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水质量问题,水质环境监测微生物的数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应水质的总体水体。由于水质微生物监测中的检测技术流程相对复杂,受到的因素较多,这对保证监测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本文中对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监测的质量控制进行浅谈,希望对监测水平的提高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是水体质量监测的一大系统,通过对水体质量的自动化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水体质量,从而采取控制对策。本文分析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构造,并分析了质量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朱强  潘杨  夏坚  贾海峰  席劲瑛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2):4598-4602
随着水十条的颁布实施,大量城市水体水质得到显著提升,而目前的水质分级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城市水体的感官质量提升.本研究选择苏州市区23个城市水体采样点,通过定期监测获得了774套水质与感官评价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城市水体特点的感官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考察城市水体感官质量与不同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出了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氨氮、溶解氧作为表征城市水体感官质量的特征性指标,并确定了不同指标水体分级的浓度限值,通过插值计算以及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城市水体感官愉悦度指数(WCI)评价方法.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发现依据水质指标计算得到的WCI与现场人员感官评价结果相对误差小于40%的样本占总样本量的93%.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水体感官质量的评价,并为地方水体修复治理效果评价和公众休闲娱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查干湖富营养化状况高光谱遥感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分析查干湖水体水质参数与其高光谱反射特征之间的响应关系,采用单波段与波段比值等算法分别建立了湖水水质的高光谱定量反演模型;同时结合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模型,针对水质参数的实验室数据和高光谱模型模拟数据,对查干湖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监测和评价,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利用高光谱监测模型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2)单项指数评价法由于只针对一个指标进行评价,不适合用来进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采用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AVE)方法,可以对查干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查干湖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城市水体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因此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进行水质监测时,主要就是对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进行测定,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过往工作经验,对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升水质监测效果,实现水源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景观水体来说,阳光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了解此影响的规律可以为更好的保持景观水质提供依据.在遮光和见光两种环境下对水体进行监测,发现光照首先体现在对藻类的影响上,而藻类的繁殖会对其他指标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整个水质情况.水体表面覆盖一定量的水生植物可以从遮光角度对水质的保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对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用水,水质监测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用水安全问题,同时,水质监测还承担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水质监测在环境监测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水质监测的质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水质监测质量低下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安全用水,更关系到水资源污染的及时解决,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提高水质监测质量的措施,希望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汤浦水库是虞绍平原最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好汤浦水库水质至关重要。汤浦水库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但是,近年来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已初露端倪。文章在对汤浦水库水质及水生生物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对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实施水质的自动监测与远程监控,有助于及时掌握水体状况与水质变化,提高对水质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能力,进而使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常情况下,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可以实现水质自动监测,进而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持.本文结合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护中的应用实例.以期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0.
2012年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系统应用于天津市饮用水源地,对2013年1月-3月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毒性数据未超过30%。根据与毒性监测同步进行的其它4项水质指标,可判断该点位水体质量达到生活饮用水质要求,与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仪所监测的结果相一致。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水质应急和预警监测,分析结果也表明毒性监测数据与部分污染物的浓度呈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水质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意义,总结了可用于遥感监测的水质指标,同时对清澈水体、一类水体、二类水体及污染水体的光谱特征分别给予了介绍。着重讨论了水质遥感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从营养盐、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状态指数三项水质指标出发,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水质遥感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微核技术监测煤矿塌陷区水体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蚕豆微核技术对淮北煤矿塌陷区的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同时测定了水体的CODcr和BOD5c结果表明:淮北煤矿塌陷区水质已经受到轻、中度污染;蚕豆微核技术与CODcr、BOD5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样可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用蚕豆微核技术可以监测煤矿塌陷区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在黄河支流小黑河的庆丰桥、三两桥、章盖营、西瓦窑等断面采集水样,对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氰、挥发酚等项目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依据国家规定的水环境标准对小黑河各河段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小黑河水体各断面普遍存在着DO、COD、BOD5、氨氮、石油类的严重超标,部分断面还有挥发酚、砷、总氰的超标现象,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小黑河水体质量为劣Ⅴ类,按照W值水质评价方法小黑河水体质量属于第五级.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区域,对河流、湖泊的底泥进行了监测,并对不牢河的底泥进行了冲刷试验,根据获得的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对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底泥中的重金属类汞和砷,有机类污染指标中的总磷,总氮,CODCr和CODMn的最大溶出浓度均较高,它们有可能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潜在污染源.从接近于实际调水情况的冲刷试验结果看,底泥中的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部分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资料为基础,对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指数法四种水质评价法的水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各评价方法的特点.经过分析,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特点各有不同,单因子评价法能确保水体安全,综合污染指数法能判断水体污染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科学研究,不宜用于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水质指数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结果一致,能在不同水体不同时期进行对比,,既能判定水质类别,又能找出最大污染因子,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水质的科学评价是近年来大多环境监测与水质监测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研究发现,水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关键体现在磷含量方面,可引入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对磷含量测定,能够取得较为合理的检测结果。本文主要通过相应的实验,对水中总磷质量控制中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相关注意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部门对太湖湖体水质的监测数据显示.蓝藻爆发数月中(2007.5~2007.10)太湖湖体、53个目标断面和11个饮用水源地水体水质情况有恶化现象.应对蓝藻危机情况,监测部门增加了遥感监测、藻密度监测、水质自动监测以及监督监测等项目.  相似文献   

18.
红水河河池段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水河河池段天峨、都安断面2003年常规监测资料,对该河段水质状况进行总体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已受到严重污染,水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水功能区的要求;同时提出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期间分别对大宁河、神女溪、抱龙河与大溪河回水段水体进行了富营养化调查和监测,并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与相关性分析,初步研究了支流回水段水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库区支流回水段的营养盐浓度并不比长江干流高,但库区支流回水段的中下游区域已经发生了轻度富营养化;相关公式的建立有助于掌握支流回水段的水质状况;叶绿素a与氮磷等营养盐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透明度和电导率则呈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资源数量严重不足,水体质量差,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水质进行监控。先进的水质现场监测技术是可控制水污染速度的关键,更能保护水资源,所以发展水质现场监测技术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水质现场监测的意义,概括了水质现场监测技术现状,最后对水质现场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水质监测技术发展重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