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安全!同志,来,给您一份资料吧!”6月11日的北京骄阳似火。刚参加完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的记者被这样的声音吸引过去——还有单位在继续搞活动?  相似文献   

2.
李亚茹之死     
这是一幕由愚昧酿成的悲剧。 李亚茹,是黑龙江克山农场二分场商店的售货员,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迈过21个寒暑,却在一次锅炉爆炸中结束了生命。 事情缘于她父亲──克山农场二分场商店主任李占林。 去年深秋,李主任到讷河县清河供销社结账。 李占林:“天冷了,我们又得当‘团长’啦!” 清河供销社主任王建中;“点暖气啊!” “上哪找锅炉?” “我们从齐齐哈尔市拉来三台小锅炉,现在用上两台,还有一台放着没用。你需要用就来拉吧!” 李占林没问个究竟,如同接受一件布衫地轻易表态。 11月18日,锅炉运到商店。这是一台粗制滥造的锅炉。没有水温表,没…  相似文献   

3.
某公司召开下属十几个厂的安技干部会。公司负责人宣读了上级文件:“冲床必须有安全装置,否则不准使用。”文件读完了却不见具体部署。某厂老王着急地问:“我们厂40多台冲床都没有安全装置,若安装,希望公司领导能有所安排,不然影响了生产怎么办?”公司负责人不耐烦地说:“这个我作不了主,还是请示上级领导吧!”大家听了莫名其妙,怎么上级规定还要去请示上级?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张英  相似文献   

4.
情绪与安全     
最近,我们汪清林业局分析了两年 多来发失的四起死亡事故,其中三起都 与职工情绪不好有关。 1979年3月17日,一个老工人早 晨上班前和老伴吵架,老伴气急败坏地 骂道:“老不死的东西,叫你出门就给木 头砸死!”这个老工人带着气去上班,当 天果真出了事故被木头砸死了。还有个 36岁的工人因家务事跟爱人吵架,两口   子睹气三天没说话。第四天,他上班前 气呼呼地对爱人说:“你自己在家好好过 吧,我再也不回来啦!”爱人骂道:“你不 回来就死在外头!”说来事也凑巧,这个 工人果然在当天的一次事故中死亡。一 个青年工人因家庭问题与其兄嫂闹纠 纷,…  相似文献   

5.
好累!老林眼皮直打架,撑不住了。来根烟吧,想着,右手已放开方向盘,掏出烟,塞嘴里,再摸出打火机,打起火,正往烟头送去。突然,车一颠——老林开着的货车压上一块拳头大的石块!“唉哟”,老林惨叫,烟没点着,火蹿上眉毛,好疼!他两手急往脸上捂,松开了方向盘。得,这一捂,一松,车一偏,“砰砰……轰!”  相似文献   

6.
桂兰嫂子     
工棚烟雾缭绕,呛得二狗直咳嗽。 猛不丁,二狗吼了一声,“都把烟给我掐了,开会了。”他打开花名册,叫着走窑汉的名字:石头、虎子、三胖…… “李大狗。”蓦然,耳畔飞来一个嘶哑的声音。他抬眼一看,原来是他嫂子桂兰横在他面前,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像打架似的。 桂兰身着一件肥大的工作服,头没梳,脸没洗,两眼木木的,俏媳妇的形象荡然无存了,活脱脱一个“疯子”。 三胖坐在前排,看桂兰很好玩,“扑哧”一声笑了。 桂兰走到他跟前,帮他戴好安全帽,温和地说:“小弟弟,你是新来的吧!没见过我家大狗吧,他长得粗粗壮壮,像窑里的一根矿柱,饭量贼大,一顿…  相似文献   

7.
月初某天快下班的时候,小沈照例又领到两只厚厚实实的十二层的纱布防护口罩。打开工具箱,里面还白净净地堆着一大摞呐。小沈捧起数了数,嘻嘻,自己领来的,向人家要来的,不多不少整整三十只呢!想起明天是厂礼拜,就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了手提包。 第二天是个阳光灿烂的大晴天。小沈在家门口放了两张长板凳,晒起棉花胎来。邻居刘嫂看见这白光银亮的棉花胎,赞叹说:“小沈可真会过日子!棉花胎上套这一层白纱布,又整洁,又结实。这纱布多少钱一尺呀?” 小沈“自豪”地回答说:“这纱布不是买的,是厂里发的防护口罩呀!看不出来吧?你……”口罩的“妙用…  相似文献   

