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化工废水为有毒有害废水,其本身难以降解且可生化性较差,废水中存在油,是引起煤化废水难以有效处理的重要因素,研究煤化工废水预处理除油技术,其现实意义重大。重点研究氮气气浮除油及空气气浮除油效果,分析两者对SBR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影响,探究氮气气浮与PACT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解决煤化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问题,为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持。经过调查研究总结,阐述了煤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及将气相色谱法应用于分析煤化工废水的优势,并列举了对废水中几种常见有机物的分析检测应用实例,如酚类、苯系物、脂肪酸、多环芳烃等。同时介绍了气相色谱应用于煤化工废水中的条件选择,如前处理方法、色谱柱和柱温选择等。最后提出了气相色谱应用于煤化工废水分析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对现代煤化工废水组成及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分级回用,现代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从重视单元技术发展为统筹考虑工艺衔接和源头治理的关键技术集成,形成了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再生水回用-含盐废水膜处理-蒸发结晶处理的基本技术框架。同时,针对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优化技术集成,进一步破解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瓶颈,降低废水近零排放的经济成本并提高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生化耦合工艺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查了污染物去除性能,并分析了处理过程中含氮杂环芳烃类污染物降解和废水可生化性变化.结果表明,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COD平均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为26.4%和1.46kg/(m~3·d),并将废水BOD5/COD值由0.038提高至0.30,从而改善后续生化处理COD去除性能,使得COD总去除率达到62.4%,显著优于单独生化处理.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含氮杂环芳烃后释放氨氮,其在后续生化处理中被有效去除.此外,耦合处理对废水UV_(254)的总去除率可达68.9%.对耦合处理过程中废水GC-M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氮杂环芳烃是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中主要难降解污染物.同时证实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可有效降解去除含氮杂环芳烃,生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5.
煤化工废水的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这些物质的毒性较大,加之煤种的不同与加工条件不同,则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使得废水处理的难度加大,需要经过预处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文中对煤化工废水预处理工艺技术,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煤化工废水特点以及常见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了煤化工废水的生物处理可行性,并得出了运行的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自然蒸发工艺是浓缩高盐废水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淡水的蒸发不同,含盐废水的蒸发不仅受气温、湿度、风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废水溶解物质及其离子、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但逐个考察影响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各个因素与蒸发速率的关系比较困难。通过煤化工不同浓度含盐废水的蒸发试验,找出了含盐废水相对蒸发速率与TDS、密度及盐度之间的关系,对煤化工行业蒸发池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Fenton氧化法在处理煤化工污水过程中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pH等因素对煤化工污水中COD、挥发酚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煤化工废水具有良好的效果,COD、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99%。实验结果为实际工艺处理煤化工污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适度增加油气替代、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煤化工产生的未经处理的初级废水,其悬浮固体(SS)和总溶解固体(TDS)可达到500~5 000 mg/L,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相对较低。经处理后所剩高含盐废水接近饱和,其TDS可达80 000 mg/L以上,已达膜处理的极限,无法达标排放,一般进行蒸发处理。系统分析阐述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的来源、特征以及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的4种蒸发处理技术,并对相关工艺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和整理了不同处理技术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能源结构特点,新型煤化工产业近年来得到大力推进,尤其煤制气项目发展迅速,而煤化工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文中介绍了煤制气废水来源、特点、处理难度,依照煤制气废水的常规处理流程,从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国内外煤制气废水处理应用实例及技术研究现状,指出废水处理关键问题,为解决煤制气产业废水治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水质复杂,有机污染浓度高且难降解,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限制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煤气化废水的来源、分类及水质特点,叙述了目前主流的废水处理措施,最后提出了煤气化废水下一步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煤化工产业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很大,且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浓度非常高,随意排放极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良好的解决煤化工水资源供应和废水排放的问题,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煤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被提出,有效的解决了煤化工水资源利用的问题。然而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针对煤化工水处理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储量位居全国首位,同时又属于严重缺水地区,煤化工、盐化工等化工废水零排放为成了热点话题。浓盐水的处理成为制约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浓盐水的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主要处理技术的投资行进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含酚废水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和以苯酚或酚醛为原料的生产过程,毒性高、难降解,对所有生物个体都有毒害作用。高浓度的含酚废水可回收利用,而目前对低浓度含酚废水还没有理想的处理方法。文章阐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光催化降解机理和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光催化材料在处理含酚废水中的应用,并对光催化材料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微电解耦合同步硝化反硝化(ICME-SND)工艺对煤化工废水氮去除的强化效能及机理.结果表明,在ICME-SND工艺中,煤化工废水的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99%、85.81%和75.59%,SND效率达到83.06%,显著高于非强化SND工艺.同时,ICME-SND工艺中活性污泥与微电解反应释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煤制气项目为例,介绍了煤化工项目生产中有机废水的来源及特性,探讨了三种常用的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总结出多级生物处理法在煤制气有机废水处理的实用性,对今后煤制气有机废水处理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生成大量含有污染物的废水,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务必要重视废水处理,降低环境污染。基于此,本文先对煤化工生产废水特征进行简单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化。通过加强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质量,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电赤峰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尿素项目废水排放特性及现有废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展试验研究,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规模为50 L/h的中试试验装置,采用HSBEMBM高效微生物投菌技术+A/A/O生化处理为主、辅以隔油气浮等预处理、混凝沉淀等深度处理的废水治理工艺,对煤化工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出水ρ(COD)≤80 mg/L,去除率达98.4%;ρ(氨氮)≤1 mg/L或未检出,去除率达99%;ρ(挥发酚)≤0.2mg/L,去除率达99%;色度≤15倍,去除率达95%,出水水质完全符合排放标准。同时,根据试验提出煤化工类废水处理的设计污泥负荷率,为国电赤峰煤化工公司现运行的废水处理系统提供技术参数支持,并为该工艺在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两个甲醇制烯烃项目为例,阐述了此类项目废水的处理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废水处理系统试车及正常运行管理中的经验,进而摸索新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规律,为类似新型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亚峰  穆文斌 《环境工程》2014,32(10):34-37
为使陕西陕化煤化工有限公司的气化废水达到治理的目的,通过除钙沉淀和均质调节的方法,采用鼓风机+碟式射流曝气器+循环泵组合的新型SBR工艺,使处理后的出水ρ(COD)降到50 mg/L、ρ(氨氮)降到12 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实践证明:该工艺处理气化废水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