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2007年8月研究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在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采用自制简易模拟装置进行现场模拟实验,深入研究了泥炭藓沼泽湿地对不同浓度的金属污染物镉(Ⅱ)、铜(Ⅱ)、铅(Ⅱ)、锌(Ⅱ)的净化作用。研究表明:泥炭藓沼泽湿地对各种金属污染物都有很强的去除能力,2小时后的去除效果强弱顺序为Pb>Cu>Cd>Zn;4种金属任一时刻的去除速率都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初始浓度先于高初始浓度达到平衡;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稀释功能在污染物去除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双常数速率模型得到了去除速率与实验时间的关系;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修改后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泥炭藓沼泽湿地去除金属污染物的动态过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通过修改后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计算出稀释作用对湿地净化的贡献率。为评估泥炭藓沼泽湿地净水价值、保护和合理利用泥炭藓沼泽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美国和中国的一些地区儿童血铅调查和研究成果,证明儿童血铅(BL)与土壤含铅量(SL)直接相关,土壤铅已经成为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当土壤含铅量超过500–600 mg/kg时,长期暴露在这种土壤环境下的儿童血铅浓度超过10μg/dL是可以预期的。中美儿童血铅模型(IEUBK模型)的实际计算结果也表明,当表层土壤含铅量超过600 mg/kg时,其土地利用不适合任何儿童活动。为了更好地预防儿童高血铅,我国土壤修复的标准可定为居住用地Pb≤250 mg/kg,非居住用地Pb≤600 mg/kg。  相似文献   

3.
Introduction The Sustainable Cities Programme (SCP) is a joint UN-HABITAT/UNEP facility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1990s to build capacities in urba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e programme targets urban local authorities and their partners. It is founded on broad-based stakeholder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4.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 - Populations at the border of ranges are considered more vulnerable than those in the center. However, some recent reviews contradict this hypothesis. We have studied...  相似文献   

5.
56 250 2.7 32 3780 1560 2.910、男女睡异(X 100%)13、食物保障 8劳动力” .土识字率197011985平均 受教育年限1980撬196D中学、学闯987尸1988大学、孕减1987~88,轰:t物进口依搜率(%) 82中国123印度所有发展 中国家西方国家1046人均t物生产指数〔1979 81哭IDO)农业生产‘占DP%l公召吕人均每日热供给t(卡)1986196斗11匀86谷钧进口(1000公吨)1988食物援助(百万美元〕198公︸一二划幻1006 43 50 32 50 97 56 47 34~71谷物实物扭助(占谷物进口之 比)l匀87~88155172嘿杰戮ID凌。4 546口53已2 91 7D 54砂l7621702240每日热供给,(占必须的百分…  相似文献   

6.
l、人文发展指数┌────┬─────┬────┬────┬───┬──────┬───┬──┬─────┐│ │平均 │成入 │乍熏冷 │教育 │ 实际 │调整 │人文│口戈P ││ │寿命 │识字 ├────┤获相翻│ 入均 │后的 │发展│排位 ││ │了l,q八、│率(%) │教育 │率 │ 召川〕│实际 │指教│ 一,r ││ │ │(1 985) │年故 │ │匕 │拐阴钾│ ├─────┤│ ├─────┤ │t 19日O)│ │ (尸尸尸$) │ │ │排枯 ││ │ │ │ │ │ 19吕5~ │ │ │ ││ │ │ │ │ │ 1勺3协 │ │ │ │├────…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了1998—2012年中国241个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对中国雾霾污染和FDI的区域分布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考察,结合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方法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采用了Moran’s I和Geary’s C指数对中国FDI与雾霾(PM_(2.5))污染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全域和局域分析。