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臭气处理技术发展趋于组合工艺方向,兼顾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研究采用生物洗涤和化学吸收组合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除臭工程试验。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运行生物洗涤塔,考察生物洗涤塔对H_2S和NH_3的处理效果,并研究生物洗涤塔中活性污泥吸收液成分及性状;第二阶段,在继续运行生物洗涤塔的基础上,启动运行化学吸收塔,考察整个双塔系统对H_2S和NH_3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开展机理分析和应用验证评价。研究表明除臭系统运行稳定,对H_2S和NH_3去除效果良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及成分。生物脱臭技术是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分解H2S、NH3、有机溶剂等有害、发臭气体,使之成为无害、无味气体,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就城市污水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分析了其来源与成分,比较了几种常见的除臭工艺,重点分析了成都地区常见的生物滤池除臭原理、工艺流程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和固体废物,会导致大量的臭气产生,臭气易导致人体不适,并会带来一系列慢性疾病,而治理臭气则是重点,臭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天然植物除臭、高能氧化离子除臭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除臭法进行空气净化。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制药废水站含硫废气处理效果,采用生物滴滤池为主体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分析了污染物去除效果和pH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随着循环液pH值升高呈下降趋势,在pH值为1.7的条件下,生物滴滤池对H2 S、甲硫醇、甲硫醚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99.62%、85.09%、85.52%,平均去除负荷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蒙牛乳业包头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站臭气治理工程的实践,分析污水处理站臭气污染的成因、除臭工艺的原理,完善了除臭工艺设计和参数,从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总结了光量子分解臭气装置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臭气的产生及防控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臭气的产生、成分及其危害,认为垃圾堆肥厂臭气成分概括来讲主要分为硫化物、胺类、挥发性脂肪酸、酮类以及醛类,但详细、完整的臭气成分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对于臭气的防止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堆肥臭气主要防止措施包括在堆肥结构、通气方式、外加改良物质等方面进行的优化与控制。着重介绍了四种生物除臭法,即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滴滤法和曝气式生物除臭法的各自特点和技术进展。最后认为由于垃圾堆肥恶臭成分的多样性,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效果有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易产生和排放恶臭气体,造成二次污染。系统总结了污泥堆肥过程中主要恶臭物质:氨气(NH3)、硫化氢(H2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常用除臭技术工艺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分析。通过对污泥堆肥厂恶臭气体的产生和释放特征的分析,针对除臭工艺自身技术特点,建议采用组合式除臭技术解决污泥堆肥厂的恶臭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厂恶臭影响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污水处理设施中臭气成份、产生源、产生原因及其相对污染程度,对现在国际常用生物除臭和高能离子除臭法从技术、经济上进行了比较。高能离子除臭技术具有投资省、运行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等诸多优点,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控制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对恶臭的 H2 S气体去除过程的研究 ,指出了其除臭机理及吸附特征 ,并与传统的净化材料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 H2 S气体的吸附除物理吸附外 ,更主要的是化学吸附 ,聚苯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是 H2 S恶臭气体的理想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文章构建了复合型除臭菌剂——YDEM-1,考察YDEM-1对生物滤池除臭反应器的启动及NH_3、H_2S等恶臭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YDEM-1对生物除臭反应器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速度快;相比之下,YDEM-1对NH_3去除效率高于H_2S,如NH_3进气浓度为58.9、100.9、165.3、230.3 mg/m~3时,去除率达到100%所需空床停留时间分别为12.6、29.6、63.0、100.8 s,而H_2S进气浓度为15.7 mg/m~3条件下,实现98%以上的去除率,所需停留时间为29.6 s;该反应器适宜含水率范围在25%~50%。该复合型生物滤池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某小型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恶臭组分、浓度及致臭贡献值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主要的除臭技术及其特点,并优选制定了处理方案:1)处理间内难以收集的臭气采用"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除臭;2)负压抽出的40 000 m~3/h臭气采用"碱吸收塔+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装置"除臭,经15m烟囱排放。对该方案进行了技术论证,为小型餐厨垃圾处理站除臭工艺选择和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去除H2S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对恶臭的H2S气体去除过程的研究,指出了其除臭机理及吸附特征,并与传统的净化材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H2S气体的吸附除物理吸附外,更主要的是化学吸附,聚苯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是H2S恶臭气体的理想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在努力减少污泥产生的工作中,生活污泥发酵工程是一项关键的项目,也是取得显著成果的主要举措之一,对生活污泥的处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在污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臭气,这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污泥发酵工程进行除臭处理。本文重点关注生物滤池除臭工艺在污泥发酵工程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减轻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味问题,以确保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除臭技术是一种较新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本文研究了以生物法为主,结合碱吸收和物理法治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H2S、CH4等恶臭气体.结果表明,去除率可以在90%到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艺流程简便可行,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恶臭气体,对不同处理单元的臭气变化规律、生物除臭系统除臭效果及微生物菌群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以恶臭气体在构筑物间的含量、生物除臭反应器内填料和喷淋液上的微生物菌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硫化氢气体在曝气沉砂池含量最高,经处理后浓度低于1.5?mg/m3;氨气在进水区含量较高,经处理后远低...  相似文献   

17.
含铜蚀刻废液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某酸性蚀刻废液和碱性蚀刻废液混合得到沉淀物———Cu(OH)Cl,过滤后该沉淀物可与浓H2SO4反应生成CuSO4产品,而残留废水中的Cu2 可通过Na2S去除。实验室小试结果表明,当该酸性和碱性蚀刻废液以5∶13的体积比混合时,可以使Cu(OH)Cl得到最大限度的沉淀(96.53%的铜沉淀);当以15∶4的质量比(Na2S∶Cu2 )投加Na2S时,残留废水中的Cu2 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除(98.78%的铜离子得到去除)。此后的工程实践对具体的工艺操作进行了调试,验证了此工艺回收与利用含铜蚀刻废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绍兴柯桥江滨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处理臭气的状况,首先对该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进行介绍,包括集气罩、加湿喷淋系统、生物洗涤段、生物过滤段、生物填料与菌种以及出气系统等,然后研究了不同风量下该装置去除效率的变化,实验发现,该装置对臭气处理有良好的效果,当风机处理能力为6400 m3/h时为最佳工况点,该工况下,进口氨气浓度均值1.34 mg/m3,出口氨气0.292 mg/m3,去除率均值为73.4%,氨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和消除污水泵站散发恶臭气体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除臭工程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海甸污水提升泵站采用离子氧化法处理恶臭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离子氧化法具有构造简单、中等投资、去除效率高、工艺条件易于控制等优点,是海甸污水提升泵站处理臭气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法处理低浓度H2S恶臭气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2S是生产生活中臭气的常见组分,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近年来,微生物法处理H2S废气逐渐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文章简述了近年来用微生物法处理H2S臭气的研究成果和工业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