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土壤背景值制图及其与其他地球化学图的异同;并在论述了国内外土壤背景值制图的方法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制图的技术关键在于制图单元的选取和数值的分级.制图单元可根据资料的完整性及地质环境特征宜地选取,而数值的分级,尽管现有的方法各有所长,但要使所制的图在确实能够反映土壤地域差别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就应力求建立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土壤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成土母岩、母质等方面了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特征,为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牧业合理布局、土壤污染防治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土壤中硒背景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濮阳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濮阳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采集了该园区及周边土壤46个样品,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r、Cd和Ni的含量,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工业园区土壤中Cu、Zn、Pb、Cr、Cd、Ni的背景值分别为36.2、118、49.2、40.6、0.125、15.3 mg/kg;Cu、Zn、Pb、Cd的含量高于河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Pb为极强污染,Cu、Zn、Cd为中等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从重到轻的排序为PbZnCuCd,表明濮阳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具有轻微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硼在我国34个省(自治区)、市的40种主要土类中的含量研究,提出硼在土壤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并对影响其分布特征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云南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土壤锰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背景值低于全国和重庆地区,接近我国南方部分土壤锰元素背景值。比较高的是石灰土、棕壤;比较低的是黄棕壤、砖红壤。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锰元素背景值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中锰的总含量受成土母质母岩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成土母质母岩中含锰量不等,各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也有较大差异;不同土类的锰元素背景值在同种母质母岩中也不相同;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在滇西和滇西北地区较高,其余地区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呈无规律性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壤中钛,锆,铪和钽的环境背景值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钛、锆、铪和钽在不同土类和地区的环境背景值的分布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壤中溴,碘的背景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国八百余个表层土样的分析测试,获得了中国土壤中溴、碘背景含量的总体水平及在各土类中的含量,相对于地壳丰度,中国土壤中溴、碘普遍得到了富集,溴、碘含量分异变化较大,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影响中国土壤中溴、碘含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土壤吸附体的含量以及某些特殊母质。  相似文献   

9.
沙尘暴对大气背景值的影响及遥感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十多年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较大沙尘暴,及其对甘肃大气背景值的影响、沙尘暴降尘的沉降量、区域分布、化学组份、粒度分布,应用则沙尘暴和沙尘暴的危害等内容,进行了为期二年的调查、取样和研究,回答了沙尘暴研究者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pH值对土壤中Pb的缓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Pb的环境污染随人类活动以及工业发展日趋严重,几乎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发现其踪迹,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是土壤所具有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是土壤中各种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土壤缓冲性是土壤物质与外源污染物发生反应的结果,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pH值是...  相似文献   

