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城市污水处理选址决策及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场选址的自然及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造选址模型.讨论了决策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进行排序的程序设计步骤,并在IBM-PC机上对实际问题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模糊多属性决策在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国霞  刘丹 《环境工程》2005,23(3):88-90
根据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提出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来解决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进行填埋场场址优选的思路、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算例证明了该法应用于填埋场选址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灰色关联分析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场选址决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把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用于城市污水自然处理场的选址决策中,通过应用实例计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有垃圾处理场52座,其中垃圾填埋场所51座,垃圾焚烧设施1座。全省垃圾处理场垃圾实际处理量为555.58万t。针对全省垃圾处理场垃圾及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处理情况,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东京平均每年产生的垃圾约500多万吨。垃圾的大部分被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后的余灰再运到海边防波堤附近的垃圾处理场填埋。近年来,由于焚烧设备能力的不足,有不少垃圾在未经焚烧后便填埋处理了。为了减少垃圾的填埋量,东京在提高垃圾处理场焚烧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垃圾发电。东京现有垃圾处理场13个。目前,全部实现了垃圾发电,发电能力为9.2兆瓦,1994垃圾发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现有人口总数为168.4万人,年产生活垃圾74万吨。2002年10月,烟台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运行,设计最大能力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其中卫生填埋800吨/天,堆肥200吨/天,填埋库容为700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目前仅仅是进行卫生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量为600—700吨/天,按此处理量计算,目前烟台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35%。烟台市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破坏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市容市貌及精神文明建设、阻碍市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大问题,势必影响烟台市的可持续发展。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烟台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是山东省继青岛后建成的第二大生活垃圾处理场,无论是选址还是设计施工建设,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卫生填埋采用雨污分流、地下铺设排气孔道及排水管道,且具有一定的防渗防漏措施,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存在着问题.1.1填埋气体露天排放生活垃圾填埋初期,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好氧分解,从而产生CO2、H2O、SO42-、NO3-等,当填埋区的氧被耗尽时,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从而产生CH4、NH3、H2S等气体,其中以甲烷为主。若按每千克垃圾产生0.064...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合理布局可以节省大量垃圾转运成本。对垃圾中转站选址的限制因素、选址理论、选址模型及其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垃圾中转站选址的限制因素有:选址要符合城市建设总体的规划,具有良好的自然地理与地址条件,满足转运量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外部条件,应当满足社会和法律的要求。垃圾中转站的选址理论发展,首先是单准则的问题的研究,然后发展到研究多准则影响下的选址问题。关键是垃圾中转站选址模型及其算法的研究。选址布局直接关系到垃圾清运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巴东县城市垃圾处理场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恩施巴东县垃圾处理场拟建场址区域的空气采样及监测分析 ,得出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对拟建的巴东垃圾处理场空气污染物源强计算的基础上 ,对其主要污染因子 (如H2 S、NH3等 )进行空气污染预测分析 ,得出在离场 30 0m以远基本不受巴东垃圾处理场的空气污染物影响的结论 ;同时 ,提出了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京市近几年来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其变化趋势,对北京市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建设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最后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北京市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检测技术存在磁化率和电阻率变化不明显等问题,导致检测效果差,提出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垃圾处理场污染物检测技术。构建非预先处理三维在线检测系统,实时采集电阻率,对电性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获取物理土壤物性,根据垃圾处理场的地理结构,将垃圾场分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并分析地质剖面结构图;采用地球物理法对测线进行布置,并对电性和土壤磁性变化展开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污染物进行检测。通过实验验证,该检测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磁化率和电阻率变化明显,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科学研究停留在水环境管理的认识层面,对于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效果的因素以及如何使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流域水环境管理中来的研究存在不足.为了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流域水环境管理,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公众参机制和参与评价机制,通过整合各自不同的视角,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方案来提高环境管理的决策质量,同时加强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确定性多目标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建立了基于不确定性多目标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并以沈阳市浑南新区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对新区规划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污水处理厂扩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优化 ,并为该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乡村振兴的实施使得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博弈均衡分析和实证案例分析,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演变。研究结果显示:(1)1949年至今,农村地区土地利用利益相关者主体数量增加,博弈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向化;(2)乡村振兴时期主要有六种博弈关系,并探讨了案例村实施下山脱贫、发展乡村旅游、新型经营主体进驻、城市居民促进农村发展四种博弈决策过程;(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地区发展应关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协调、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等问题。乡村振兴中应注重实现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最优均衡,降低各方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并寻求多方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4.
