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可从根本上改善巴林左旗农田灌溉条件,有力促进巴林左旗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使巴林左旗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因此,左旗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了存在的问题、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资金投入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当前河流、湖泊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许多地区用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一方面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使农业生产模式升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本文从当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和主要技术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了节水灌溉的应用,最后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华北地区面临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节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与农业节水效果密不可分,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269份农户调查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生产特征、政策宣传特征和农户水资源稀缺性认知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86、0.157、0.469和0.200。表明节水灌溉技术补助、培训和参观高效节水示范区对提升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的效果显著。因此,在依靠政府技术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发现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差异,制定完善的节水灌溉技术宣传推广体系,有利于提高华北地区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才能取到长足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效率, 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田水利管理是实现农业节水用水的必要手段。论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农田水利管理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 运用线性非效率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性机制对农田水利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中国农田水利管理技术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特征不同地区, 实行不同的农户参与性机制, 农田水利技术效率会有较大差异。扩大农田水利非集体产权结构、 建立用水收费制度和提高农户参与式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对建立不同地区符合实际情况的农户参与式管理模式, 促进中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太湖区域水浆管理技术与稻田磷素流失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南太湖区域内稻田磷素的流失浓度及负荷与田间水浆管理技术密切相关.本研究在南太湖区域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监测站(余杭区)建立中长期试验基地,重点探索稻田养分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模式.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组合技术控制下水田磷素流失的过程及其截流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的磷肥施用水平下田表水磷素浓度随时间的降低而降低.随之趋于背景含量水平.传统灌溉总磷负荷为0.046-3.569 kg·hm-2节水灌溉总磷负荷为0.023-2.602 kg·hm-2,传统灌溉比节水灌溉具有更高的磷素流失风险.本次试验提出了稻田水分"零排放"的技术模式.实现了传统灌溉总磷净负荷-0.102 kg·hm-2,节水灌溉总磷净负荷为-0.078 kg·hm-2,传统灌溉的截流磷素量高于节水灌溉模式.在无排水的前提下,稻田在P循环的"源-汇"交替中扮演"汇"的角色,实现了稻田圈截流磷素的生态作用.考虑多变的天气情况,节水灌溉模式在截流磷素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有效地使稻田向太湖的年磷素输出量最小化.  相似文献   

7.
摘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缓解这一问题,采用节水技术进行灌溉已势在必行。从影响节水灌溉的因素出发,在黄河流域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和管理技术,促进节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匮乏是当前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灌溉用水过程中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极大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如何提高农业灌溉水源利用率的问题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农业灌溉过程的节水工作也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得干旱地区可以得到更多的水资源的调度。本文重点对节水问题进行分析,对农业灌溉节水工作进行具体探讨,并对农业灌溉节水工作提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禹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禹城市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环境问题。根据笔者在禹城站所测的作物耗水量试验资料,制订了本区冬小麦、夏玉米的高产灌溉制度(公顷单产分别为6000kg和9000kg)。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本区引黄补源灌溉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所建议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节水灌溉模式与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0.
陈杰  许朗  吴东立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8):2181-2194
很多地区节水技术的应用并未带来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下降。通过应用中国华北平原地级(直辖)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LMDI指数进行分解,测算出节水技术带来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量和预期农业节水量。结果表明:中国华北平原节水技术引起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均值为15.02%,这表明华北平原整体并未完全达到节水技术应用带来的预期农业节水量。节水技术应用放松了水资源约束,农户会扩大灌溉面积或高耗水高收益作物的种植,从而削弱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黄河区的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程度最大,部分地区甚至会造成农业灌溉用水的增加。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的直接原因,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投资的增加和水权市场建设的不完善则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约束地区种植结构优化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除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之外,调整种植结构也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论文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节水高效种植结构调整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克服了以往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局限性。并应用该模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华北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该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定量分析运算,提出了该区2010年和2030年的节水高效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该方案重点压缩了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扩大了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种植业用水效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节水灌溉技术补偿政策的核心,也是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的关键内容。论文以石羊河下游民勤县为例,通过选择实验调研和RPL(Random Parameters Logit)模型估计,量化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外部效益,并结合特定技术与农户谈判能力讨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补偿标准。结果表明:民勤县城乡居民均希望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来改善生态环境,技术采用的外部效益约为1 052.25元/hm2;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合理的补偿标准应在789.15元/hm2左右。从现行政策看,过低的补贴标准难以保障农户切身利益,导致政策响应不足。据此建议,完善成本收益核算体系,将技术采用的外部效益纳入补偿标准的核算中,提升补偿政策的公平性,同时也要根据技术类型及其采用面积进行精准化补偿,保障资金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节水灌溉技术补偿政策的核心,也是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的关键内容。论文以石羊河下游民勤县为例,通过选择实验调研和RPL(Random Parameters Logit)模型估计,量化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外部效益,并结合特定技术与农户谈判能力讨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补偿标准。结果表明:民勤县城乡居民均希望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来改善生态环境,技术采用的外部效益约为1 052.25元/hm~2;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合理的补偿标准应在789.15元/hm~2左右。从现行政策看,过低的补贴标准难以保障农户切身利益,导致政策响应不足。据此建议,完善成本收益核算体系,将技术采用的外部效益纳入补偿标准的核算中,提升补偿政策的公平性,同时也要根据技术类型及其采用面积进行精准化补偿,保障资金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绿色屋面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象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绿色屋面的节水灌溉不容忽视。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灌溉水源配置、根据土壤含水率科学确定灌水定额等措施可减少城市绿色屋面的耗水量。  相似文献   

15.
从水土资源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当前的灌溉设施已经不能适应资源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发展高标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成为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做好灌溉工程规划,成为保护水土资源平衡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工作,也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农业上也提出了环保、节能的口号。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就是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节水灌溉模式对稻田CH4排放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密闭静态箱技术田间原位采集甲烷气样,试验研究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模式对稻田CH4排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呈现明显的下午极大值型日变化,CH4排放高峰主要出现在下午13∶00,淹水处理CH4排放峰值在1 d中各个时刻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季节排放规律,排放高峰发生在分蘖前期,比淹水处理提前了10 d.所以,控制灌溉模式在水稻返青期后的水分调控及生产性用水等水管理措施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至关重要.控制灌溉水稻全生育期的稻田CH4排放总量为24.46 g·m-2,比淹水稻田减少了39%,平均排放率为7.96 mg·(m2·h)-1,但返青期和分蘖前期的CH4平均排放率比淹水稻田高,在以后的各个生育阶段均低于淹水稻田.  相似文献   

18.
一项机械化旱作节水灌溉技术近年来在吉林省乾安县开发并应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保证一次播种一次出全苗,而且通过苗期节水灌溉,其水成本仅是大水漫灌法的九分之一,是喷灌法的四分之一。 这项技术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不仅可以解决旱区发展节水农业,增收致富问题,而且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推进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路子。它对东北、西北、华北广大旱作农业区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具有积极的意义。农业部已将此项技术列为“丰收计划”。 乾安县自然条件较差,风沙较大且春夏两季干旱少雨,年均降雨在 400 毫米左右。1…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灌溉中,出于节约的目的,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根据灌溉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滴灌分为泵注式、文丘里式、压差式以及水驱动混合注入式等,其中,水驱动混合注入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滴灌方式。本文从滴灌技术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在农业节水灌溉中滴灌技术的优势,并提出了几点改善滴灌技术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新乡市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和新乡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结合新乡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治理水土流失,有效防控旱涝灾害,严格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新乡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