11.
环境背景值反映了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是确定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基础,在环境质量评价、政府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具有矿产背景的区域,由于其水文地质环境复杂,传统背景值的计算方法存在局限性。笔者以明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分析工具,结合实际采样检测,将流域内氟化物的来源分为4类,单独进行估算,并利用研究区出境断面处的多年历史数据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预测精度达到89.4%;最后只考虑自然因素对总量的贡献,计算出河流中氟化物的背景值为1.72 mg/L。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环境立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我国的土壤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探讨了本标准的现存问题,并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污染物一、二级指标的确立及监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湄洲湾海域底质重金属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湄洲湾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用背景区调查法 ,选择远离污染源的洁净海区进行表层底质重金属调查 ,并进行数据技术处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湄洲湾海域底质重金属环境背景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我国34个省(区)、市的40种主要土类中Bi的含量,首次提出了我国Bi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并对主要土类及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影响Bi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上海涉铝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涉铝行业企业产排污环节,梳理现行铝污染排放限值或环境质量标准,计算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土壤铝筛选值。结果表明:目前中国针对铝污染排放尚无完善的标准和管理体系,现行污染控制标准已落后于当前涉铝行业规模发展水平,对土壤中的铝没有浓度限值要求。随着风险管控管理水平的发展,涉铝环境质量标准或污染排放标准体系亟待建立。结合案例区典型特征参数,考虑经口摄入表层土壤和呼吸吸入表层土壤颗粒物2个可能的暴露途径,推导土壤铝风险控制值。建议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参考该市“七五”背景值(6.65%)或调查区域背景值,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参考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筛选值(12.5%)。旨在为今后污染行业企业周边相关土壤环境中铝的风险管控提供理论依据,为完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土壤铝的迁移转化、生物可利用性及毒性与其化学形态也息息相关,建议加强不同铝形态的测定方法研究及相关管控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市远郊百花山(海拔1300 m)2007—2017年大气常规6项污染物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代表市区的国控站点均值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百花山SO2、CO、PM2.5浓度为国控站点浓度的35.5%~35.7%,NO2、PM 10、O 3浓度分别为国控站点浓度的14.0%、41.5%、185.5%。11年间,百花山6项常规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2013—2017年,百花山PM2.5浓度年均降速为11.4%,低于国控站点13.3%的年均改善水平。百花山和国控站点在污染物季节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秋季颗粒物浓度差异最大,春季差异最小。百花山6项污染物的日变化峰谷比值为1.21~1.44,其差异小于国控站点。各项污染物浓度在18:00出现峰值,认为主要受城区远距离传输影响。2013—2017年,百花山共出现5个PM2.5重污染天,5级以上重污染小时数为442 h,国控站点有2%的重污染小时与百花山同步。  相似文献   

17.
受工业活动影响,上海市典型工业区表层土壤氟中位值普遍高于\"七五\"背景值.针对工业企业场地土壤氟化物高值现象,目前仍缺乏相关的管理标准体系,且基于总量的评估分析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管理需求.详细梳理了国内外氟化物相关标准体系,并对上海市土壤氟限值进行了探讨.基于上海市典型工业场地特征参数计算得到的土壤氟化物筛选...  相似文献   

18.
ICP-AES法同时测定新疆石灰性土壤中多种有效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新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元素Cu、Fe、Zn、Mn的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分析线,采用基体匹配法与背景扣除法进行校正.该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较,结果均十分符合,并具有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Meta分析,研究畜禽粪肥类型、耕作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中Cu、Zn、Cd和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畜禽粪肥(鸡粪、猪粪和牛粪)施用会显著提高耕地土壤中Cu、Zn、Cd和As含量,其平均含量的增幅分别可达18.14%、16.44%、16.61%和14.81%;与施用鸡粪和牛粪相比,施用猪粪土壤Cu含量增加显著,且其Zn和As含量的增幅也最高;高粪肥施用量(≥60 t/hm2)下土壤Cu、Zn和Cd含量的增幅均达35%以上,而低粪肥施用量(≤30 t/hm2)下其含量的增幅均低于20%;旱地和水旱轮作2种耕作方式下施用粪肥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而水田耕作方式下其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Al, Ba, Cd, Co, Cr, Cu, Fe, Mn, Mo, Pb, Sr, Ti, V and Zn in the epiphytic lichen Parmelia sulcata and superficial soils from 60 remote sampling sites in Tuscany (central Italy)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soil to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the lich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 the trace element content of unwashed lichen samples is greatly affected by soil contamination. However, despite the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lithogene elements such as Al, Fe and Ti in P. sulcata, lichen levels of these elements were not at all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il, suggesting that dust contamination is highly variable and probably dependent on local site characteristics. All methods evaluated to minimize soil contamination indicated Cu, Pb and Zn as elements of atmospheric origin. However, while levels of Pb were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for background areas, moderate pollution by Cu and Zn, probably from fertilizers used in agriculture, was revealed. For elements such as Cd and Mo, identified as atmophile, some uncertainty exist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are essential for lichen metabolism and accumulate intracellularly in lichens; they may therefore occur in soluble form in the lichen thal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