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环保产业》2007,(12):9-20
2007年11月22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以国发形式印发专项规划,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环保事业的宏伟蓝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并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和环保产业优先发展领域。《规划》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依据遂宁市“十五”水环境监测五年的基础数据,结合遂宁市“十一五”经济规划,分析评价了遂宁市“十一五”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测出“十一五”末,我市CODcr和氨氮两个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将有所增加,水环境质量将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写作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却与这种重视不相适应。为此,本文试就目前高职教学中如何改革应用写作教学方法的问题,从“应用写作课与相关课程互动”、“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互动”、“应用写作文种之间互动”、“促使教学主体进行互动”四个方面提出了看法,以期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佚名 《环境教育》2004,(10):14-17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程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  相似文献   

5.
"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为“末端治理”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环境问题依然日趋严重。因此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6.
浅析"城中村"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产物。城中村在城市化初期,对于解决城市发展和外来人口居住问题曾起到重要作用,但相继带来的人口杂乱、社会治安状况堪忧等社会问题,形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瓶颈。通过“城中村”改造形势和政策研究发现,这项改造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需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节能减排"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高能耗、高污染成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而环境和资源制约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十一五规划”提出,2006—2010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分析了我国“节能减排”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认为发展风险投资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方法之一,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秀梅 《环境教育》2005,(11):41-41
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幼儿园强化环境的教育功能,在环境建设上的宗旨是:创造一个绿化、净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生活学习环境、雅俗共赏的化艺术氛围,让全体师生与自然更加和谐共处。全园总面积6500平方米,绿地面积1120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2000平方米,达到了江苏省绿化标准。园内四季花开,绿树常青。该园还重视教学硬件投资,配有校园局域网、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等,为学校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9.
1.加强在校幼师学生的环境教育,塑造未来“绿色园丁”幼儿师范院校直接为幼儿教育培养师资力量,是向幼儿园输送“绿色园丁”的“绿色摇篮”,同时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绿色家长和绿色公民的任务,所以学校必须从夯实环境理论知识,丰富环境实践活动两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使其能真正成为一名未来的“绿色园丁”。(1)夯实环境理论知识: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编写具有幼儿师范特色的环境教育教材。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使环境教育的内容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并有利于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幼儿师范学校作为中等师范…  相似文献   

10.
绿色社区的创建,把环境保护的舞台构筑到各个社区,使环境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社区。为环境宣教社会化机制的形成,和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践试点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缺乏“绿色社区”现成经验的情况下,杭州市选择了地处老城区的大家苑社区做为试点,从2000年6月开始,开展以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树立居民良好行为规范和环境道德,培养可持续消费观念为重点的创建活动,通过半年的艰苦探索,取得进展,“绿色社区”的雏形在大家苑社区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市环保局起草了“绿色社区”创建指导意见,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工业氯酸钠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技术介绍,可以看出,“三废”治理的工艺合理,各类污染物均达到排放标准,原料有效成分利用率高,节约了资源,减少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走近"东方多瑙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翔 《环境教育》2002,(6):42-44
在全部21份有效问卷中,对“您对该项目是否了解”,回答“了解”的占13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均占4人;对“该项目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回答“影响大”的占6人、“影响一般”的占5人、“影响小”的占10人;对“该项目对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回答“影响大”的占12人、“影响一般”的占5人、“影响小”的占4人;对“您对该项目是否支持”,回答“支持”的占6人、“中立”的占5人、“不支持”的占10人。在“您对环境保护的建议”栏内,被调查者提出了诸如减小对局部生态环境影响等一些很好的建议。3.调查内容(1)自然及社会环…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的:了解和认识自己身边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在行动上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活动背景:甘肃深居内陆,在黄土高原上,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及黄土疏松的土质使其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据统计每年全省水土流失高达39.61万公顷,66.7  相似文献   

14.
郭耕 《环境教育》2002,(1):46-47
每年二月二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可能搞自然科学、特别是湿地生态的学者会告诉你,这一天是“国际湿地日”。但中国老百姓还会给你另外一个答案:“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农历二月二日,是中国民间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农民们要用谷物的灰烬在地上画龙、或互送猪头、或把酒相聚,呼唤那善于兴风布雨、普降甘霖的神龙快快苏醒,从而祈求春雨萌动、润泽大地,五谷丰登。二月二日,只是一个巧合,那湿地与龙文化有没有联系呢?前者是自然界的一种水陆交汇的生态类型,后者是华夏民族世代崇拜的动物图腾,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  相似文献   

15.
黄宇 《环境教育》2005,(1):9-12
本文分析了当下的“绿色浪潮”中“绿色”的语义,认为目前流行的“绿色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并且不限于环境保护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绿色学校”的内涵,提出“绿色学校”应当超越传统环境教育的苑畴.提升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层面。为此.“绿色学校”需要从学校工作的不同方面及其模式进行反思,调整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16.
作为搞环保课题的一名幼儿教师,也作为一名家长,深知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环境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不仅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对于全民环境观念和行为的提高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中心小学从实际出发,以“绿色主题”为线索,对学生进行“水的净化”、“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等课程教育。以“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坚持以“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18.
姚亚云 《环境教育》2004,(11):34-34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环保行为习得的易变和反复,需要我们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教育,才能使孩子们从“知道了”到“做到了”,最后达到“习惯了”的境界。为此,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02,(7):48-48
从家用清洁剂、燃料、化妆品到胶水,都少不了使用具有污染作用的分子(物质)。法国室内控制质量观察所最近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所调查的80幢房屋和9所学校内,存在3种有毒物质:苯、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该观察所的人员发现,这些房屋和学校室内空气中的这三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高于室外空气中这三种有毒物质的含量。可能的罪魁祸首是家用清洁剂(如清洗剂或去污剂)和装修用料(如粘合剂)。为了对付这种长期以来被低估的污染,化学工作者们想出了一些办法。但不幸的是,成本问题仍对人们广泛采取这些办法起着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警惕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破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邱云美 《四川环境》2004,23(2):64-66,71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使生态旅游演变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本文讨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出了目前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