8.
月初,车间主任在会上讲话,强调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月底,安全员找主任反映:“天车吊装用的钢丝绳已达报废标准,不能再用。”主任说:“新钢丝绳没缠好,这几天任务紧,凑合用吧!”不一会儿,天车工匆匆跑来报告:“吊装时钢丝绳断了,砸伤了人。”主任:“唉!我早就说过安全工作很重要嘛!”如此“重要”@刘元榜  相似文献   

9.
大柱手里摸着刚刚卖掉新发的绝缘鞋得来的三块五毛钱,嘴里高兴地哼起了小曲:“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 大柱心想:这一瓶二锅头、二两花生米的钱又白来了。这叫“劳保”不断发,酒钱不断来呀。卖了“劳保”买酒,甭向媳妇伸手。哎,这两句还有点压韵呢!要不然怎么人家说“斗酒诗百篇”呢,这不刚想到酒就能哼出两句来,可见真是不可一日无此君。 脑子想事不耽误走路,大柱大步跨进了酒馆的大门;把钱往柜台上一拍,冲着掌柜的喊道:“李掌柜!来瓶二锅头、二两花生米!” 大柱喊完了,却觉得今儿个酒馆的气氛有点 不 对劲,没有了往日的那种轻松…  相似文献   

10.
醒(小小说)     
他万万没料到,多年吃喝不分的酒友,近日竟变得如同路人。 三天前,他把一瓶“杜康”■在宿舍的木桌上,如往常一样高喊一声:“哥儿几个,来!”然后眯起眼,等着酒友们在狂欢声中一拥而上,交杯痛饮。这次,酒友们却不识抬举,推三道四,最后一个个全借故溜掉了,他被晾在那里。 被侮辱的怒火使他“噌”地窜出屋子,冲进食堂,买回一只烧鸡,就着“杜康”痛饮至上班铃响。 屋里一片暗淡。 门“吱”地一声开了。 “别开灯,让他躺着吧!” 他听出是三个酒友的声音。 等三个酒友消失在深巷尽头的时候,他的手伸向床头小桌。桌上放着苹果、桔子,还有一瓶“杜康…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人牵着驴去赶集。驴背上驮着两筐瓷器。刚出村口,有人提醒他,筐子摇摇晃晃的,该把绳子扎紧些。他说一下子摔不了,等等再说。走到半路,有人喊住他说,驮筐绳子已断了一股。他答道。“断了一股还有三股哩!等等再说。”快到街头,又有人惊叫着告诉他,有一边筐子快滑到地上了,他还慢条斯理地说:“就到了,就到了,等一等吧!”可是他再也等不成了,“哐啷一声,两筐坛盆碗罐变成一堆瓦砾。这个故事对我们搞好安全生产颇有启发。 有些企业领导忽视安全,明知有事故隐患,却满不在乎。安技干部再三呼吁解决,却一拖再拖。结果隐患酿成事故,给国家和人…  相似文献   

12.
归大嫂     
“我──不、不胜──酒力了!”归永年两只呆滞、充满红丝的眼睛还盯着桌上的酒瓶,他分明有几分醉意了。竖井架工张顺劝说着把他扶回家。 “归嫂!大哥有点儿不合适,您让他睡会儿吧!”张顺说完抽身要走。这时,归大嫂已闻到一股刺鼻的酒气,她脸一沉:“小顺子,我问你,打哪儿来?”“酒馆”。“喝了多少?”“没、没、没喝多少。”归大嫂用食指狠狠地杵了一下他的脑门:“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把你们撑糊涂了,下馆子喝酒,你不知道明天还要上井架吗?下次再敢拉你归大哥喝酒,归家的门儿你少登!” 张顺领教了归大嫂的唇枪舌箭,悻悻地去了.出门后又悄悄缩…  相似文献   

13.
校园,是我们学生的另一个家,它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有时,也给我们带来“惊险”。 还记得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拿着羽毛球拍来到了教学楼下,“嘿,来打羽毛球吧!”我对同学说着。“好呀,来场比赛怎么样?”他兴奋地说着,“好,看谁打得过谁!”我不甘示弱地说道。这时又跑来了几个同学,他们主动地来给我们当裁判。  相似文献   

