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季龙 《福建环境》1998,15(2):26-26
众所周知,人类作为生物系统中举足轻重的物质构造成份,无疑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改造力量。然而,生态环境系统却以其自身所特有的规律运动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正确把握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从实际出发,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美妙的关系,以便成功地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
所谓辨证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应当自觉地运用唯物的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既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又是人类认识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它对于科学地认识世界,起着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它必须接受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的辩证哲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恩格斯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往往为学习物理课程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前概念),但也有一部分前概念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是错误的、片面的,对物理教学形成了阻碍,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剖析错误概念,确立正确的概念。本文中笔者就"探究力与运动关系"案例谈谈个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前概念开发与干预。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问题,过去往往是专家学者和环保人士谈论的话题.现在我党在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将其上升到理论和伦理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卓念祖 《福建环境》1999,16(6):31-32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精神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积极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在社会主义这个统一体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既没有脱离物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开辟新的领域,它不满足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客观世界中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的规律,从而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开辟新领域、打开新局面。通过改变传统教育观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从解决问题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几方面来论述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路线,并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并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实现了认识论上的伟大革命,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都是以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正象马克思所说的,连意识本身也不外是移入人们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按照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因此,唯物主义把承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所谓规律,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因此,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本质的联系就是规律。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地球的外层,是人类环境最重要的部分。它既是人类财富的一个重要源泉,又是人类灾难的一个重要根源。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家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提高了对地壳运动规律的认识。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大块地壳物质(板块)在地幔的塑性层上的缓慢运动,一方面导致矿产资源富集,使各种矿产在地壳中的分布分别变得相对集中,便于人类对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又导致地震、火山爆发、滑坡等灾难性事件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产生相当大的危害,使人类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当然,就总体而言,地球的这种运动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徐州是一个拥有煤炭、化工、建材等工矿企业的发展中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物质日益广泛地走进为人类服务的行列,也给生活环境带来了附加辐射的影响。放射性污染不为人所察觉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小剂量范围的辐射危害效应是一种线性无阈的随机效应,潜伏期很长,必须加强经常性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黄国宝 《福建环境》1996,13(6):25-26
人类与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协同发展的规律。但是,这种规律并不被人们所普遍认识,以致人类与环境之间“战事”不断,且大有“升级”趋势。究其人与环境对立的根源,在于人类要从周围环境中索取大量的物质资源,消耗巨量的自然资源,要以自然生命为食,大力杀死、消灭动物和植物,以满足人类生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与环境科学的产生所谓环境即存在于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还是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早已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到发展的漫长的地质历史阶段。而人类出现之后,则通过其生产和消费活动来利用、改造、影响着自然环境。与此同时,整个自然界也就进入了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即对立统一的新的历史阶段。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摄取生活必要的物质,同时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也不断地发  相似文献   

14.
水问题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中国洪涝灾害和旱灾自古就有,主要体现是一种自然灾害.而目前,随着近几十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过去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水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它不仅仅是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的问题,更多的是人类自身活动带来的不少新问题需要很好地去解决.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它比以往的社会经济形态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可以经常地、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各项比例关系的平衡,使社会再生产持续地高速度发展。这一点已经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证实。那么,在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的环境问题上,计划经济是否还具备优越性呢?如果具备优越性,怎样才能充分  相似文献   

16.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是七十年代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认识深化的表现。它的发展为数、理、化和生物学、地理学等开辟了新领域。也对很多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环境科学当前研究的重点是,污染物在环境系统中的运动规律,所引起的质量变化,以及控制、改善环境的原理和方法。这是以往很少为其他学科所研究的空白领域。近几年来,随着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归根结底是在不断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影响着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除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的演化。社会生活和人类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如何使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即如何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而又不违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这也就是此文的主题: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意识不仅是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生态文明实践的前提条件。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社会、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及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不会自发地产生,它需要人们的自觉追求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实现归根结底依赖于人们生态意识的形成和完备,因此,探讨生态意识及其构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缘起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指导下形成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一般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也是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自然资源可持续力标准 对于可持续发展最客观和最可能的衡量标准是生产力和自然资源基地完全功用的保存。它不能保证代与代之间的公平,但它将提供给后代同样的自然资源资产用于生产物品和服务,提供同样的赖以生存的舒适和自然环境要素。对后代可持续使用的自然资源广义地定义为陆地、海洋和大气中对于人类生活具有意义、提供人类生活享用的一切物质。存环境评价中,使用可持续力际准的一种途径是衡量某工程对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