转移等方面对城市空间演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选取14个指标构建主成分模型,结合城市发展背景,研究城市空间演化驱动力机制,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合肥市未来建成区面积。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扩展速度与强度均保持较快增长,城市整体向外部不断扩张,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但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口处于不协调的发展模式;经济、人口、交通和政策为城市空间演化主要驱动力;合肥市建成区面积保持较快增长,迅速扩张型城市未来空间扩展模式应以多中心扩展模式为主,进行以轴向发展为主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的转变,同时注重城市空间的内涵式更新。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省为研究样本,采用断裂点理论与基于热传导定律的经济扩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全省和外围城市的角度分析了2000年、2006年、2013年省会兰州市的经济辐射效力。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了兰州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兰州市的空间作用力;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与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交通状况和政策导向有关。因此,应继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调整区域金融与政策投向,缩小地区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间相互作用模型,将辽宁省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①全省整体集聚和辐射作用较强,现已形成"沈阳—大连"双强局面和"沈阳—阜新"两极分化现象;②城市内部产业各部门分配差异较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③大部分城市的对外综合服务能力与总体经济实力两者之间不协调统一;④空间结构分布上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1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4年陕西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4年,陕西省绝大多数城市土地城市化落后于人居环境的发展水平,各城市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相对较大。(2)各城市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主要以拮抗阶段为主,且空间差异显著。(3)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多数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出现了以西安为中心,关中平原为轴带,逐渐向南北方向扩散的趋势。(4)扭转协调程度"中心-外围"发展的现状是实现陕西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武汉对外经济联系腹地变动与都市圈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5年来,武汉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范围不断发生变化,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周围城市空间竞争影响明显。构建经济联系量模型,揭示出武汉市对外经济联系作用明显加强;存在主要联系方向,表现出较强的时间惯性;地域空间分布上受距离衰减律作用呈圈层结构分异,以武汉为中心形成3个等级圈层。运用断开点公式,揭示出武汉市经济辐射空间受到周边大城市不同程度的空间竞争挤压,腹地范围逐渐减小。依据都市圈层阶结构、区划完整、动态发展、区域平衡等原则,综合中心城市实力、区域发展背景、空间要素与流量等因子,通过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结合空间流量实证算法,界定武汉都市圈域范围:核心圈层("1 8"都市圈)、外围圈层(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部分相邻县市)。  相似文献   

17.
芜湖、马鞍山城市重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芜湖、马鞍山是安徽省长江南岸两座地域紧密相连的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主要核心城市,区域经济活跃,但都存在人口少、腹地小、总量不大的特点。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两市进行合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建设组团式复合中心的特大型城市,与合肥一起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而改变皖江城市带弱核牵引的模式,对整个皖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推进安徽东向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川陕渝作为我国"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分工合作与空间联系对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省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相对发展率、产业梯度系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及经济联系引力模型测度了川陕渝三省市的经济发展实况。结果表明,陕西、重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三省市产业发展各有特色,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呈"川—陕—渝"的产业梯度分布态势;区域产业同构化程度较高;川渝经济联系强度最大,川陕经济联系强度高于陕渝。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工业分工合作、增强省域空间联系,以期实现"西三角"经济圈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取3大类25个指标,构建了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滨海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研究,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类,将我国滨海城市划分为7个等级,总结出上海、广州、天津既是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又具有服务接待、中转功能,以公路、铁路、航空为通道构成近似"弓箭型",在空间上形成沿海地区"三核"极化特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提出我国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组织:培育旅游综合竞争力,拓展高档次竞争平台;提升旅游服务竞争力,稳定客源市场竞争力;挖掘城市和产品特色,升华旅游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空间载体,运用熵值法、重心模型和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重心变动特征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①城市韧性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②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重心经历了复杂的迁移过程,且二者重心的空间叠置性显著上升,迁移方向基本趋于一致,空间耦合趋势明显。③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失调阶段,总体呈“成都、重庆双核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科技创新滞后现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