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方某垃圾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采用"进水—厌氧—SBR—混凝—出水"的工艺进行处理。通过对各工艺单元出水进行分子量区分,并且测试各分子量区间的COD;测试渗滤液的组成成分在各工艺单元的含量。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对不同分子量区间COD去除效果较好,尤其对分子量2 k,去除率可达99%;对渗滤液的DOM组成成分腐殖酸(HA)、富里酸(FA)和亲水性有机质(HyI)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2.
无锡染料厂在生产分散染料过程中,每天排放废水1200吨,色度深、COD含量高、处理难度大。测试中发现,废水中残存染料都呈悬浮态,经试验,采用中和-絮凝-沉降为一级处理,都能沉降下来,COD去除率达60—70%,出水COD稳定在200—250毫克/升之间。1985年建成生产性装置,运转二年来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丙烯腈生产装置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废水处理方法。反应系统废水处理选用直接烧却法。回收系统废水处理选用浓缩—碱消化—活性污泥法,即将回收系统的废水经浓缩成高浓度的浓缩废水送烧却处理;蒸出的区浓变废水(占回收系统废水的85%),经碱消化降低CN-到<1ppm后,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此外,较详细地阐述了两系统废水处理的主要设备、工艺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经三年的运转,该处理工艺和设备能适应生产要求。活性污泥法处理后排放达到COD_(Mn)<110ppm,CN~-<0.2ppm;碱性废水烧却炉洗涤水排放达到COD_(Mn)<10ppm,CN~-<0.1ppm。处理废水费用占丙烯腈生产成本的2.2—2.5%。  相似文献   

4.
金皓 《化工环保》1989,9(4):210-213
文中介绍了无锡电影胶片厂应用石灰石膨胀塔中和处理醋酸废水的结果,并对不正常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生化处理效果。pH2—4的醋酸废水,以15—20吨/小时的水量、30—40米/小时的滤速,流经1.5—1.8米高度的滤料层(粒径为2—5毫米,含CaCO_3 95.2%),经石灰石中和处理后,废水pH可达6—6.5,满足了生化处理的要求。当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中Ca~(2+)低于300毫克/升时,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絮凝和沉降,可使二沉池出水的悬浮物减少,COD去除率相应提高。该法处理成本仅为液碱法的17.2%,一年可节约近3万元,且操怍简便,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低温热处理法Chemical Engiaeering progress,87[8],11—12(1991) X.TRAX系统是由日内瓦IL化学废物管理局开发的一种低温解吸系统,可用于现场处理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物质、农药、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污泥及其它固体物质。其操作温度为450—900°F。已用该法处理过沙土、粘土等各种土壤,另外还处理过滤饼及塘泥。去除的污染物形成高热值冷凝液,对其可用焚  相似文献   

6.
采用催化氧化工艺处理某化工厂的含氨工业废气,设计了一体式催化氧化脱氨设备,在物料与热量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脱氨性能测试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应用的一体式催化氧化设备在处理中浓度含氨废气时,可通过完善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自动调节控制系统、高效的换热器以及智能化的前端补新风和阻火预处理装置,解决安全和能耗问题;该一体化设备具有很高的脱氨效率和经济性,处理后的废气满足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赵辉  程学文  刘正  栾金义 《化工环保》2011,31(6):524-527
采用“催化氧化—混凝沉淀—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对某厂达标橡胶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单元均能达到预期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水质优于当地地下水及循环水补水指标,废水回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为0.96元/m3.  相似文献   

8.
用微孔填充理论研究活性炭对有机气体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微孔填充理论研究了活性炭C40/4对丙酮、甲苯、二氯甲烷有机气体的吸附性能,测试了该活性炭对3种有机气体在不同温度下(288.15,293.15,298.15K)的吸附结果。用D—R方程处理了实验数据,建立了3种有机气体在活性炭C40/4上的等温吸附模型,并将实验测试值与理论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微孔填充理论及D—R方程可很好地描述活性炭C40/4对有机气体的吸附性能,理论预测值与实验测试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有机气体分压较高时,由于发生毛细凝聚,理论预测值较实验测试值偏低。  相似文献   

