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以及核危机,按日本媒体说法,这是日本有史以来遭遇的最严重自然灾难。时至今日,浩劫已过去一个月多,这期间,地震、海啸、核泄漏一系列灾难让日本经受了莫大的考验。4月11日,距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海啸整一个月,日本警视厅当日公布地震和海啸已造成  相似文献   

2.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以及核危机,按日本媒体说法,这是日本有史以来遭遇的最严重自然灾难。时至今日,浩劫已过去一个月多,这期间,地震、海啸、核泄漏一系列灾难让日本经受了莫大的考验。4月11日,距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海啸整一个月,日本警视厅当日公布地震和海啸已造成遇难与失踪人数总计超过2.7万人,  相似文献   

3.
<正>灾害性地震本身就很可怕,更不用说紧随其后的次生灾害了。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次生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就是海啸。日本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通过视频见识了海啸的真面目。海啸远不如地震那么"轰轰烈烈",只是悠悠地往前推进,一路上,船只、车辆还有一些房屋就都"打了水漂"。有时候,海啸造成的损失甚至会高于地震本身。所以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处于区域内的人就应该及时躲避,可以做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东太平洋发生特大地震。由于日本抗震技术领先世界,其建筑和桥梁破坏所造成的生命损失较小。但是,地震诱发的海啸将日本东北部分地区彻底摧毁,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后续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会经常听到"放射"一词,比如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后,引发核电站爆炸及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食品、水源受辐射污染,并造成福岛电站工作人员的伤亡;又比如医用的X光,以及探伤作业用到的X探伤机等,所  相似文献   

6.
福岛惊魂(2)     
正一场远超预想的巨大海啸,袭击了位于海平面10 m高的核反应堆厂房、汽轮机厂房等重要设施,海水灌入厂房,造成整个核电站停电。对于核电站来说,"电源全失"及其所导致的"无法冷却"是失控的开端……巨大的海啸涌过来,海水灌入厂房,造成停电。泵组和马达都在地下,无一幸免。对于核电站来说,"电源全失"及其所导致的"无法冷却",意味着核反应堆将会失去控制。地震发生时正在运行的一至三号机,发电功率分别为46 MW、  相似文献   

7.
2004年圣诞节后的第二天,1964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当地时间26日晨7点,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这起地震引起了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22.5多万人死亡。地震和海啸绝对不是圣诞老人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因为在大地的这次摇动和海啸背后的死亡和苦难,迥异于人们对于美好新年的期待和祈祷。不过这次肆虐东南亚多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在海啸即将来临的关键时刻,一位女孩通过广播将讯息传递给民众,让无数人利用短暂的时间,撤到安全地带,而她却被海啸吞没了。  相似文献   

9.
绿讯     
<正>日本将用5种外语发布地震速报日本国家旅游局调查发现,在2011年3月的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外国人对日本的地震和海啸较为担心。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提供准确的灾害信息,缓解此类不安,于是近日决定对紧急地震速报使用的外语表述进行统一。该国最近已将地震信息表述翻译为英语、汉语、韩语、葡萄牙语及西班牙语5种外语,并开始向民间企业等提供,还计划于  相似文献   

10.
日本应急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本地处地震和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的环太平洋地带,是地震、海啸、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本先后发生了伊势湾台风、阪神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国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事故  相似文献   

11.
10月13日是"国际减灾日",在每年的减灾日里,全世界都要统一开展宣传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行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统一行动,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旱灾、土崩、火山爆发、沙漠化、病虫害、各种传染病、冻灾以及众多人口的巨大生存压力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化的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人口的过快增长及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失调。  相似文献   

12.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世界地震观测史上最高级别的里氏9.0级大地震,重创了当地居民,形成层层冲击波——核电站、化工厂、炼油厂接连爆炸,严重危及日本的生态环境和民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面对类似突发的自然灾害,石油石化企业该如何应对?日本地震对我国化工企业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地处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交接处,处于太平洋环火山带,台风、地震、海啸、暴雨等各种灾害极为常见,是世界上易于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圣诞节后的第二天,1964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当地时间26日晨7点,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这起地震引起了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22.5多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15.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由此造成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这是按1961年颁布的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规定的,它是为了纪念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所特别设立的,几十年来日本利用9月1日的防灾教育活动,从未中断过.今年的9月1日,日本全国各地开展了共有约107万人参加的防灾演习,模拟在日本近海等区域发生地震的情况,并进行了应急求援训练.如假设在关东地区上午7时10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其震源在东京湾,波及东京都及周边地区,同时在静冈地区还模拟了震源在骏河湾的东海地震,并发布了海啸预警.  相似文献   

17.
晨鸣 《安全与健康》2005,(2S):18-18
2004年圣诞节后的第二天,1964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当地时间26日晨7点,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这起地震引起了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22.5多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核泄漏事故,共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9万亿日元(约2350亿美元)。这场重大的自然灾害引发了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全面危机,给日本社会和政府带来重创。如何妥善处理好这场危机成为当时影响日本政府命运及整个国家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核泄漏事故,共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9万亿日元(约2350亿美元)。这场重大的自然灾害引发了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全面危机,给日本社会和政府带来重创。如何妥善处理好这场危机成为当时影响日本政府命运及整个国家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地处欧亚板块、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交接处,处于太平洋环火山带,台风、地震、海啸、暴雨等各种灾害极为常见,是世界上易于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在长期与灾难的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