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介绍了一种求解轴对称塑性成形问题的新方法——简化滑移线法,并得到了轴对称杯形件反挤压变形力的简化滑移线解.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滑移线解高于限解,更接近真实载荷,是求解轴对称塑性成形问题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滑移线法作为一种求解塑性成形应力状态的常用方法而被广泛应用。而在板材弯曲中一般采用主应力法求解变形区的应力状态。通过对板料弯曲变形区应力分析 ,根据滑移线理论 ,推导出了变形区的应力分布规律 ,与主应力法求解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变形体和模具的接触特点和接触面金属的流动应力与应变特点的基础上,在考虑接触摩擦为最大剪应力K的情况下,绘制出接触面的滑移线场,应用滑移线理论求解出接触金属进入塑性区的极限载荷,并以此为标准来判断接触金属是否进入塑性区。  相似文献   

4.
用滑移线方法计算具体塑性加工问题的变形力,必须依靠作图和数值计算,或者借助电子计算机。作者利用某些滑移线场(如中心扇形场、压缩场)中参数间的近似函数关系,推导出求解挤压、冲孔和压缩等工序变形力的近似解析式。这样不但计算方便,而且便于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和电算相比,误差不超过3%。  相似文献   

5.
与各种研究塑性成形力学问题的方法比较,滑移线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能求出塑性区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和金属质点流动速度。但是除特殊情况(例如滑移线场为简单场、对数螺线场或摆线场)外,塑性区的应力场和速度场一般都不存在闭合解。各点的应力与速度,必须根据 Geiringer 速度方程和 He-ncky 应力方程的差分形式,用数值方法逐点计算。其计算过程极为繁琐。如果用图解方法,则求解过程可大大简化,求得的结果也直观清晰。一目了然。速端图(Hodograph)作为图解速度场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所熟悉。应力图解法由于图解过程仍较复杂,作图也较困难,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如何简化应力图解过程,改进作图方法,提高求解效率等问题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矩阵工件自由镦粗为例,用几何法给出滑移线场结点坐标和求解变形力的公式,并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绘制滑移线场和应力分布曲线。对滑移线解法的应用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烧结体强化曲线为基础,提出了烧结体平面变形的滑移线法;讨论了滑移线法中的边值问题和间断问题;建立了粗糙板镦粗的滑移线场电算程序;进行了烧结铜粗糙板镦粗试验,并与理论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滑移线场的基本性质出发,沿塑性区边界滑移线引入参变量,写出边界滑移线的参变量方程及其静水压力与参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按参变量积分法求出平面应变问题的极限荷载。文中分别以楔体三侧受压及楔体压缩半无限体问题为例,给出本文方法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滑移线场矩阵算子法计算了圆棒料平面应变回转压缩时的应力场,这是用矩阵算子法求解间接型滑移线场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0.
精冲变形的理论研究长期停留在应用滑移线法的基础上,而精冲过程是一个非稳态过程,滑移线法难于分析变形的全过程,因此理论研究进展缓慢,未能得出变形规律的详细结果。本文通过自编的刚—塑性有限元程序RPFFBA,对精冲的非稳态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了变形区应力场应变场的数值解。本文还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制件质量的影响,最后还用密栅云纹实验的方法测量了变形区的应变,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选择平面应变破坏时的中间主应力σ2=(σ1σ3)~(1/2)更适合于岩土材料,本文提出了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岩土平面应变问题的滑移线场理论。该理论与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滑移线场理论相比,由于考虑了中间主应力效应,能使土体强度参数提高15%~37%左右。通过算例计算验证表明:基于SMP破坏准则的滑移线Prandtl解比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滑移线Prandtl解和Terzaghi解值都偏大;基于SMP破坏准则上限法计算的竖直坑壁临界高度同样比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的临界高度值大。该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岩土平面应变滑移线场理论体系,应用于工程实际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将UBET用于求解压缩圆环问题 ,可简便快速地取得上限解 ;进而采用该解绘制塑性加工中测量摩擦系数的理论校准曲线。对中性层的位置进行了精确求解 ;分析了绘制理论校准曲线时 ,总压缩量、压缩步长量等参数对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推导滑移线场应力方程和速度方程的过程中,应用了方向导数概念,将R.Hill提出的沿滑移线移动的局部坐标系统一于固定的直角坐标系内,既简化了推证过程,又易于初学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最近阅读了刊载在<金属成形工艺>上“关于求反挤压力的公式一文,给予了一定的启发。众所周知,主应力法是一种简化的应力解析法,利用它求解锻压变形力,由于数学演算比较简单,能反映各种因素对变形力的影响,在当前不断出现更为先进而精确的求解金属塑性成形力方法之情况下,该法仍不失为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中计算变形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该文的叙述,目前采用应力法求反挤压力的理论公式所得计算值一般都偏低于实验值,这就需我们对用主应力法求解反挤压力的理论公式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是在此种基础上,作了分析并推出了一个求反挤压力的理论公式,供作大家讨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降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西南地区某堆积体为例,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考虑降雨入渗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持续强降雨条件下该堆积体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动态变化、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入渗使坡体非饱和区土体的基质吸力减小,是导致堆积体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因素;随着降雨的持续,堆积体塑性区的范围及贯通距离增加,稳定系数逐渐降低,使整体失稳滑移的危险增大。  相似文献   

16.
引入相对高度系数m,用平衡微分方程与塑性条件联立建立了圆柱体粗糙平板不均匀镦粗的应力场,求解出了圆柱体镦粗时的鼓形方程和镦粗变形压力数学解析式,并对变形体内应力分布特点及纵向裂纹成因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正向挤压滑移线场为例,提出相对运动及采用柱坐标系连续速度场解析滑移线场变形力的方法,给出了变形功率在滑移线场内部的分配比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局部塑性对微动疲劳的影响。方法建立2A12铝合金圆柱/平面微动疲劳有限元模型,考虑塑性作用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微动疲劳参数对局部塑性的影响。结果局部塑性变形发生在试件表面或次表面,最大等效塑性变形随着微动垫半径的减小而增大。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加,最大切向应力增加;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剪应力的最大值急剧增加,粘着区增加,滑移区减小,但摩擦系数对整个接触区的大小没有影响。结论微动疲劳参数对局部塑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平冲头压入半无限体问题建立了流函数速度场,证明该场散度为零,旋度不为零,为管形场。采用上界定理对该速度场积分结果与滑移线结果一致,流线为一族曲线滑移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金属成形分析中常采用的九种方法:主应力法、能量法、滑移线法、上限法、希尔法、加权余数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介元法.并比较了它们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