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农村 10 kV 配电网线路长、分支多,线路各保护之间以及与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配合困难等问题,基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农村配电网开关跳闸选择性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智能开关的来电延时合闸、电流保护、分界相间和自动重合闸功能,提高开关跳闸选择性的新方法,解决了开关保护难以配合的问题。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但可准确判断故障点,而且有效提高了农村 10 kV 配电网开关跳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750 kV架空输电线路线下感应电压的影响因素,对宁夏境内多条750 kV线路线下感应电压进行实测分析并总结相关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线路其线下感应电压值与测试时间、环境温湿度无关,与导线排列方式、线下有无树木、有无其他线路交叉穿越有关。对实际的某750 kV线路线下电磁环境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了实测分析结果及抑制感应电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750 kV线路线下感应电压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同塔双回线路中,一回线运行、另一回线停运检修时,在停运线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和电流是否威胁人身安全的问题,结合罗山灵州330kV输电线路实际工程,建立了基于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EMTP的感应电压和电流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2种类型的电压和电流。仿真结果表明:330kV同塔双回线路一回线运行、另一回线停运检修时,停运线路上感应产生的电压、电流幅值远远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需对线路接地开关进行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智能配电网已在我国飞速发展,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配电网电压跌落问题突出,提出了一种以超级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治理电压跌落的方法。在分析超级电池原理与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向DC/DC并联式储能系统的超级电池等效模型,然后通过算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超级电池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满足智能配电网所要求的自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沙湖 750 kV 输变电工程中银川东-沙湖同塔双回路线间耦合较强的问题,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 ATP-EMTP 建立仿真模型并对同塔双回线路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进行了计算,结合 IEC 标准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提出了本工程接地开关的参数要求。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距离、大传输容量且装设有高压并联电抗器的 750 kV 同塔双回线路,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流有可能会超过 B 类开关限值,这两个参数对线路两端接地开关选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利用输电线路的电磁能为线路监控设备持续供电,提出了一个根据负载的大小设计感应取电装置的方案。为了防止感应取电装置输出电压过大,采用闭环负反馈调压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自动调节。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感应取电装置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 110 kV 电网重负荷、长距离输电带来的负荷末端电压质量问题,对影响电压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在中卫电网 110 kV 新-海线海原变电站侧线路上加装高压新型串联电压补偿系统的解决方案。应用结果表明:线路电压降导致的用户受端电压质量不合格和重负载启停时造成的电压波动问题得以根除,为宁夏高压电网、超高压电网、乃至特高压电网电压补偿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调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配电网系统特别是农村电网中,由于人员接触户外表箱外壳接地引下装置而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多有发生。针对此情况,探讨了户外表箱外壳接地方式对于人体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取消户外表箱外壳接地装置的措施,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必要的配套安全措施,可取消农网户外表箱外壳接地装置,该解决方案对于保证人身安全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微电网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分布式电源的不稳定性将导致微电网不易运行控制,对微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分层控制策略,以改善和提高微电网的电能质量。分层控制包含上下 2 层,通过上层将控制信息发送到下层实现。其中,初级控制采用下垂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和功率环的反馈控制器。二级控制(secondarycontrol)通过向初级控制(primary control)反馈二级控制后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使之重新达到平衡,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利用 Matlab/simulink 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层控制策略对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33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无专用接地线,设计一种串接电阻的新型接地装置,以避免当绝缘架空地线存在过大感应电压时因瞬间直接接地产生的电弧伤害。通过对某33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不同情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分析,为新型接地装置的电气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同时详细设计了其机械结构。对新型接地装置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了其相较于传统接地线具有的便携性及安全性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风电场并网变电站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无功补偿的策略。结果表明:在风电场并网变电站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有效改善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电压质量,达到电压综合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用户侧因电压暂降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采用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Restorer,DVR)进行电压恢复,为提高补偿效果,提出了基于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瞬时无功功率 dq变换检测算法的 PID 控制策略,并在 matlab 上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原理清晰, 计算量小,提高了 DVR 动态特性,对电压暂降能有效补偿。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中最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杆.上无功补偿以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在对线路杆.上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0 kV典型线路建模并进行仿真潮流计算和无功优化,量化对比分析不同负荷水平下杆.上无功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的效果.结果表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更有利于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并且能够减少网络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电压检测算法是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gulator,DVR)关键技术之一,但其响应能力和补偿精度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制约了 DVR 的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改善该问题对 DVR 的影响的目的,通过深入分析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 dq0 检测法和单相瞬时电压的 dq0检测法,并引入了微分提取直流分量法,得到一种基于微分的改进电压跌落检测算法。Matlab 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不仅能够提高响应速度,还大大改善了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风电机组因电压异常导致的大规模脱网问题,通过对宁夏电网的电源分布和网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建模,从风电场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改进风机耐高压定值两方面仿真分析了电压异常对风机脱网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性能良好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较好的风机短时耐高压性能可降低风电机组因电网电压异常而脱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稳定性问题,根据宁夏局部电网的特点,对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波动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潮流计算,验证包含风力发电的不同因素对电力系统电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风电场无功补偿水平、风电有功出力以及接入方式的影响,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随着风电有功出力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加速下降的波动趋势,该结果可为控制风电场接入点的电压稳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微电网数量的增加,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微电源的运行特性及控制方法、微电源的接人点和容量、微电网运行方式和控制方法、电力电子装置、储能设备和负荷特性等都会影响到电能质量。为了改善微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出了包括上层中心控制器及下层分布式电源信息交互的微电网分层控制策略。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控制由下垂控制、功率控制、电压和电流控制组成。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对微电网运行中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电压和频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分层控制策略能使各分布式电源之间较好地协调,满足了改善电能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