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被应用于废旧线路板的回收研究,利用高温高压回收装置对线路板进行了回收处理,采用质谱法分析了超临界CO2流体中的固体溶质。试验结果表明,线路板中的溴化环氧树脂在处理过程中发生了O-CH2键、C(苯基)-C键以及C(苯基)-Br键的断裂,从而将其分解为了以羟基和苯基为主要官能团的小分子量物质;由此阐明了超临界CO2流体回收线路板的机理,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超临界CO2流体回收废旧线路板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碱回收、木质素回收、水煤浆等传统技术对制浆黑液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黑液气化、超临界水氧化和超临界水气化等新兴技术在造纸黑液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能够高效分解有机废物的新型环境友好技术。以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对废液处理量为300 m3/d利用水膜反应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同其他有机废液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可达到56.4%;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液的成本为33.05元/m3左右;该技术处理废液范围广,产物清洁,尤其适用于二恶英、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难降解物质的处理,且反应能量和产物CO2可回收利用,不仅经济上可行,还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磁快速加热法瑞典A .Schwartz等人采用电磁快速加热方法回收金属—聚合物组件。利用在交变磁场中 ,金属部件产生的热使升温速度高达 1 5℃ /s ,使金属与聚合物间的粘合剂失去作用 ,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超临界流体法日本T .Sako等人利用超临界流体分解回收废旧聚酯 (PET) ,玻纤增强塑料 (FRP)和聚酰胺 /聚乙烯复合膜。PET是典型的缩聚物 ,易于通过醇解或碱性水解分解为单体 ,实现化学回收。他们采用超临界甲醇 (临界温度Tc=51 2 .6K ,临界压力 pc=8.0 9MPa)回收PET的优点是PET分解速度快 ,不需要催…  相似文献   

5.
杨东元  扈广法  齐永红  王燕 《环境工程》2016,34(12):133-136
传统油泥处理存在能耗高、易造成二次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多级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水裂解耦合技术对经减量化处理的油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其中通过多级超临界流体梯度萃取可生成重质油、高级酚及稠环芳烃,在催化剂作用下超临界水将油泥中残留的重胶质及沥青质裂解为CO、H_2、丙烯、丁烯等组分,处理后的油泥石油烃综合利用率高,残渣可实现无害化排放。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水热分解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处理有机废物及回收能量的方法。介绍超临界水热分解技术在能源利用领域的应用情况,对生物质、废旧轮胎等在超临界水环境下的热分解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电子废弃物中贵重金属的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电子废弃物数量巨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并且其中的贵重金属成分的潜在价值很高,所以,对电子废弃物中的贵重金属的回收迫在眉睫。总结了电子废弃物处理的传统技术,包括机械处理、火法和湿法冶金技术等。针对以上方法的特点及流程,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外,详细介绍了生物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回收贵重金属方面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最后,简要评述了国内电子废弃物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与现有的潜艇废物处理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在超临界水中,有机物和氧气能够以任意的比例混合,并被完全氧化,无机盐在超临界水中失去溶解性,从流体中沉积下来。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可以实现潜艇废物的内部处理和循环利用,方便了艇员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绿色化学在反应介质方面的研究进展。新型的有机合成反应介质主要包括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水溶剂及微波无溶剂技术。这些新型反应介质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挥发性有毒有害有机溶剂,同时还可提高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加速反应的进行,且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及产品的分离。新型绿色化学反应介质是实现有机合成绿色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铀矿采冶和加工过程中引起的放射性环境污染的修复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难题,新兴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放射性环境修复中具有潜在的优势。该文实验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植物修复中所产生的富铀植物中的铀。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螯合剂种类、压强、温度、时间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植物中铀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NO_3-TBP作为螯合剂,超临界CO_2流体可以有效萃取植物中的铀,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强20 MPa、温度50℃、萃取时间45 min,铀萃取率达到90.56%。超临界CO_2流体可望回收植物修复中所产生的富铀植物中的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废弃电路板金属回收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基于环境工程专业视角,提出处理废弃电路板之前预分离焊锡金属的方法,通过使用数控气氛炉等装置进行多次实验,确定控制加热温度250℃、加热时间5min可以实现预分离焊锡金属的最佳状态,从而减少后续提取其他金属的技术复杂度,提高金属综合回收效率,有助于工业化处理废弃电路板,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印刷线路板的回收由于其结构和组成材料的复杂性,被认为是电子电器产品回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提出了将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回收工艺,研究出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废弃印刷线路板回收方法。建立了回收模型及回收实验平台,并使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实验进行设计,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实验结果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反应生成物进行质谱分析,推测出了生成物的主要组分,并据此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新兴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实用、环保的优点,已经在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诸多领域广泛推广与应用。本文将介绍环境保护中应用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对环境保护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仇付国  徐艳秋  卢超  孙瑶 《环境工程》2016,34(11):18-22
源分离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特征。利用源分离系统对尿液单独收集处理,在降低生活污水中污染负荷的同时,还能够回收利用尿液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讨论了源分离尿液中营养物质的回收及对尿液的处理方法,分别对沉淀结晶技术、物理脱水技术、吹脱吸收技术、离子交换吸附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电化学技术等方法的特点、原理、应用范围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今后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真正实现源分离尿液的资源化、无害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溶剂,具有临界温度低,渗透性和溶解能力强,无杂质残留,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文章主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降粘剂,结合膜分离技术,用于废润滑油回收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性质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指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超临界水的特殊价值和优点,并详细讨论了超临界CO2萃取(SFE)技术和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的研究历程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餐厨垃圾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兼具污染成分复杂、气味难闻、富含氮磷钾元素、肥效优异等特征。因此需采取合理的处理技术,实现沼液的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液的处理有两种方向,第一种是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实现厌氧发酵沼液的达标排放。第二种是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厌氧发酵沼液进行再利用。厌氧发酵沼液的合理处置对餐厨垃圾行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环境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液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更符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超临界水氧化是利用有机物与超临界反应来破坏有机物结构的一种新型氧化技术。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超临界水氧化的原理与工艺装置,综合这一高新技术在对酚,多氯联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和污泥的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并对这一新型氧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重金属回收以及核废料处理领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最新动向,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用于上述领域与传统工艺相比的技术优势,并指出了今后应该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称为废旧家电,每年的报废量非常大.其中报废产品可以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冰箱回收处理技术,为一项新技术,目前存在处理能耗高,分离回收物不纯,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现就如何提高冰箱破碎生产效率,保证分离效果,总结了一些技术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