结果发现:(1)雾霾(PM_(2.5))污染与FDI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证明了雾霾(PM_(2.5))污染空间的溢出效应以及FDI的辐射效应的存在。同时FDI高值集聚区域一般是雾霾(PM_(2.5))高值集聚区,FDI低值集聚区域一般是雾霾(PM_(2.5))低值集聚区,表明一个地区的引资效果和雾霾(PM_(2.5))污染在地理上的集聚密切相关。雾霾(PM_(2.5))污染表现出显著的"叠加效应"和"溢出效应",说明中国雾霾(PM_(2.5))污染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以及时空维度上分别表现出交叉、累积、持续的演变特征。(2)全样本下,FDI对雾霾(PM_(2.5))浓度的影响表现出增促效应。FDI存量每升高1%,雾霾(PM_(2.5))浓度升高0.011%。(3)分地区样本下,东部城市FDI存量每升高1%,雾霾(PM_(2.5))浓度升高0.001 9%;中部城市FDI存量每升高1%,雾霾(PM_(2.5))浓度升高0.018 3%;而西部城市FDI存量对雾霾(PM_(2.5))浓度影响不显著。上述实证结果说明中国雾霾污染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区域异质性,FDI对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增促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植物主要门类已知种(或属)和特有种(或属)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态系统类型多 ,物种多 ,遗传资源丰富 ,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十分繁重。哺乳类的已知种有 581种 ,特有种有 1 1 0种 ,占总种数的 1 8.93% ;鸟类的已知种有 1 2 4 4种 ,特有种有 98种 ,占总种数的 7.88% ;爬行类的已知种有 376种 ,特有种有 2 5种 ,占总种数的 6.65% ;两栖类的已知种有 2 84种 ,特有种有 30种 ,占总种数的 1 0 .56% ;鱼类的已知种有 3862种 ,特有种有 40 4种 ,占总种数的 1 0 .46% ;被子植物的已知属有 31 2 3属 ;特有属有 2 4 6属 ,占总属数的 7.5% ;裸子植物的已知属有 34属 ,特有属有 1 0属 ,占总属数的 2 9.4% ;蕨类…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0—2016年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济南市PM_(2.5)的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和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跑马岭监测点(远离市区的清洁对照点)PM_(2.5)浓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余监测点PM_(2.5)的浓度均在2013年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2)济南市冬季污染最重,1月达到最高;夏季污染最轻,8月达到最低。(3)PM_(2.5)平均浓度有两个高值中心,不同季节PM_(2.5)高值中心有所不同。(4)夏季,有无逆温时PM_(2.5)差异较小且日变化不明显;冬季,有无逆温时PM_(2.5)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10.
长江从宜昌至湖口为中游,全长900 km,其间有四湖地区、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为湿地集中地带。 
(1) 四湖地区〓位于荆江北岸,属江汉平原,是长江出三峡后第一个大平原湖区,包括长湖、三湖、白露湖和洪湖,总面积原有11000 km2,现有1793 km2,耕地面积约454万hm2,人口450万。荆江河水通过新滩口排水闸汇入长江,汛期关闸,靠电力抽排渍涝,枯季开闸自流排水。长江对地下水侧向补给是地下水主要来源。
四湖地区是湖北的“水袋子”,历史上长江、汉江洪水多次在此决堤泛滥。四湖下游江湖相通,每到汛期,长江、汉江洪水倒灌,形成洪泛区。湖区围垦耕地约7万hm2,地势低洼,多为湖积淤泥,排水不畅,存在潜育型、沼泽型渍害。
(2) 洞庭湖区〓位于荆江南岸,总面积原有18730 km2,1950年时有4350 km2,由于不断围湖垦殖,现仅有2691 km2,耕地面积533万hm2,高程在43~26 m。湖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历来为鱼米之乡。洞庭湖为过水性湖泊,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松滋、太平、藕池三口来水,由城陵矶注入长江。近百年来,由于长江泥沙沉积湖内,加之围湖垦殖,湖泊容积显著减少,洪涝灾害日趋严重。
(3) 鄱阳湖区〓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900 km2,耕地面积约37万hm2,高程在16 m以上。接纳赣、抚、信、饶、修五河来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湖区16 m以下大多为湖草滩地,已垦耕地一般在湖水退落后种植,汛期湖水涨落频繁,汛后淤积,土质粘性较重,有机物含量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耕地土壤脱潜过程缓慢。