9.
高盐氯丁橡胶废水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强  梁伯庆 《化工环保》1989,9(3):142-148
采用同步动态驯化可以培养出耐盐菌,用以处理高含盐(NaCl1.8—2.8%)氯丁橡胶废水。将生化处理与电石渣预处理和FeCl_3混凝后处理相结合,使系统COD总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某印刷电路板生产厂高浓度含油墨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采用硫化沉淀—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出水COD小于90mg/L,ρ(Cu2+)小于0.5mg/L,SS小于50mg/L,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国外动态     
Miles Laboratories公司采用Bacardi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式厌气处理技术,处理柠檬酸和工业酶生产废水。这种技术优于混合床厌气系统,具有耐毒性冲击的特点。微生物是固定在聚乙烯薄板上,生物膜的厚度为1—8英寸,万一发生有毒物物质冲击,仅最外层200微未内的微生物被杀死或被抑制,下层的微生物不会受到损害,可以继续处理废水。而混合床系统,毒物冲击常常会杀死或抑制所有的细菌,系统必须停止运转重新接种。这种新方法利用的是假单胞菌属或其它厌气菌。这些细菌将有机物转化成脂肪酸,产甲烷菌再将这些酸转化成50—60%甲烷(其余大部分为二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加载絮凝—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含大量重金属离子的印制电路板(PCB)电镀废水。考察了絮凝污泥回流比和水力条件对加载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在加碱沉淀pH 10.5、混凝pH 9.0、PAC投加量10 mg/L、PAM投加量1.0 mg/L的条件下,污泥回流比为47%,加碱沉淀、混凝、絮凝的搅拌转速分别为250,150,50 r/min,搅拌时间分别为6,8,4 min。中试结果表明:经加载絮凝预处理后,总铜、总镍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99.3%和93.1%;预处理出水经超滤—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与进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候纪蓉 《化工环保》1990,10(5):272-277
四、湿式氧化法对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后,进一步得出结论:影响废水生化处理效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废水中有机硫的含量(包括硫代磷酸酯、水解得到的巯基化合物和硫化氢中的硫),而不能简单地看作有机磷的影响。例如,敌敌畏是由敌百虫碱解而得,废水中不含硫,COD:有机磷=6—8∶1时,生化处理运转稳定,COD 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华宁海发电厂二期2×1 000MW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工程的调试及运行实践,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特点、处理工艺流程及调试运行参数,探讨了废水处理系统合理化运行规律,为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模拟碳纤维生产废水进行"厌氧—好氧"静态小试,根据COD的去除效果确定该碳纤维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二级厌氧—微氧—好氧"组合工艺进行动态中试,考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碳纤维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系统具有厌氧池出水p H增大的特点,且抗冲击能力较强;在厌氧池水温为28~38℃、好氧池水温不低于15℃、废水流量为100 L/h、进水COD为660 mg/L、进水ρ(氨氮)为4.9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50 mg/L以下,ρ(氨氮)稳定在5 mg/L以下,能够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处理甲醇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叙述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二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情况。采用中温(35—37℃)一步厌氧消化法,当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保持在20.5—20.2小时,进水COD_(Cr)30952毫克/升时,系统的有机负荷率达36.79公斤COD/米~2·日,COD_(Cr)去除率达80%以上,每去除1公斤COD可产沼气(常态)0.50米~2。此外,对反应器的冲击负荷进行了研究;还用米-门方程式初步描述了UASB系统处理甲醇废水的动力学关系。试验证明,UASB工艺设备简单,有机负荷高,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行比较实验,研究了加入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1号系统)和未加PAFS的水解酸化—MBR工艺(2号系统)对模拟印染废水(简称废水)的处理效果和膜污染状况。实验结果表明,PAFS所形成的含铁含铝活性污泥可以提高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运行期间1号系统膜污染引起的系统抽吸压力增长速率远小于2号系统。污染膜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加入PAFS后减缓了MBR中活性污泥在膜表面的沉积。1号系统膜组件的污染主要是Fe3+、Al3+及它们的氢氧化物为主的无机物在膜表面和膜孔内沉积所形成;2号系统的膜污染以微生物及其有机代谢产物所形成的污泥层附着为主。  相似文献   

18.
李涛  周律  武红功 《化工环保》2015,35(3):221-225
采用由预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消毒单元和污泥干化单元组成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对采油区生活点污水进行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核心工艺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优化设计参数为:人工湿地宽20 m、长80 m,采用多段串联布置形式。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实际处理水量为92~136 m3/d,在5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COD,BOD5,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9%,77.3%,96.0%,96.1%。处理后出水经消毒后的水质优于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绿化用水的水质,可作为绿化灌溉用水回用;干化后的栅渣和污泥可作为绿化肥料使用,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系统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技术在中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中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以膜法工艺为核心的中水深度处理回用新技术——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技术(DF—MBR),对其基本原理、技术优势及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工程实践及其运行效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化工环保》2005,25(3):253-253
该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将好氧折流板反应器、集水沉淀池、好氧反应池或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依次用垂直的折流板连通起来,其独特的分格式结构及推流式流态使得每个反应室中可以驯化培养出与流至该反应室中的污水水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微生物群落,有利于充分发挥厌氧菌群的活性,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的稳定性,面且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节省了系统的能耗,并可防止冬季管道的冻裂。/CN1541956,2004—1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