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  黄小兰 《环境》2005,(Z1):63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认识和研究水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其目的是准确反映水环境的质量和污染的状况,指出将来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当前一些现行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综述,提出了目前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加权欧氏距离模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凡修  梅平  陈武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1):58-60,66
建立了利用加权欧氏距离法进行水环境质量污染评价模型 ,并研究 4个测点的水环境质量污染状况 ,和其它方法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为水环境质量污染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中的一些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环境质量评价,对于正确了解水环境现状,合理利用与开发水环境资源,科学预测未来水环境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在模糊集合论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一种新方法.与常规评价方法相比,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有其突出的优点,因此,日益受到环境评价工作者的重视.国内已有工作发表.我们就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特点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综述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及目前常用的各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对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针对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做出评述。指出水环境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哈尔滨段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科学地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将其分为4个区域,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分区域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水质评价,同时,验证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水环境质量;除阿什河口内水质评价结果为V类,达不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外,其他区域水质均能达标.研究结果将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研究方法可为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出发,浅述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及目前常用的各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各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评价方法将得到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为例,对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系统分析各种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变权重的加权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海岸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其中,化学指标可以选择CODMn,BOD5,无机氮,磷酸盐和DO等,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的水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北部主要排污口———大沽口附近水环境质量面临威胁,水质呈Ⅲ~Ⅳ级;而中南部水质为Ⅱ级,远岸水环境质量良好,属于Ⅰ级.说明陆源活动影响是使水环境质量受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科学》2015,(5):99-102
为了对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了解更直观,且使区域间的水环境质量能够横向比较,文章以水环境质量监测为基础,通过征求专家意见的方式确定了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指标和权重,并用此方法对四川省6个地区的水环境进行了评价,计算了区域水环境质量指数,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方便,为考核区域水环境质量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将评价标准处理成点的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为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一种水环境质量区间隶属度评价法,该方法借鉴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距离计算原理,但比模糊综合评价法更为简单、直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及水质水量统一量化研究的重要部分.引入模糊物元方法,结合熵权和欧氏贴近度理论,建立基于熵权的水环境质量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伊通河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分析资料,选取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的部分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物元模型对伊通河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伊通河水环境质量年均值多为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污染较重且有加重趋势.实例分析表明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改进密切值法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值法(Osculating Method)作为一种多目标优选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经过改进,将各级营养级别作为评价样本,参与到湖泊水环境样本的矩阵中,引入目标差值率对初始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程度加以确定.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保证了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性,能较好地反映湖泊水环境质量的优劣,并使其与各级营养级别的关系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几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在青海湖入湖河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众多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选取代表性的指数评价法、灰色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介绍,然后运用这些方法对青海湖入湖河流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经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发现,本次评价研究中单因子评价法过于悲观,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具有不可比性,模糊数学法具有不准确性。四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灰色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最适合该流域的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可以作为其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指标评价方法,包括: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体系;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权重分析;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评价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全过程质控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动态跟踪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进展情况,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径向基函数网络在水环境质量评价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客观方法 ,以江西抚州地下潜水水质资料为例 ,建立了该区地下潜水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RBF ANN网络模型。通过与其它方法对比 ,结果表明 ,利用用RBF ANN方法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不仅方法简便 ,而且结论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5.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海域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基本原理,以表征海域水质的DO、COD、PO4-P、无机氮、石油类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确定海域水环境质量等级与综合影响指数k i间关系,综合评价海域水环境质量。本研究以渤海湾近岸海域5个监测点为实证案例,并与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韦伯-费希纳定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便,评价结果准确,是一种新颖的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使用的几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并以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例,对灰色聚类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评价出的结果分辩率更高,评价结果更准确,有更高的可信性,更符合实际。通过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扎龙湿地水质基本属于中度污染,各监测点间以哈塔桥污染最为严重,应采取保证湿地需水量,控制污染以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和治理。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斌  张智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1):25-27,34
通过实例分析居住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和隶属函数构成,介绍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并用C程序完成本例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为改善该区住区环境质量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它能够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简化数据结构,客观确定权重,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以南淝河为例,选取南淝河五个监测断面的九项监测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南淝河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淝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有机污染物是造成南淝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行的监测与管理模式多将流域管理机构按照地方部门条块分割,特别是从行政上将一个完整的流域人为分开,从而造成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为了提高每一个生态区域及系统特点得到相应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生态资源,进而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和规划生态资源.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要求、国省控水质手动、自动监测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经验,开展了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监测与评价研究,编制了《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指南.构建重点流域内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形成以水污染防治和水质改善为目标、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为中国其它流域水环境评价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梁静  吕晓燕  于鲁冀  梁亦欣 《环境工程》2017,35(11):159-162
在现有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辨析了狭义水环境承载力与广义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提出将环境容量作为评价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从指标选取、指标标准值确定、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了基于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该评价体系对郑州市现状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合郑州市"十三五"相关规划,设制了水环境承载力优化发展情景和强化发展情景,预测了两种情景下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改善情况,提出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