人类历史活动,从原始游牧狩猎部落演进为农业定居聚落。江汉平原的湿地主体是“云梦泽”,洞庭湖平原的湿地主体是“江南之梦”,春秋战国时期均为楚国皇家猎区。两个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活着大象、犀牛、麋鹿、扬子鳄等。随着历史变迁,水陆交错型湿地逐渐转化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最终成为人工湿地和水体湿地。13世纪后,人类开始围湖造田,与水争地。汉朝时代的大象、犀牛灭绝,宋代后成为老虎栖息地,湿地生态结构转为以湖泊湿地为主,成为水禽栖息地和越冬地,生活着天鹅、野鹤、鸳鸯、家雁等,17~18世纪时老虎绝迹,水禽亦成为濒危物种。由于围湖垦殖,人水争地,自然湿地中70%转化为耕地,多样性损失严重,洪涝灾害不断。1998年长江大洪灾后,中央提出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32字方针,其关键是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旨在恢复生态。 
  根据历史记载,堤垸始于春秋,南宋时形成围垦高潮,围湖造田普遍。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剧增,“以粮为纲” 驱动围垦新高潮,堤垸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生态失衡,人水矛盾。必须协调耕地保护与湿地保护矛盾,推行科学耕种和农、牧、渔协调发展,确保湿地总量动态平衡。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及两湖地区,河网交错,湖泊密布,应多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逐步扩大湿地保护范围,滋润地球之“肾”;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重建湿地生物、景观和文化多样性,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三峡建库后,长江枯季1~5月份下泄流量有所增加,水位将略有抬高,但仍在建库前天然水位变幅范围内;10月份水库蓄水,下泄流量减少,但三峡水库将实施人工实时调度,确保中下游生产、生活及航运用水需求。四湖地区潜育型、沼泽型渍害农田主要在总干渠两侧的湖盆地带,远离长江,地下水位不受长江水位变化影响,排水状况也不会改变,三峡建库后不会加剧这些地区农田潜育化、沼泽化。10月后水库蓄水,长江水位降低,有利于四湖地区汛后排涝排渍,提前降低湖、田水位和农田地下水位。 三峡建库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将会减少,可延长湖泊寿命。长江枯季下泄流量有所增加,城陵矶水位略有升高,但湖区水位仍低于圩区地面3~4 m,不会影响湖区农田自排。每年10月水库蓄水,下泄流量减少,城陵矶附近江水位比建库前降低2 m,湖区水位可尽快退落,对洞庭湖汛后排涝排渍有利。三峡建坝后如遇长江干流发生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减少鄱阳湖及中下游平原湖区分洪的负担和损失。遇鄱阳湖水系发生大洪水时,还可减少下泄流量,降低湖口水位,有利鄱阳湖水排入长江。每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鄱阳湖可提前退水,有利于湖区农田排涝排渍。1~4月下泄流量比建库前略有增加,湖口水位抬升不超过0.6 m,湖区农田地面仍高出长江水位3 m以上,既不会影响枯季排水,也不会加重湖区土壤的地下渍害。
由于三峡建库后,水位随洪、枯季节调蓄变化,结合中下游平原湖区排灌抽提,湖水交换相对频繁,促使水生生物生长茂盛,为水体稀释自净,消纳降解污染提供有利条件。三峡工程建成后,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和有利影响将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利影响得到减免。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水电、航运、农业、水产、湿地及自然资源的逐步开发,环境保护和湿地保护必将统筹安排、综合利用、协调发展。三峡工程将有力地保护湿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1.
资源产业群发展对策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产业群是各种自然资源产业的总称.资源产业群的提出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要点是:1.强化资源产业群的基础地位,增加相关政策投放.2.抑制资源需求过旺势头.3.转变资源产业群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纳入计划商品经济轨道.4.加强自然资源及其产业群管理,建立资源资产管理制度.5.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2.
膏桐(Jatropha curcas)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膏桐(Jatropha curcas)属大戟科麻疯树属多年生耐旱灌木或小乔木.因其生物柴油用途和生态发展潜力,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其研究成为热点.膏桐理化性质、药用价值、致毒机理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而膏桐生物学特别是其生态学研究滞后且较少,对膏桐生态特性开展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综述了膏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归纳了膏桐生物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膏桐种子生物学,自然群落膏桐种群建立、更新策略;论述了膏桐对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水土保持、物质循环以及化感作用潜在的影响;并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膏桐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种间杂交、植被恢复、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13.
