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妍  王宏  韩德昌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1):31-33,59
建立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模型,预测2010~2015年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根据工业废水排放量数据序列特征,将灰色系统理论GM(1 ,1) 模型的建模方法用于构建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模型,并用GM(1 ,1)残差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1999~2007年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原始数据与预测数据比较分析,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马啸  李露 《环境工程》2018,36(1):162-167
三峡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对库区水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取得较高精度且适合长期预测工业废水量的模型,以三峡库区2006—2012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并用2013年的数据检验结果。对灰色GM(1,1)模型和3种改进灰色GM(1,1)模型分别建模并进行精度比较,根据"新信息优先"原理,将选出的最佳改进模型与新陈代谢模型结合,抛弃最旧的数据,不断补充新的数据,重复建模,构建三峡库区2014—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灰色GM(1,1)模型方法三结合新陈代谢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且精度高于灰色GM(1,1)模型,在未来7年里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预测结果可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该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保护当地生态、合理安排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平 《环境工程》1994,12(1):47-51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原理和方法,探讨了灰色理论在城市污水及其主要污染物COD、BOD5、SS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所建立的普通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GM(1,1)模型,均经三种方法进行精度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利用所建模型对2000年B市城市污水及其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进行了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4.
GM(1,1)模型是常用的一种时序环境预测方法,但非等间隔灰色模型(NEGM(1,1))预测的先例却较少。本文简介了NEGM(1,1)之建模思想,并以山东省1985 ̄199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例,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估计已逝时序值与预测未来时序值,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该文根据2003~2009年陕西省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引入二阶弱化算子D2,建立陕西省工业废水排放量GM(1,1)预测模型。采用残差大小和均方差比值对缓冲序列预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误差较小,精度较高,模型可靠,可满足预测要求。运用预测模型对陕西省“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预测,得到2011-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废水达标排放量年均增长量为395.42万吨;与工业总产值相联系,知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工业总产值的增加相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广州市工业废气,废水排放量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精度检验表明,本所建模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7.
选取浙江省10个主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主要工业行业经济变量与环境变量间的关联系数,以探究不同工业行业构成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主要工业行业与环境污染的综合关联度水平整体较高,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主要工业行业中,纺织业的综合环境关联系数最大,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最高.另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关系最为紧密的行业是纺织业,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关系最为紧密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关系最为紧密的则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某市兰废排放量的灰色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预测了该市在未来几年的三废排放量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灰色理论GM(1,1)预测方法,以保山地区1993-1997年度工业废气年排放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保山地区工业废气年排放量的GM(1,1)预测模型。模型精度为一级,用该模型进行预测,能反映出保山地区工业废气年排放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就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在兴义市顶效开发区的废水排放量的预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预测模型经验后,说明精度及拟合性均是好的,运用灰色理论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测是适用的、可行的,但仍需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媛 《能源环境保护》2010,24(6):51-53,60
目前,能源与环境问题倍受关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吉林省近几年能耗统计数据和三废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各种能源消费与三废排放量的内在灰色关联,说明各种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煤炭消费量与三废排放量的关联度最大,石油消费量次之,天然气和风电水电属清洁能源,其与三废排放量的关联度最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单序列一阶线性动态模型——GM(1,1)模型预测牡丹江市废水排放量未来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增加,到2000年,废水排放量14192.5万吨.经过残差、后验差的检验和关联度分析,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大误差为0.486%,可作为牡丹江市废水排放量的一级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区域火电NOx排放量的预测属于小样本、贫信息的灰色系统. 由于NOx排放量受多个因素的叠加性影响,单一预测模型难以准确反映NOx排放量的复杂变化,易产生较大的预测误差. 基于此,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和支持向量机预测理论,建立了火电NOx排放量组合优化预测模型. 采用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火电NOx排放量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我国火电NOx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对我国2008—2010年以及2020年的火电NOx排放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官方公布的实际值基本一致; 同时,预测的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4.
1 废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2 废气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其中:燃料燃烧中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周建国  张曼 《环境工程》2014,32(4):120-125
为解决区域火电行业NOx排放量的预测问题,在原始灰色模型基础上做出改进,提出了基于指数平滑的改进灰色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广义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改进灰色与广义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以1998—2011年火电行业NOx排放量数据为基础,对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与灰色模型和广义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组合模型预测结果更为精准,能够更有效应用于区域火电行业NOx排放量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分析,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评价法——模糊-灰色集成评价法.这种评价法的特点是把灰色综合评判法中的关联度转化为权重来代替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权重,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利用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原本定性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城市环境铅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灰色理论,以武汉,兰州,长春,青岛四大城市为空间序列点,取表土,植物和居民头发平均铅含量为参考因素,取单位面积年龄燃料油和燃料煤耗量,主要含铅污染物年均排放量,以及某些气象因素比较因素,进行了多参考因素的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工业“三废”排放及治理(一)工业废水1、工业废水排放量81571万吨其中:县以上工业69735万吨乡镇工业11836万吨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57652吨其中:县以上工业567083吨乡镇工业190569吨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2.9%4、工业废水处理率84%(二)工业废气1、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6068177万标立方米其中:燃烧废气排放量17871582万标立方米消烟除尘率93.0% 工艺废气排放量28196595万标立方米净化处理率91.0%2、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800486吨其中:县以上工业511126吨乡镇工业289360吨3、工业烟尘排放量590999吨其中:县以上工业328497…  相似文献   

19.
灰色模型在顶效开发区废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玲  李义  李敏 《环保科技》2000,6(2):23-25
就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在兴义市顶效开发区的废水排放量的预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预测模型经检验后,说明精度及拟合性均是好的,运用灰色理论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测是适用的、可行的,但仍需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1 废水排放总量:111700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53736万吨 生活污水排放量:57964万吨 工业废水占总量比重:48.11%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8.13% 废水中COD排放总量:544527吨 其中:工业COD排放量:193778吨 生活COD排放量:350748吨 工业COD占总量比重:35.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