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阻燃防护机织物是指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时能防止本身被点燃或延缓并终止燃烧的织物。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阻燃防护机织物主要由两种方法制成,一是用本质阻燃纤维直接织制;二是由普通非阻燃纤维织制,再经阻燃后整理制成。阻燃防护机织物属于功能性纺织品的一种,其作用是避免或降低穿着者受到高温或火焰灼伤的可能性。因此,该织物的首要性能指标是热防护性能。而力学耐久性不仅是功能性服用  相似文献   

2.
腈氯纶纤维是我国生产阻燃织物的主要纤维品种。本文介绍了纤维的燃烧过程和其阻燃性的衡量标准,阐述了该纤维的性能和生产方法,并介绍了典型腈氯纶纤维品种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皮芯复合纺丝制得的多功能疏水阻燃聚酯纤维制备了一种阻燃疏水涤纶布,并对涤纶布进行了防水处理,测试了涤纶布的阻燃性能和燃烧性能及防水、透气透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涤纶布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氧指数达到31%,达到"难燃"级别。垂直燃烧测试达到B1级别,燃烧过程无融滴。经防水整理后的涤纶布对其沾湿度测试,防水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达到5级,且具有良好的透湿性能,使所制得的织物同时具有了良好的阻燃防水透湿功能,体现出多功能性。测试了其撕破强力和纱线滑移量,都达到了服用织物的标准。涤纶布染色效果较好,在添加导染剂后能进行低温染色,不影响布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4.
阻燃纺织品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阻燃纺织品的发展历程,并预测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扼要介绍了阻燃纤维和阻燃织物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论述了阻燃技术的进展;提出了开发新阻燃纺织品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温度测定间接测定防辐射阻燃织物的发射系数,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是发射系数有效而简便的测定方法。同时,还证明了贴铝膜阻燃织物(正面)的防辐射能力强于镀铝阻燃织物(正面),而二者的反面防辐射能力均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PROBAN是什么? PROBAN是一种用于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耐久性后处理阻燃剂,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使用PROBAN的工艺过程是:浸轧—烘干—氨熏—氧化—水洗,只有持有PROBAN织物生产许可证的染整厂才能使用PROBAN工艺。 PROBAN阻燃织物的用途 PROBAN阻燃织物可用于如下几个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阻燃织物在防护服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这引起了许多研究机构开发和研究阻燃织物的兴趣,他们开发设计了多种特种用途的阻燃(FR)织物。Kelver、Nomex、PBI、P-84、Kermel等耐高温高性能(HTHP)纤维及缝纫线已被广泛应用。同时,科研人员还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燃织物用阻燃剂处理成具有防火功能的FR织物,并已应用到航空航天和防御等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8.
正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安全防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用永久阻燃新材料的劳动防护用品必然会逐渐替代以阻燃剂整理的、以棉为主的劳动防护用品。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永久阻燃环保材料芳纶阻燃纤维越来越受人们欢迎。阻燃纤维阻燃纤维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具有阻燃功能的阻燃剂通过聚合物共聚、共混、复合纺丝、接枝法等方式加入到纤维的内部或表面,使纤维具有阻燃性能。例如阻  相似文献   

9.
聚对苯撑苯并双嗯唑(poly(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简称PBO)纤维是由PBO聚合物经过液晶纺丝技术制得的高性能纤维。高性能纤维中有代表性的是有机刚性链的对位芳纶、有机柔性链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PBO纤维。其中PBO纤维是强度和模量最高的纤维,被认为是21世纪超级纤维。也是继Kevlar纤维开发成功以后,纤维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因其在比强度、比模量、耐热性和阻燃性方面的特殊性能而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峰 《安防科技》2004,(6):40-41
针对目前阻燃防静电面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将高性能纤维与阻燃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混纺交织的方法,从而研制出既具有优良的阻燃和防静电性能、又具有高强耐磨和轻柔手感的综合性能优异的防护面料.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对磷酸、硼酸、杨梅单宁阻燃剂3种添加剂处理后的聚氨酯泡沫材料与标准样分别测定氧指数、热值、烟密度等级和热稳定性,并以层次分析法评价阻燃性能优劣。结果表明:4种材料PUF STD、PUF PA、PUF BA、PUF FR的OI、CV依次分别为34.71%、38.59%、35.88%、37.86%,17.4023、16.7037、15.3197、15.0397kJ/g,燃烧时均少烟,热稳定性排序为:TS PA>TS STD>TS FR>TS BA;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3种添加剂对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顺序由优到劣为:PUF PA>PUF FR>PUF BA>PUF STD。该结论可为聚氨酯材料阻燃添加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2.
聚碳酸酯(PC)作为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高铁、飞机等特殊领域,但其燃烧时热释放及产烟量较大,故对其进行抑烟阻燃改性便尤为重要.通过将商用有机硅阻燃剂与抗滴落剂复配制备PC复合材料,证明在添加3 wt% 的有机硅阻燃剂后即可使PC达到V0级,LOI上升至34.5%,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58.86%,烟及CO2释放速...  相似文献   

