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铁不同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问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地铁安全事故频发,地铁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和脆弱性日益突出。地铁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乘客的疏散行为难以控制,造成疏散极度困难。因此,如何在突发事件下合理快速的组织地铁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是地铁运营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合理有效的应急疏散方案首先需要了解乘客的疏散行为特征,例如,乘客疏散时的路径选择、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以及疏散行为和心理特性等。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地铁突发事件下不同人群的安全意识及疏散行为特性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研究,以供地铁人员疏散研究和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疏散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安全氛围对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一致性理论和“刺激—态度—行为”理论,构建包含安全氛围、应急疏散认知、应急疏散态度以及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中介模型,并依据232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对人群应急疏散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急疏散认知和应急疏散态度在安全氛围影响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过程中均发挥正向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老龄化程度对地铁安全疏散的影响,基于人口统计学数据,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方法模拟2050年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徐州市某地铁站乘客疏散情况,并通过视觉智能识别方法验证仿真模型对地铁乘客疏散描述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比例增加一定程度上会使疏散时间增加,老龄化比例对总体疏散时间的影响程度与疏散总人数有关,疏散总人数越低,随着老龄化比例的增加整体疏散时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刘严萍  王世通  张宇 《安全》2018,39(1):23-26
近年来城市地铁安全事故多发,针对具体城市,开展地铁乘客应急行为特征的调查与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择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乘车频率4个因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子对地铁乘客应急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和乘坐频率对地铁突发事故下乘客应急行为差异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成果对于天津市政府、地铁相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对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演练重点对象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地铁疏散中乘客帮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武汉市地铁站乘客疏散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从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安全认知、疏散环境和恐慌心理5个维度出发,构建地铁乘客疏散帮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安全认知对帮助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其中安全认知对乘客是否提供帮助行为的影响最大;恐慌心理、疏散环境对帮助行为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其中恐慌心理影响较大;安全认知还通过中介变量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疏散环境和恐慌心理对帮助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恐慌状态对地铁应急疏散的影响,分析了恐慌状态下的人群行为特征及地铁疏散过程中人群恐慌的影响因素,构建恐慌条件下的人群疏散模型,并将此模型运用Anylogic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疏散时间,恐慌状态下人群的疏散行为更符合实际情况,对地铁应急疏散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突发事件下,乘客疏散行为反应;基于某地铁站突发事件区间隧道乘客紧急疏散事故案例,采用观察分析研究乘客在列车车厢内疏散行为特征、疏散路线规律、车厢内惊慌情绪分布及规律。结果表明:乘客疏散行为呈现波浪规律特征扩散传递;乘客惊慌逃散时呈现同年龄段同性别相互聚集现象;乘客惊慌逃散时呈现羊群效应;乘客惊慌逃散路线呈现圆弧现象;乘客惊慌情绪随着距离事故点的距离增加而减弱,呈负相关。为地铁设计人员、地铁安全评估、仿真模型、疏散应急预案提供数值参考,并对地铁站区间隧道存在的安全疏散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某地铁站突发事件乘客疏散行为分析研究(1)——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突发事件下,乘客疏散速度,疏散时间等数值;基于某地铁站突发事件区间隧道乘客紧急疏散事故案例,采用统计分析突发事件下乘客在列车车厢、区间隧道平均疏散速度、平均疏散时间、触发列车设备等数据;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地铁运营公司反应时间为3分39秒;乘客在列车车厢内总体平均疏散速度0.08m/s,总体平均疏散时间3.31s/人;乘客在区间隧道疏散总体平均疏散速度0.145m/s,总体平均疏散时间4.10s/人等数值。为地铁设计人员、地铁安全评估、仿真模型、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铁突发事件下乘客疏散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其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了解和掌握乘客在地铁突发事件下的疏散行为特征,是地铁运营企业制定有效的应急疏散方案,合理快速的组织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的前提条件。本文将利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南方某城市地铁两个车站的乘客在突发事件下的疏散安全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地铁人员疏散心理行为特征,选择某地铁A号线上客流量较大的B站,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站内出行的乘客随机进行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对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其显著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地铁人员疏散心理行为特征与性别、文化程度、安全知识、是否携带行李因素显著相关;绝大部分乘客心理素质较好;在地铁突发事件时,女性不如男性理智,文化程度低的人员更容易产生恐慌心理,接受过专门安全教育的乘客更能够选择正确的安全出口,携带行李乘客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提高机场火灾疏散效率,基于态度-行为过程模型,剖析机场火灾旅客安全态度对非适应性疏散行为的作用机理。构建包含安全态度(安全认知、安全情感、安全行为倾向)、风险感知(概率感知、控制感知、损失感知)和非适应性疏散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依据507份有效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情感对非适应性疏散行为有直接显著的负向作用,安全认知和安全行为倾向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对非适应性疏散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且安全情感对非适应性疏散行为的总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2.
在参照了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了地铁乘客疏散行为特征调查问卷,并在北京地铁1、2、5号线客流较大的东单站、西直门站及天通苑站获取了551份调查问卷。针对突发状态下的地铁出行乘客特性与疏散行为的相关性问题,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获取了10组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变量组及14组存在一定相关性的变量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出行乘客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与使用地铁出行的频率是影响人员疏散的显著相关因素,而性别与身体状况是人员疏散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安全风险感知对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升应急疏散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包含风险感知、心理韧性、安全氛围、群体恐慌和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5个变量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MOS软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主要正向作用,群体恐慌通过调节作用提高风险感知,也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相应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韧性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可通过加强安全氛围建设、安全知识科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等方法,减少突发事件中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1号线A站乘客疏散行为实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铁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在突发事件下合理快速的组织地铁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是地铁运营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北京地铁1号线A站常态下人员疏散情况的实测,分析研究不同人群在不同地点的疏散速度及乘客在疏散路径选择上的差异等行为特征,并通过实测,统计出乘客从站台疏散至地铁各出入口所需的时间。研究结果为地铁乘客疏散行为特征研究及疏散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Yu-Hern Chang  Meng-Yuan Liao   《Safety Science》2009,47(10):1337-134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aviation safety education on passenger cabin safety awareness i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KAB).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KAB has been address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AIDS prevention and campus safety. KAB has been applied in aviation safety related areas, especially in training, such as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training, pilot training, and mechanic training. However, KAB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in aviation passenger education in cabin safety. This paper uses the construct of “aviation safety education”, which is intended to influence airline passenger knowledge of, attitude toward, and behavior about cabin safety awareness. Passenger surveys were done at two Taiwan airpo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viation safety education positively affects airline passenger cabin safety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 recommend safety education that involves accurate instruction about emergency equipment procedures, situational awareness, emergency responses, and relevant cabin-safety regulations.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n increase in cabin safety knowledge positively affected airline passenger behavior, which supported knowledge–behavior consistency. We also found that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cabin safety positively affected airline passenger behavior, which supported attitude–behavior consistency. The hypothesis that cabin safety knowledge positively affected passenger attitude – knowledge–attitude consistency was not sup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