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10年福建省CO2排放量,对人均CO2排放量和万元产值CO2排放量的区域分布格局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依据2000—2010年CO2排放量和经济发展数据,建立了福建省CO2排放量随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据此分析了2005—2010年6个时段CO2减排潜力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万元产值CO2排放的负荷越小,万元产值CO2减排的潜力也越小;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万元产值CO2排放的负荷越大,万元产值CO2减排的潜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乌鲁木齐市2001-2009年煤炭燃烧CO2排放量,对CO2排放现状及主要城区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煤炭消费的CO2排放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乌市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占较高比例。(2)煤炭燃烧的CO2排放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0.84%;主要城区CO2的分布变化明显,天山区和头屯河区一直是CO2排放量高值区,乌鲁木齐县最低。结合乌市CO2排放现状及面临问题,提出减排对策,从而为健全乌市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水泥生产过程要排放大量CO2,作为水泥生产大国,中国的水泥碳排放备受世界关注。自2003年新型干法窑在中国水泥企业普及以来,中国水泥产业结构变化巨大,然而国外学者并没有对当前中国的生产现状了解全面,导致在计算中国水泥碳排放量时与实际排放量不符甚至相差较大。该文对中国的水泥生产现状、CO2排放现状、CO2减排现状和CO2减排潜力等方面做了总结和详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不了解中国水泥生产的主流工艺类型,碳排放因子,替代原燃料使用情况和熟料水泥比等实际情况,国外学者过高估算了中国水泥碳排放量。另外,还指出中国水泥CO2减排措施的采取应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立即淘汰全部立窑或者采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并不适合当前的中国;中国水泥行业CO2减排的主要措施应是原燃料替代,其次是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山东省水泥行业的CO2减排潜力,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软件建立了LEAP-Shandong Cement模型,对山东省水泥行业的CO2排放量及相应的减排潜力进行了模拟评估.同时,在模型中运用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基准情景、政策情景和技术情景下山东水泥行业2007~2020年的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以及相应的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到2020年,相对于基准情景,政策情景和技术情景下的减排潜力分别为8.5%和14.4%.因此,山东省水泥行业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实现减排主要依靠窑型的替代和相应技术的进步,其中,余热发电技术改进为近期的重点减排技术.总体而言,水泥行业减排兼具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的CO2排放量在逐年上升,CO2减排工作任务艰巨。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CO2减排的一种思路。苏州作为一个江南水乡城市,水资源丰富,水生植物生长旺盛。主要探讨了水生植物(包括藻类和水葫芦)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的作用。通过粗略估算,藻类和水葫芦产生的年生物能(折算为标准煤)1 200.35万t,大约占苏州年总能耗的四分之一,即可以减少大约四分之一的CO2排放。因此,水生植物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业是城市能源活动CO2排放的最重要部门,核算工业部门CO2排放以及合理的减排情景分析是城市碳减排的关键内容。该研究以区域终端消费电热力产品CO2排放系数为基础,建立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核算方法,比较了终端法和直接法核算2007年厦门工业能源消费CO2排放量、行业分布和排放强度的差异,分析了影响工业CO2排放的主要因子和各情景下工业CO2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厦门市工业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为7 940 kt CO2,排放强度为1.182 t CO2/万元GDP,排放强度较高的行业依次为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影响排放强度的主要因子为行业能源消费强度、电力能源结构、工业能源结构和工业行业结构;采用终端法核算的厦门工业能源消费CO2排放行业结构与直接法核算结果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建立的CO2减排潜力估算方法,预测在规划情景和理想情景下,2015年厦门市工业CO2排放强度将分别下降30.4%和41%,在工业增加值为1 500亿元情景下,CO2排放总量分别为12 358和10 475.9 kt CO2,比2007年增长55.4%和31.7%。  相似文献   

7.
排放强度承诺下的CO2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南  蔡博峰  严刚  曹东  周颖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1):1568-1572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下降承诺的本质是一种CO2排放总量控制.提出了强度承诺下的CO2排放总量控制模型,给出了不同情景方案下的2020年全国C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提出86.24亿t的总量控制目标,其相对基准情景减排12.63亿t,相对减排12.8%.在实现这一目标中,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贡献分别为33%和48%.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分别提高至13%和15%,两期分别每年投入1500亿元和2000亿元.2020年的减排成本约在1300~2100亿元之间,占当年GDP约0.3%.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火电厂发电量与CO2排放量的关系,提出火电厂碳排放的定量模型,以京津唐目标区域为例进行实例计算,并就影响排放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总结火电厂CO2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形成的温室气体中,CO2和N2O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一旦超出大气标准,便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因此如何探寻合理的减排办法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农田施肥管理措施等因素与CO2等温室气体的释放量紧密相关,将其作为跟踪和预测土壤CO2排放量的指示物,对于农田土壤施肥、监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10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中150多万家企业数据等,“自下而上”建立中国2007年10km×10km CO2排放网格数据.结果显示,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特点是基本沿着我国人口胡焕庸线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全国CO2排放明显受城市活动影响,网格排放高值区域都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重点地区.全局Moran指数表明,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在10km空间分辨率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即空间上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而非随机杂散分布.局部Moran指数显示中国CO2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显著集聚效应的区域面积并不大,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核心区周边.基于这些重点城市采取CO2减排政策和措施,由于带动效应,其实际减排效果要远大于直接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泥工业CO2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工业是中国制造业中温室气体CO2的主要排放源,因此,根据水泥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建立了CO2排放的数学模型并确定排放强度,计算了2001—2010年中国水泥工业CO2的排放量,分析了影响CO2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水泥工业CO2减排对策.结果表明,中国水泥工业CO2排放总量逐年增长,与水泥产量和单位产品原料、燃料消耗定额呈线性关系;在CO2排放总量中,原料煅烧和燃料燃烧阶段的排放量分别占49%和51%;"十一五"期间单位水泥产品CO2排放强度由0.69t.t-1下降到0.65t.t-1.万元GDPCO2排放量呈下降趋势,2008年达到最低值为0.3054t,平均每年万元GDPCO2排放量下降10.69%,说明水泥工业10年间实施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对于减少CO2排放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将能源结构指标Es引入到IGT模型中,并用模糊矩阵对Es进行计算,同时,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湖南省能源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湖南省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54.75%:10.75%:2.75%:26.24%;在此能源结构的基础上,用基于能源结构的IGT模型对湖南省CO2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湖南省CO2排放量为48 787.23万吨,是2010年的1.51倍,但其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仅为1.19吨/万元,比2010年下降41.6%;2020年因能源结构优化而减排的CO2量为7 049.79万吨,占当年CO2排放总量的14.45%。此外,当湖南省单位GDP年均节能率达到7.8%左右时,其CO2排放量将维持2010年的水平不变,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的脱钩。  相似文献   