资源产业群是各种自然资源产业的总称。资源产业群的提出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要点是:1.强化资源产业群的基础地位,增加相关政策投放。2.抑制资源需求过旺势头。3.转变资源产业群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纳入计划商品经济轨道。4.加强自然资源及其产业群管理,建立资源资产管理制度。5.确立自然资源价值观,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4.
按照国家林业局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 2 0 0 0年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今年试点示范工作的开展要按照“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要求进行 ,主要政策有 :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粮食补助的标准 ,应根据农户退耕面积、当地实际平均粮食单产和还林还草情况综合确定 ,原则上要有利于鼓励农民积极退耕。粮食补助的期限 ,根据试点情况确定 ,需要几年就补几年。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 )的标准 :长江上游地区 30 0斤 ,黄河上中游地区 2 0 0斤 ,每斤粮食按 0 .7元折算 …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价值是客观的,是文物本身固有的……依据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古迹的特定地位,阐明了其文物价值,不应仅从现定文物级别下定论,还应立足于三峡地区本身的历史、文化及地理背景,从历史、艺术、科学等各方面去识别、评价。由于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包罗万象,在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价值评估时,其出发点、侧重点乃至整个价值评估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根据淹没区内建筑、石刻、古遗址以及古墓葬四大类分别进行了论述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最近 ,小型倾斜河流中的阶梯形鱼道建筑以它的简易与实用而变得日益重要。在这种鱼道中出现的滚动流将产生波涌 ,并继续向下传播 ,而且它的周期性滚动可能会严重危害鱼道。因此 ,我们着手研究了它的严重性以便设计者在设计鱼道时能考虑这些因素。由实验证实滚动流源于阶梯形鱼道的上游。滚动流在稳定流与半平滑流间转变 ,它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不断地从稳定流变成半平滑流 ,又从半平滑流变成稳定流。它的流量值随着阶梯形水道的几何形状变形而呈现上下限。流量值和时间间隔均随着水池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RPS)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先解释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的基本含义。然后 ,通过比较英国、美国、荷兰、丹麦和澳大利亚五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 ,总结了实施RPS的国际经验 ,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提出了以及对中国实施RPS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江大学作物学科创建于1977年,是长江大学农科领域的骨干学科,现为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省教育厅"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作物保护学、园艺植物资源与利用2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长江中游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生态潜力及其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能够反映某区域内生态功能的综合潜力,研究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可望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金沙江流域是我国西部的生态脆弱区,因此选择本流域的云南省部分地区进行植被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与变化研究。首先,对流域内各植被类型进行生态潜力的分级与打分;然后,采用1996与2006年的TM遥感数据,制作了流域内的两期植被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绘制了生态潜力图;最后,根据流域内10年期间的植被类型变化面积,计算出流域内生态潜力的变化量。分析得出,流域内生态潜力变化最大的为中、东部地区,而该地区正是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研究成果一方面可望加强人们认识流域内植被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以及植被的发展和破坏趋势;另一方面为流域内植被的恢复方向和重点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urban and/or industrial needs for non-ferrous metals (lead (Pb), copper (Cu) and zinc (Zn)) of Paris (France), a highly developed city conurb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Pb was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networks (Pb pipes), Zn for Parisian roofs and Cu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oiler making and electricit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economic statistics and shows that the situation evolved from a city transforming ores, having its smelters and transforming metal into goods, to a city where metal smelting has been more or less quickly banned, and where only a small activity of metal transformation into metal-containing goods remains. The patterns of the three metals showed slight differences.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Paris is also accompanied by a change of the supplying areas over time. Ores were always imported from abroa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French non-ferrous metal mines. But foundries, which were first abroad, had developed in France betwee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late twentieth century and were again found abroad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tal into goods left Paris to the benefit of other parts of France first, then of abroad, over time. In a second part, the evaluation of Pb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n Paris conurbation shows that Pb needs of Paris conurb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ra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n, the Paris demand was satisfied and it became lower than that of France. Both the deindustrialisation of Paris conurbation and its lower needs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relative weight of Paris for non-ferrous metals, compared to other parts of Fr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