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月8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年度领袖峰会暨再生资源产业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37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大型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共计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突破,提升价值",探讨再生资源领域园区发展和建设,及相关联的企业创新发展和政府政策扶持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元月8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协)主办的"全国再生资源行业首届企业家峰会暨产业园区发展圆桌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7家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大型龙头企业的企业家以及业内著名专家、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共40余位嘉宾出席了圆桌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突破,提升价值",探讨再生资源领域园区发展和建设,及相关联的企业创新发展和政府政策扶持问题。今后中再协每年举办这样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14日,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所长崔兆杰一行赴南京进行考察。先后参观了苏商集团、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等环保企业和园区。在江南环保产业园,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一行与南京市再生资源行业主管领导、企业家进行了座谈,南京市商务局王中和处长、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张正煌会长、园区发展有限公司朱福刚副总经理、凯燕电子陈华明总经理等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4.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商改字[2006]22号)将南宁市列入全国首批26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经南宁市政府批准,由南宁市万拓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南宁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和社区回收网点项目,由南宁市西乡塘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组建项目公司承担南宁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园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三位一体"(回收网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回收体系模式,因集散市场功能单一、产业链短,不能带动行业走向产业化。回收网点建设适应我国国情,而集散市场成为先进的完整的回收体系的短板。按照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把集散市场改造升级为拥有深加工利用产业链,拥有平台支撑优势,能够进行资源的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的产业园区,把回收和利用两大产业板块融合一体,是再生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政府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回收体系的管理和服务需要,国际通行的“废物丢弃付费”制度为什么在我国难以实行,如何改变利废企业技术水平低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整顿和规范回收体系;发展二手货市场;加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进口废料实行园区化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天津滨海新区再生资源产业以废弃物流通、加工利用为主营内容,具有补链特征与技术先进性,主要为滨海新区提供生产性服务。为了适应滨海新区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再生资源产业应不断提高资源供给能力,扩展服务对象,提高资源流通和集散能力,并挖掘向再制造产业延伸的潜力。建议尽快制定滨海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指导方案,实行优先采购制度,并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参与社会回收体系的建立,完善再生资源产业运输和物流系统,不断提高产业的升级能力。  相似文献   

8.
闻泽 《环境》2007,(1):60-60
发展循环经济,其关键环节是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兰 《环境保护》2007,(4B):76-7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再生资源产业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性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加快发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2日上午,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经济技术协作会第29届年会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正式召开。本届年会有两大新意:第一,与第二届"城市矿产"博览会同时同场举行,参会代表可以同时参观再生资源企业和园区建设成就展览;第二,与资源循环高校企业行活动合并举办,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年会上,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彭光晶副所长针对2014年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情况做了总结报告,介绍了各地企业  相似文献   

11.
近日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调研组 ,对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进行调研。调研组对园区应用科技手段确保监管予以充分肯定 ,并高度评价园区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成效 ,认为该园区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个样板。宁波镇海金属加工园区是全国惟一一家通过海关验收、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再生资源加工“圈区管理”的试点园区。据宁波海关统计 ,该加工园区自 2 0 0 3年 6月运营至念累计进口废旧金属 30 .5万t,进口金额 90 0 0万美元 ,已向海关缴纳税款 1 .37亿元 ,再生资源加工产业表现出强大的活力与生…  相似文献   

12.
一、再生资源行业的现实状况再生资源行业是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特种行业,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这个行业的发展,把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综合利用的任务赋予供销社,并给予优惠政策,使这个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四十年来,供销社再生资源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不怕困难、默默奉献,使这个行业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和发展,成为具有网络遍布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与综合利用体系。以河北省为例,目前已有县以上再生资源回收专业公司123个、兼营或…  相似文献   

13.
再生资源产业链及产业组织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政策总是针对于一定产业组织运作形式而言的。通过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构成和运行,从理论和现实必要性两方面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采取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形式是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年深化的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周恩来总理为废品回收工作题词40周年,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对再生资源事业的关怀,回顾供销社废旧物资工作4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共谋再生资源事业发展大计,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正确评价再生资源行业40年发展的基本状况供销社再生资源行业40年发展的基本状况可以归纳为“走过的历史长,做出的贡献大,目前的困难多,发展的前景宽。”供销合作社经营废旧物资是从1952年承担杂铜收购任务开始的,以后逐步形成系统行业,已有40多年的历史。40多年来,供销社虽经三合三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纳入五位一体工作总布局,给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宏观环境。2013年底中央召开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会议,对再生资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国家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再生资源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受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反弹迹象不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再生资源》2008,(11):44-44
长沙市政府副市长姚永春、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段安娜就长沙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系统总结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十三五"时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其在税收政策不合理、回收设施缺失、稳定经营风险增大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根据对上述问题的论述,认为行业应从借助垃圾分类的历史机遇构建新型回收体系、以低值可回收物为切入点进入垃圾分类、实现回收全程信息化管理等六个方面,政府从制定支撑行业稳定发展的税收政策、将回收利用经营保障设施纳入城市管理规划、推动园区化经营和"圈区化"管理等十个方面鼓励、引导、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法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解读《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认为实现再生资源产业的全面发展,还需建立健全再生资源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回顾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布的数据,对国家和行业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起了一定的参谋作用,但缺乏权威性、规范化和准确度,数据相互矛盾的现象时常发生。提供准确数据,既为制定法律、法规、规划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又是相关行业为政府机关和企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数据库迫在眉睫。并提出研究和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数据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再生资源》1998,(4):19-19,28
天津市再生资源如何抓住机遇用三年时间使整个行业摆脱困境,达到良性循环,实现第二次创业,把一个崭新的再生资源行业带入四世纪。下面就从四个方面介绍我们的改革思路和具体作法。一、在变现全、宾率水是抓改革1绷4年天津市再生资源行业在职职工10000多人,离退休职工已达5000人,年亏损金额2叨0万元.经济包袱已高达1.引乙元。为尽快恢复再生资源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扭转被动局面,天津市再生资源行业对全系统实行全面调整,通过改组、改造、改革,5削b两大包袱,营造了新的机制并争取在今后的三年内走出困境,实现再生资源行业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