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分析一下我们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不该发生事故的时段和部位。如:交通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而是发生在危险路段被渡过之后的平直路段上,施工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施工危险期、高峰期,而是发生在施工收尾期,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疲劳症”在作怪。  相似文献   

2.
陈诏 《劳动保护》1999,(2):38-40
人瞠目结舌。眼下,不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已遨游网海,各商业实体、医院、政府部门也纷纷把自己推上了网。这并不是一种时髦,而是确确实实可以为你带来各种工作上的便捷和经济上的实惠。那么安全工作是否也应上网呢?显然,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安全工作离不开信息、离不...  相似文献   

3.
检查,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它是领导和上级机关部门开展工作的一项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班组安全活动日是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意识、搞好安全生产的一种好方法,也是经实践证明了的一种好形式。最近.笔者在基层调查研究时发现,一些基层车间、班组对安全活动日思想上不重视,活动上不正常、不规范,没有真正起到安全活动日应有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电力安全     
《安全》2000,21(1):17-20
0引言电是一种能量,其传输的速度等同光速(即3x108m/s)。随着电力的发明,将人类的科技带进新领域。当我们环顾身边的事物,不难发现电是动力、照明、加热、控制和通讯的主要能源。而电力装置的设备遍布我们生活上的不同角落里。但若不恰当地处理电能或未能确...  相似文献   

6.
危险在哪里     
《现代职业安全》2009,(7):52-53
这期画中有两件佳作,请见本版上下两幅画。这两幅画都是以“危险”为主题的作品。其实,危险往往不在物质上.而是在思想里。大意麻痹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我们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那危险产生的几率就会很小。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养成之后,终生受用.同理,在安全生产上,作业者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安全习惯,同样受益匪浅.但是,有两种不安全的习惯,千万养不得:一种是不讲规矩的习惯,一种是图省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安全是包含有刚性、柔性、人性化的概念,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精神上,交织于企业文化中。什么是安全?柯达人诠释为:安全是一种观念,安全是一种行为,安全是一种文化,安全是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9.
定向反射能力一种刺激物或信号的出现、消失、增强、减弱以及性质上的变化引起人体对此方向的反射行为称为定向反射。从心理学可知,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中和刺激物多次重复出现的时候定向反射便逐渐消退。人的机体如果事先有意识想注意某一刺激物当该刺激物一旦出现时,定向反射则会很强烈地出现,这就给定向反射带来两种趋势,一种是消退,一种是加强。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具有传承功能。安全文化是指有一种氛围,能潜移默化地让大家都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安全文化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关键得从思想人手,从行动上约束。下面以力拓集团安全文化举例,讲述安全文化建设不能只是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11.
儿童玩具的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儿童的特点及儿童玩具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儿童玩具的主要安全因素,以及儿童玩具安全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即可以从选材安全上、结构安全上和人机界面安全上对儿童玩具进行安全性设计。通过分析目前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安全问题,为设计师更好地把安全设计应用到未来儿童玩具设计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程序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烽火连天的日子早已远去,和谐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座险关,曾是保卫疆土的门户,一座电厂,正保障着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它们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比邻而后,或是一种巧合,或是一种必然.但在确保平安的使命上又是如此地贴近。  相似文献   

13.
刘会来 《安全》2000,21(6):21-21
安全呼叫确认制是企业职工在作业前和作业中,为避免发生伤害事故,用通过呼叫的形式,使作业人员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对安全状况加以确认以达到保障安全目的的一种制度。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工作(特别是2人以上同时进行一项工作)必须通过安全呼叫才能确保安全。否则,易发生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下面笔者介绍的几起事故案例,都是因为忽视安全呼叫确认工作才造成的。 案例1:1998年12月28日,某厂检修设备完毕后,工段长安排人员把检修平台上的废旧备件搬运到车间的一个角落。为了节省时间,工人们在平台上、下分为两组搬运。  相似文献   

14.
朱国平 《安防科技》2003,(10):30-31
安全保护系统的作用是使相关人员、程序、设备等避免来自窃贼、心怀恶意者的攻击或破坏。一般来说,安全防护有两种系统,一种是物理安全,另一种是IT安全。物理安全主要侧重的方面是物理资产、人事结构以及设备状况等,管理着公司中的人员、资产的流动;IT安  相似文献   

15.
标准与安全     
眼下SARS的肆虐向人类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向我们敲响了有关社会安全、特别是防御不安全因素威胁的警钟,引发人们从更深层次上思考“安全”的内涵。毕竟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当生命的宝贵被认识后,人们对它的珍惜爱护便渗透到日常生活及周边的方方面面,并力争采用各种方法来预防和确保安全,标准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从本质上说,标准是一种人为的约束,这种约束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并能取得效益的约  相似文献   

16.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文化,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上于探索阶段。笔者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和行为科学前关理论,对福建省煤炭企业近几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之后,提出了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小议潇洒     
“潇洒”一词走红,源于1991年的一首金曲,香港女歌手以昂奋、深沉、缠绵、恫怅情调演唱的《潇洒走一回》,使“潇洒”走进了社会生活,成了一句流行语和口头禅,成了一种所谓追求生活“质量”的活法。  相似文献   

18.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如何减少生产中人身事故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生产过程中人的知觉规律和对发生事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加强安全教育,在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上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预防使人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和错误行为的各种因素,保证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 安全心理学强调人的意识能动作用,排除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如在作业中,排除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恼怒忧郁、神经质、过于激动、不顺心等等行为。 根据人的心理过程基本原理,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可归纳为如下六种。 一、麻痹大意 一些人总认为自己干的是经…  相似文献   

19.
安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安全管理更是企业稳步快速发展的基础,如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转变成为具体的实际行动是基层管理者的工作重心,通过简单实用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不仅从效果上还是从经济上都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好方法,本文将结合汽车总装车间的工作实践来阐述车间安全技术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邱成 《安全》2018,39(7):20-22,26
本文通过对"安全第一"从110多年前的企业口号,到人类共同的理念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公理,再到写入一些国家的法律的回溯和分析,认为"安全"泛指适宜一切人的时空状态和保障每个人得以生存的条件;"安全生产"特指具备法定条件的生产形式,它构成一种社会关系,代表一种社会价值。据此下判称,今之法定的"安全第一"就是"安全生产第一";并指出,如果做不到"安全生产第一",就属于思想上的与法抵触和行为上的与法相抗;如果放任其存在,就与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相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