13.
利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酒精喷灯燃烧试验、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溴-锑-磷阻燃体系对聚丙烯(PP)土工格栅的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生烟性能和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添加量(质量分数≤5%)的溴-锑-磷阻燃体系对PP土工格栅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较小,但明显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其中质量分数5%的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八溴醚)-三氧化二锑阻燃PP的峰值热释放速率(HRR)和总释放热(THR)相比于纯PP分别下降了39.98%和26.03%。八溴醚-三氧化二锑阻燃体系与红磷复配时还表现出较好的协效作用,当溴-锑与磷的质量比为3∶2时,协效阻燃效果最优,仅添加5%的协效阻燃体系便可使PP的LOI和UL 94等级分别达到27.9%和V-0级,并通过酒精喷灯燃烧试验。与纯PP相比,溴-锑阻燃体系虽降低了PP的HRR和THR,但增大了燃烧过程中的生烟速率(SPR)和总产烟量(TSR),而红磷的加入能有效降低溴-锑阻燃PP的生烟量。热重分析表明,溴-锑-磷协效阻燃体系表现出较好的气相阻燃作用,能有效降低PP的热裂解速率,增强了PP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石墨粉 (GP) 与聚磷酸铵 (APP) 膨胀阻燃体系对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阻燃及抑烟特性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 (CCT)、热重分析仪 (TG) 及极限氧指数测试仪 (LOI) 对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添加膨胀阻燃剂APP的阻燃硅橡胶相比,添加GP/APP膨胀阻燃体系可有效提升燃烧过程中形成的膨胀碳层的致密度,降低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及总烟释放量,提高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高温阶段的热稳定性,提升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燃烧成炭率和质量保持率; 使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值增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氧指数、质量损失率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EC130温拌剂、FRMAX型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阻燃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阻燃沥青混合料、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氧指数分别增加23.3%、25.6%,质量损失率减小28.0%、32.0%,残留动稳定度增加14.0%、16.1%,残留最大弯拉应变增加14.1%、17.1%,冻融劈裂强度比增加5.3%、9.0%。相比普通沥青路面,阻燃沥青路面、温拌阻燃沥青路面发生火灾时能够减少34.0%、41.1%的毒害气体生成,并减少路面修补所需的混合料质量。其次得出普通沥青路面、阻燃沥青路面及温拌阻燃沥青路面的质量损失率、残留动稳定度、残留最大弯拉应变、残留冻融劈裂强度比与燃烧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效果显著;温拌剂有助于阻燃剂更好地发挥阻燃作用,降低火灾对道路的破坏,降低隧道火灾发生时有害气体的生成,提升隧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纳米技术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胡源  宋磊 《火灾科学》2001,10(1):48-52
本文主要简述纳米技术与阻燃材料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纳米技术在阻燃材料中应用及发展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氢氧化镁阻燃聚丙烯的力学和阻燃性能,合成一种新型氢氧化镁协同阻燃试剂聚二(乙醇)磷腈,并制备聚磷腈/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用红外光谱(IR)和氢核磁共振仪(H-NMR)研究阻燃剂聚二(乙醇)磷腈的化学结构,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氧指数测定仪,研究聚磷腈/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添加量对聚丙烯的结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阻燃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且能使聚丙烯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些结果主要归功于聚磷腈不仅起到协同阻燃作用,而且还作为氢氧化镁的分散剂,提高了氢氧化镁粒子在聚丙烯中的分散度及界面结合力。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徐晓楠  张健 《火灾科学》2004,13(3):168-172
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裂解气相色谱仪(PyGC)、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各阻燃剂之间的协同性以及阻燃机理。实验结果显示,阻燃剂的加入可延缓PE的降解过程,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降低基材在升温过程中的放热量,使基材具有良好的阻燃性;SiO2的适量加入可改善膨胀碳层的耐热性,当SiO2的添加量为6%时,协同阻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类透明凝胶材料的耐候性能,分别将丙烯酰胺与聚乙二醇2000、丙烯酸、甲基丙烯酸3种聚合物复配,构建聚合物互穿网络体系,然后与交联剂、阻燃剂和引发剂等共混制备透明防火凝胶并应用于灌浆型防火玻璃。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互穿网络结构能增强透明防火凝胶的热稳定性、耐火性和耐候性,但略微降低了凝胶体系透光率;3种聚合物互穿网络体系透明防火凝胶的综合性能排序为: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2000体系>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相比于聚丙烯酰胺凝胶防火玻璃,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2000互穿网络凝胶防火玻璃经50 kW/m2辐射功率加热3 600 s后,背面平衡温度降低约39.0%。研究结果拟为高性能阻燃透明防火玻璃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能和阻燃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抑烟性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包覆二乙基次磷酸铝(ADP)的MF@ADP微胶囊,再引入三聚氰胺聚磷酸(MPP)与MF@ADP进行协效复配,熔融共混制备阻燃LDPE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热重分析、力学测试和烟密度测试等研究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和抑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F@ADP微胶囊能改善阻燃剂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与MPP复配构成的磷-氮膨胀阻燃体系能有效提高LDPE的抑烟性能;当MF@ADP∶MPP的质量比为2∶1时,材料的LOI达到了30.6%,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拉伸强度为11.8 MPa,且形成的P/N/O高聚物炭层稳定性更高,可减少LDPE燃烧释放的烟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