邻避行动的现有研究通常更关注利益分配是否公正,补偿措施是否到位,政府是否失责等.然而,邻避行动的另一诱发因素来自于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基于这一视角,邻避事件中公众与政府的冲突问题被还原为管理问题,矛盾的纠结点被归纳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问题.通过运用参与式评价工具,对K市垃圾焚烧项目各阶段的公众参与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邻避行动的成因与演变逻辑,制定了公众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游客食物浪费是中国食物浪费的“重灾区”,给旅游地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游客食物浪费行为驱动因素及监测评估技术。结果表明:(1)消费性与文化性、复杂性与冲动性、必然性与象征性、习惯性与探奇性是游客食物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传统文化及政策的推动作用,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及上下游产业链利益主体的促进作用,游客食物消费的情境性及年龄、收入等因素的引致作用是驱动游客食物浪费行为的重要因素。(3)游客食物浪费量的测度方法有食物日记法、直接测量法、质量平衡法、废物成分分析法、调查统计方法和树形结构模型,其行为评估主要运用问卷、访谈等定性分析,监控方式有采购和库存表、车载车辆称重设备、食品垃圾自动跟踪系统专利技术、智能菜单等。研究结论对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落地实施、提高相关部门减少游客食物浪费决策的精准性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厦门岛为例,采用多元回归模拟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与厦门岛城市餐厨垃圾产量相关的土地利用、GDP、人口等相关社会经济地理因子进行空间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所选地理因子均对餐厨垃圾密度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中商住混合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和城中村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是主要的影响因子。(2)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筼筜湖周边及厦门岛西南等商业繁华的区域餐厨垃圾密度较高,呈现空间集聚效应。(3)模型验证结果较为理想,各街道内餐厨垃圾总量模拟值与统计值比较符合,实现了厦门岛餐厨垃圾总量的降尺度模拟,是研究城市餐厨垃圾分布规律和实现餐厨垃圾产量空间化的一种尝试,以便为城市餐厨垃圾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提供基础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17.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各设备操作易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总结;提出应合理选用药剂及精心操作,从而减少污泥处理费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及污泥脱水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彭晓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856-2866
为解决国土空间面临的城市蔓延、乡村空心化、环境退化等系统性问题,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整合出于各部门利益最大化制定的、时常是相互冲突的规划方案,实现“多规合一”。基于安全格局理论提出协调规划冲突的途径,包括:(1)在认识层面,将国土空间规划视为理性过程,利用最小—最大约束途径制定可辩护的规划方案,通过空间博弈协调对有限土地的竞争、寻求各方均可接受的结果;(2)在操作层面,首先识别作为保障自身目标、协调各方利益依据的安全格局,然后据此对空间用途进行谈判。实践中需要建立协调规划冲突的制度机制,并在多方博弈中优先考虑处于劣势的生态和自然资产,通过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再造秀美河山。  相似文献   

19.
The San Francisco Bay-Delta: A failure of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Bay-Delta decision-making in California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ontinuity between what happened with CALFED and what happened in the preceding decades since water project deliveries began in 1949. Throughout this period, there has been intense conflict about whether and how to transfer water from the Bay-Delta to users elsewhere—a conflict marked by a fundamental opposition of interests among stakeholders. We document how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has failed to organize itself effectively to resolve this conflict and make a decision on how to manage the Delta. The strategy consistently adopted by the State was to encourage the main parties – agricultural and urban water diverters, and fisheries and other instream-protection interests – to work out a solution among themselves, rather than imposing one externally. However, economic theory suggests that a bargaining solution is unlikely to exist because of the extreme opposition of interest among the parties. The Bay-Delta history amply confirms this theoretical prediction. Thus, the State's strategy of relying on voluntary agreement to resolve the issue is fundamentally misconceived and is, at some level, an abdication of its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项目处理规模的影响因素,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对29个国家级餐厨垃圾处理试点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考察人均GDP水平、服务人口、处理工艺以及地理位置对餐厨垃圾处理规模的影响,并建立相关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处理工艺和地理位置对项目处理规模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人均GDP水平和服务人口会显著影响餐厨垃圾的处理规模(P分别为0.007和0.013),其中,服务人口对处理规模的影响更大。由此可见,为确定合理的餐厨垃圾处理规模,应重点考虑服务人口和城市人均GDP水平。基于此,建立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规模的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准确性检验可达到75.86%,对于餐厨垃圾处理规模决策分析及合理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