13.
滴灌对农田土壤CO2和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滴灌条件下土壤CO2和N2O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刻了解灌溉方式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对农业灌溉管理措施的改进和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滴灌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从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滴灌条件下农田土壤CO2和N2O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滴灌对大气温室效应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俊  王佳  张宗益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8):2016-2023
通过1997—2009年中国各省份的能源消耗实物量来估算其CO2排放量,并运用收入不平等的度量工具——洛伦兹曲线、序列和基尼系数等来分析中国省际CO2排放差异,进而探讨跨省CO2排放均等化及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问题,以期为CO2减排政策制定和普通民众展示一种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从1997年到2009年,有别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中国省际CO2排放基尼系数并未超过0.30,从1997年的0.273降为2009年的0.254,近几年基本保持在0.250左右,差异较小且趋于收敛;按照2009年价格计算,中国碳排放强度基本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2.12t.万元-1降为2009年的1.685t.万元-1;基于这些趋势,即使维持现状不变,中国政府的CO2减排承诺也基本可以兑现.  相似文献   

15.
钢铁企业是CO2排放大户,减少吨钢CO2排放是钢铁企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旨在对钢铁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清单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钢铁企业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减排建议.以某钢铁联合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清单模型为平台,同时利用TornadoChart工具,计算得到对企业CO2排放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结果表明,转炉流程对于钢铁企业的影响要大于电炉流程;对该企业CO2排放有重大影响和相关影响的因素有:高炉煤气(BFG)的CO2排放系数、连铸坯的钢水单耗、热轧的板坯单耗、转炉的铁水比.减少钢铁联合企业CO2排放的有效措施是采取捕集BFG中的CO2、降低转炉的铁水比、加强副产煤气的回收以及优化企业的产品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污染物减排与CO2协同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污水处理中COD去除量与CO2排放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厂COD去除率的同时减少CO2排放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对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开展研究,以城市污水系统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各个污水厂的日处理量和回用水量为系统变量,构建城市典型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模型,根据参数COD排放标准和二氧化碳排放限值的变化进行优化,调整污水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COD排放标准分别为二级、一级B、一级A时,总CO2排放量分别为13408.74,15304.47,15900.81t/a.结果表明,COD排放标准越高,COD去除率增大,CO2排放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7.
赵敏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583-1590
以对数平均指数法(LMDI)方法为基础,探讨了包括生活能耗在内的上海市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定量研究了能源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数量等影响因素对CO2排放变化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上海市2005~2009年CO2排放增长了2949万t,如果不采取任何减缓措施,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增加将导致CO2排放增长量相当于现在的2.5倍.能源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减缓CO2排放增长的作用,对减缓CO2排放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50%和-22%.与2000~2005年对比分析发现,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和能源结构优化的减缓作用都有所下降,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发挥减排的作用,但贡献率还很低.生活能耗的CO2排放影响因素中,相较于人口数量增长,人均生活能耗上升是导致CO2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且贡献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调查与统计年鉴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辽宁省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结果表明,辽宁省电力行业的CO2排放量为1.52亿t,占辽宁省CO2总排放量的43.80%。其中,大连电力行业的CO2排放量居辽宁省电力行业第1位,铁岭、抚顺和葫芦岛分别排在2、3、4位。并提出削减辽宁省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CO2是《京都议定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京都议定书》还确立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合成氨副产CO2气的回收和利用方法,为我国氮肥行业申请CDM项目资助,回收利用CO2,减少CO2排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建制及地理边界特征使得国际城市CO2排放的关键问题在中国难以深入研究.例如,城市排放占比,城市与周边区域排放差异等.本文基于天津市CO2排放的1 km网格,分析天津市CO2排放的空间特征,探讨天津市不同城市范围的CO2排放水平,并与纽约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天津市市域内CO2排放总量为12599万吨,人均排放11.30 t.天津市市域CO2排放的空间格局是从中心6个城区向外单位网格排放量逐渐降低.CO2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中心6个城区、滨海新区及郊区县中心镇的CO2排放对其周边区域CO2排放影响显著,天津市狭义城市人均CO2排放量为4.71 t,低于纽约市的6.33t;狭义城市范围1排放占总排放的比例为69.26%,略高于纽约市的59.70%.以狭义城市为城市范围时,天津城市及周边区域人均CO2排放的空间特征与发达国家城市的排放特征研究结论一致,都是从城区—郊区—周边区域,人均排放水平逐渐升高;在此范围下,天津城市CO2排放仅占全市域的1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