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工具.国际上,它被许多政府和企业所采用.中国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对它作一相对系统的介绍是必要的.本文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技术框架和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生命周期评价是判断生产工艺是否真正属于清洁生产范畴的基本方法,为了对铜渣回收工艺的清洁生产评价提供依据,有必要对铜渣回收工艺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据此对国内铜渣的回收现状和对钢铁、锌、镁、铬渣、再生铜和电解铜的生产工艺生命周期评价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用统计方法和SimaPro7.1软件,通过Eco-indicator99生态指数法,对铜渣回收工艺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生命周期评价为全面评价污水处理提供了工具。在介绍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理论进行分析,对其国内外应用现状和特点进行回顾性评价。同时展望了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推动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面对严峻的履约形势 ,中国削减和淘汰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任务繁重。对杀虫剂类POPs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是摸清其环境影响并制定管理对策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方法和成果 ,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命周期评价是指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对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产出进行汇集、测定的系统方法。从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过程和技术框架入手,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以及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着重阐述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农业生产、环保工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并认为生命周期评价应广泛用于环境治理领域,这是解决社会生产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杀虫剂类POPs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峻的履约形势,中国削减和淘汰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任务繁重。对杀虫剂类POPs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是摸清其环境影响并制定管理对策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既可以作为评价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手段,又可以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现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文章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入手,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产生背景、技术框架、评价方法、应用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寿兵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11):3508-3520
准确可靠的工艺单元数据是开展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最重要的基础.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由于数据获得性的问题,大多集中在结构或成分较为简单的工业产品.而利用相关数据库开展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外公开的对比性评价或商业性应用需要.本文以国产轿车为例,研究提出了其制造阶段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数据的获取方法,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完善,设计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数据收集表格,可用于机动车及类似复杂工业产品制造阶段生命周期清单数据获取.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精细化环境管理需求,为了将生命周期评价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在产业层面开展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产业生命周期评价是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基于“可拆解可组合”生态设计理念的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确定;②质量评估和数据整合的数据收集过程;③以不确定性分析来验证数据的合理性.选择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进行了产业生命周期评价的案例应用.结果表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可分为4个产品单元和11个工艺单元.基于上述产品单元和工艺单元的资源能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收集,在数据质量评估之后通过数据整合形成了产业生命周期数据清单.产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影响(41.94%)、化石燃料(25.20%)、致癌(14.89%)和气候变化(8.80%)4个环境影响类别;减少环境影响的精准化途径是减少高纯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产品的电耗,组件产品中焊带消耗,硅片产品中的砂浆消耗和组件产品的铝合金边框消耗.蒙特卡洛分析结果显示,高纯多晶硅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不确定性较高,与数据质量评估的结果较为一致.案例应用结果说明,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可将生命周期评价从产品层面提升到产业层面,可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CASS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生命周期评价,对各处理工段的环境负荷进行识别。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影响CASS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水平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一套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构成的CASS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对部分指标的确定予以说明。最后对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油田水反硝化技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应用反硝化技术抑制硫酸盐还原的沿革和最新进展。随着油田系统采出水中SRB造成危害的日益严重,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法因其高成本、低效率等原因已不能满足需求,生态抑制法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着重介绍了反硝化技术对硫酸盐还原的抑制作用,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研究者提出的几种机理,重点介绍了生物竞争抑制机制、中间产物抑制机制、形成厌氧硫循环机制、同时具有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的细菌作用机制以及电位抑制机制。列举了国内外成功应用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的成功实例,并总结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岩溶地区不同环境介质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POPs在岩溶地区水环境、土壤、大气和生物中的残留状况、分布特征、影响因素、迁移机制和可能来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岩溶地区已普遍检测出POPs,部分地区环境介质中POPs的浓度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同时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岩溶地区POP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该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粤东北山区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了梅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借鉴国内外公路环保科研成果,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环境问题提出了减缓不良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国外的 发展已近30年,正成为企业和政府环境管理的工具。国外许多生态标志标准的确定,采用的都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它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系列标准的重要内容,我国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认识和研究才刚刚开始,该文对生命周平价方法的技术框架,应用和存在的不足等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用途、规划原则、设施布局方式与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现阶段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固体、危险废物的概念,各国在法律上对固体、危险废物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同时又存在共同特点.如果对各国固体、危险废物最基本的概念进行分析,理解固体、危险废物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我国对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定义仍存在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固体、危险废物的概念,各国在法律上对固体、危险废物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同时又存在共同特.最。如果对各国固体、危险废物最基本的概念进行分析,理解固体、危险废物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我国对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定义仍存在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pH、ORP监控在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亚硝酸型生物脱氮因为其节约能源和碳源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pH、ORP作为亚硝酸型硝化过程控制参数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pH、ORP过程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并在国际社会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由于它也同时是一种有效的清洁生产工具,因而可以在我国清洁生产审计、产品生态设计、废物管理、生态工业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应尽快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上先进的LCA方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LCA方法学体系和数据支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应用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20.
臭氧催化氧化法是结合了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催化剂特性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含酚废水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系统研究了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反应体系的优缺点,并指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