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是要遏制不利因素的量变发展,防止其质的突变。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要能及时发现事故的苗头和隐患,以便“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在这里,笔者从多年交通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以下五种查找事故隐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事故隐患排查"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做到安全生产就是要遏制不利因素的量变发展,防止其质的突变.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要能及时发现生产事故的苗头和隐患,以便"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在这里,笔者从实际工作的体验中,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种查找事故隐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是要遏制不利因素的发展即量变,防止其质的突变。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要掌握安全隐患的排查方法,要能够及时发现事故的苗头,以便“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近日,宁波市总工会组织了百万职工排查事故隐患的活动,以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共同排查身边的事故发生。笔者不由为“查事故隐患,保安全生产”的活动叫好。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也可作为险性事故或无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由“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新型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如何加强林业安全生产管理,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提高全员劳动生产安全意识 众所周知,安全意识的薄弱足最大的事故隐患。事故的发生相当复杂,有多种多样的原  相似文献   

7.
大凡名言典故,都流传很广。“隙大墙坏”比喻漏洞大了,会造成灾祸。从这个意义上讲,堵漏补缺,消除事故隐患,纠正违章行为,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好办法。如今,在一些地方、不同行业企业等,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缝隙”仍然很.大。有的单位削弱安全组织机构,消减安全专业人员力量,安全管理部门干好安全工作是“应该”,出了事故要“受罚”,奖罚不分明。有的地方小企业根本就无专人管理安全,事故苗头危机四伏等等。这些“裂缝”如不能尽快粘合,发生事故在所难免,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8.
一、大力推广和使用危险点控制法是搞好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需要。危险点控制,是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根据历史资料,目前情况,综合分析人物、环境、管理制度等各种不安全因素。预测危险点并在生产过程中重点控制,起到事故预防效果。符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谓危险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容易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实施危险点控制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保障安全。  相似文献   

9.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一是需要“技防”——安全技术保障;二是要求“管防”——安全管理防范;三是依靠“人防”——安全文化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系统的机体,班组则是这一机体的细胞。班组的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班组长要带领员工去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班组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员工的生命安全,班组安全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宿。  相似文献   

10.
进入本榨季以来,我区制糖企业接连发生几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加强制糖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自治区安委会通报了近期制糖行业的伤亡事故,并对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加强对制糖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对制糖企业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排查,彻底消除事故隐患;二要督促制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对职工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杜绝违章行为;三要各级安监部门针对今年制糖技改项目严格督促企业做好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使新上的制糖技改项目达到本质安全;四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杜绝再次发生类似职工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安全工作动态管理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所采用。类似这方面的经验有的也见于报端,这是十分可喜的。所谓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就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和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日、每时、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角落都得到保证。工业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当人物、环境、包括时间、空间等重要因素处于最佳状态时,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动态管理在安全工作中尤为重要。 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首先就是要发现、鉴别、判明可能导致发生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事故隐患,并积极消除和…  相似文献   

12.
王震 《安防科技》2011,(5):62-64
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紧抓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或形成事故隐患的动态过程管理,包括生产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生产装置、设备、检维修过程的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装置、设备设计过程的安全管理。只有这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相比,现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最好时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搞不好安全生产。现代生产安全的实现,单靠“事故管理”已很有限,必须向“安全管理”转移,要变被动地处理事故为主动地保持安全。“五要素”按顺序逐渐落实到位,就是安全生产状况逐步好转的过程。这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大问题,既以和谐社会为基础,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安全月中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是各级安监部门的应尽职责。  相似文献   

15.
蔡猛 《劳动保护》2021,(2):72-72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从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更要善于从“小”处着手,推进企业安全发展。一是要有“小中见大”的洞察力。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偶然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必然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尽快规范事故隐患的评价、认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标 《安全》2004,25(1):37-37
事故隐患险于虎,隐患一旦形成事故,势必造成财产损失,重的造成人员伤亡.认识和掌握事故隐患的本质、成因及其运动规律,加强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整治、早消除,是安全生产工作中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事故隐患评价认定,由于经济薄弱、安全投入不及时、不到位,使一些地方对事故隐患整治工作不重视,不到位.有些人甚至认为,对事故隐患的评价认定如喊"狼来了",事故并没有象预测的那样发生或事故发生后果没预测的那么严重,产生对安全监管、安全认定、评估部门的不信任、轻视,安全生产工作松懈、麻痹,不认真.事故隐患得不到有效治理和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7.
八闽动态     
《安全与健康》2011,(5):45-48
福州市认真抓好节后复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要严格按照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事故隐患和重点部门的检查、监控和整改,切实防范事故发生;二是要做好复工产前安全教  相似文献   

18.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些单位习惯于使用“奖罚”手段。诚然,将奖励与处罚纳入安全管理之中,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有利于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只有有奖有罚,才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查找出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将事故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八闽动态     
省政府安委办部署做好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督促各相关部门切实把握“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和规律,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各种漏洞,立足超前防范,严加管控,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强化跟踪,及时落实整改,全力做好两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  相似文献   

20.
在安全生产防事故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上级通报的事故,管理者只讲事故前后过程,而不针对自己单位实际情况讲吸取的教训和应查找的薄弱环节,干部职工也只把事故当作“新闻”和“故事”在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埋怨不该“一人生病,大家吃药”,不理解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