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虽曲折反复,却始终向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历史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承认矛盾的而不是否认矛盾的观点看待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环境与环境科学的产生所谓环境即存在于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还是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早已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到发展的漫长的地质历史阶段。而人类出现之后,则通过其生产和消费活动来利用、改造、影响着自然环境。与此同时,整个自然界也就进入了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即对立统一的新的历史阶段。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摄取生活必要的物质,同时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也不断地发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牺牲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前所未有的巨大积累,推动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文明水平,然而人们逐渐发觉了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人口爆炸等,造成了代内和代际间的不公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恩格斯早已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惩罚之后.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发展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切相关的统一体.要实现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进行,具有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必须找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伟大导师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在反思人类历史发展的教训时,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硬道理 ,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发展经济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尖锐化而出现和发展的。保护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积极、友善的态度和行为 ,是人类处理好自身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性行为表现 ,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体现。因此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反之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为保护环境提供雄厚的物质条件。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完美体现。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21世纪,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河中,人类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在与大自然的改造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大自然同样给予了人类无情的回报:人口爆炸、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人类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生存的挑战.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产生,也必须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解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明智选择,也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我国的中心工作,然而,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的环境问题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和保护环境,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高速提升,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越发明显。当今世界上所面临的的环境问题越发棘手,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提出为解决全世界的环境问题有了指导性的问卷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环境的污染问题明显突出,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绿色经济发展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赞同。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更重视环境科技创新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绿色文明是追求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它需要对绿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利用不能超过替代资源的发展速度;污染排放量不能超过自净系统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科技创新、绿色文明符合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跪拜在自然力面前的奴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人类利用自然的赐予加速文明进程的过程中,自...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到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的消耗保障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本文对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源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盲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威胁,人类也逐渐认识到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于是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人类最深刻的警醒,体现了人类发展追求公平的价值精神。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与会各国都一致承诺将可持续发展长期作为  相似文献   

12.
近半个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 ,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探索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也是广大科研人员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面对新的形势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环境与发展这对矛盾得到完美统一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为了还大自然以“碧水、蓝天、绿色” ,保护60亿世界人民的身心健康 ,促进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全面协调、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实施环境保护发展战略。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外部世界。它是人类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 《环境》2022,(7):10-11
<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  相似文献   

14.
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吹响了人类反思环境污染问题的号角;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一份《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将环境问题提高到了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1987年,一部《我们共同的未来》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指明了人类发展的方向。四十多年来,人类承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是灾难。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着人类发展的方向和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环境保护劳动的必要性环境保护劳动的必要同环境问题的产生紧密相联,所以当代环境保护劳动的需要,一般不是自然形成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造成。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诞生与发展起来的,正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下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一般动物中提升出来。也就是说,劳动使猿转变成人。正如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也发生了不良的影响,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诞生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人类的活动对环境影响和一般动物区别不大,“生产”依赖于自然环境十分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好坏也成为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林业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林业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本身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并采取措施保护林业资源成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问题古已有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上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给社会和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享受,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口的过度增长和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坚定不移地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迫切需要我们在转变观念、教育为本、集中治理、加大投入、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为保护环境作出不懈的努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一)人口众多,给环境和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底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68亿,现仍处在快速增长阶段,每年净增长人口1000万左右。如此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的不良影响。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发展水平低,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粮食、能源、住房、交通和环境问题的产生都与人口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资源与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加之科技水平不高,致使我国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突出存在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过大,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21世纪是环境时代 ,人类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计 ,儿童是环境教育的前沿阵地。1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立意及目的1.1严峻的环境形势 ,要求强化环境教育人类是地球孕育出来的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群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展示出了改造自然和从自然获取资源、财富的高超能力 ,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 ,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与灾难 ,地球已向破坏它的人类亮出了“黄牌” ,…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社会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向自然界中排放的有毒和有害化学物质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环境,尤其是对我们的土壤污染极其严重。本文论述了土壤环境的特征、土壤中主要的污染物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以及对生物修复方面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归根结底是在不断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影响着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除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的演化。社会生活和人类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如何使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即如何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而又不违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这也就是此文的主题: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