14.
信的风波     
在老工人宋志歧的家里,厂里这封信引起了一场风波。 这天,电工小宋下班回家,看见弟弟小三坐在床上,哭丧着脸,右手缠着绷带。他问:“咋搞的?是机器压了手吧!刚进厂没两天就惹祸,没本事你就甭想当工人,还臭美哩!”小三一听哥哥挖苦他,站起来晃晃膀子想找事。 这时,他们的父亲宋志歧手里拿着一张纸走进屋来,一看兄弟俩那架式,举起手中的纸晃了晃说:“都过来,看看这上面讲的啥?”小宋和小三接过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给全厂职工家属的一封信》。小三不以为然地说:“看得多了,道理好讲,做起来难!”小宋说:“嗨,当领导的光会吹,摆个样子,‘收买’…  相似文献   

15.
包头水电段五原电力工区是包头铁路分局命名的“青年班组”、段“安全生产标兵班组”。最近,他们在停电检修高压线路时,由于一丝不苟地执行安全规程,按标准化作业,避免了一起伤亡事故,使两人免遭不幸。 这是1991年9月初的一天,该班组工长崔茂生带领4名工友接受停电检查四闸区段贯通线电线路任务。至现场后,安全员检查完劳动防护用品,工长接到调度“停电可以作业”的命令,两名新工人就要登两棵电杆。 “慢!按标准化作业程序先检查变台是否有电”。工长发出严肃的命令。 两名新工人却不在乎地说:“配电室已断开电源,调度也下了作业命令,咱们再…  相似文献   

16.
早上一接完班,同事小舒就捅捅我的胳膊小声说道:“今天上上下下的人可都归你管了呦!”我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哼,好大的官儿吧!你还真当老鼠尾巴上插根羽毛,冒充大尾巴狼啦?还不是该昨地就咋地!不就是走一下过场呗。”  相似文献   

17.
以毒攻毒     
赵海,40多岁,因脸上总有长不完的“疙瘩”,又称“赵疙瘩”。上星期车间民主选举,大家在嘻嘻哈哈中一致推选他当安全员。而他对这不比旁人少干活,却不多一个子儿的差事,竟说“可以”,毫不谦虚地接受了。私下里他对几个哥们说,过把瘾吧!虽不挂“长”,却多少有点...  相似文献   

18.
平日看电影,其中若有涉及伤亡事故的情节,自己总爱分析分析,从中找出点经验教训。这也许是我作为一个劳动保护工作者的“职业病”吧! 看过日本电影《生死恋》的人,无不为年轻、美丽又多情的女主人公夏子死于一次意外的爆炸事故而惋惜。我在惋惜之余,却又联想到夏子之死实非意外,因爆炸早有预兆,隐患早已埋伏,这在影片中有两处情节可以说明:一次,在夏子工作的试验室里,有个职员不慎将化学物品散落在地上引起了燃烧,经过紧张的抢救,火才扑灭,试验室主任为此打了那职员两个耳光,还骂他。“混蛋!”另一次,夏子正在试验室工作,她的情人大宫突然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考官一声“靠边停车”,我掰着右转向,轻踩刹车随后离合到底,解放141这个大家伙“乖乖”地停在了路边。我用企盼眼光看着考官。终于,考官说:“可以了,你下去吧!”我感觉如释重负,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当时心中那个高兴劲,朋友形容道:“那叫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20.
采煤掌子面上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放炮员小赵一直紧张而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可跟班队长大王还一个劲地催他:“快!快!快!” 突然,放炮器“■──”一声哑 巴了,他俩摆弄半天,也转不起来。大王一急,拆下干电池就要明火放炮。小赵说:“不行!咱矿去年已经定为一级瓦斯矿了,明火放炮有引起瓦斯爆炸的危险!” “听■■蛄叫还不种地了啦!快放吧,完不成增产计划,奖金就没了,我担保出不了事。”大王不耐烦地说。 “不行,你担保?你拿什么担保?”小赵反问道。 “我用脑袋担保!”大王越发急了。 望着这“楞头青”队长,小赵的脸色严肃起来,冷冷地说:“可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