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对粉末活性炭吸附微囊藻毒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瓶点法,考察了预氯化工艺对粉末活性炭(PAC)吸附黄浦江原水中2种微囊藻毒素(MC-RR、MC-LR)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与氯同时投加可以大大提高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20%以上),原因可能是粉末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与HClO作用催化了微囊藻毒素的去除;而粉末活性炭和氯在不同投加点投加时,则没有这种强化作用,相反氯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粉末活性炭的吸附效果(降低5%~10%);氯对微囊藻毒素的强化去除作用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弱化;粉末活性炭单独使用时,投加量为10 mg/L、接触时间为6 h,MC-R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在55%和45%左右.  相似文献   

2.
低温条件下对水解酸化-A2/O(PACT)-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考察印染废水中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对工艺负面影响较大,未加粉末活性炭时好氧段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2.6%和58.9%;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去除率分别达55.8%和65.4%,提高了13.2%和6.5%,显示出低...  相似文献   

3.
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联用(PDF)用于饮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题对固定化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深度净化饮水进行了研究,即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联用工艺,研究了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助滤剂配比与过滤周期、出水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外循环流化床处理含染料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炭为载体的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含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载体填充量15 g/L为最佳用量,与流化床的流体混合特性吻合;得到最优化处理流程,包括一次性进水厌氧A(总计4 h,其中进水5 min)-好氧O(4 h)-沉淀(1 h)-出水闲置(3 h),周期12 h。COD进水浓度较高时,其去除率89.4%;COD进水浓度较低时,其去除率82.3%;色度去除率接近100%;NH4-N去除率达60%以上,总容积负荷0.052 kg NH4-N/m3.d。为了保证高效的脱色效果,出水闲置阶段不应低于3h。  相似文献   

5.
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微滤组合工艺的除污染效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微滤(PAC-MF)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农药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量化了粉末活性炭-微滤工艺中PAC、微生物和MF分别对去除污染物的贡献.结果表明,PAC-MF组合工艺对TOC、UV254、以及THMFP和HAAF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56%、96.75%、77.64%、83%,对敌敌畏的平均去除率为95.1%,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8%.粉末活性炭-微滤工艺中,活性炭能够使膜的有机负荷降至膜直接过滤工艺的28.32%,膜表面的炭层对污染物有去除作用;活性炭在一次性高浓度的投加方式下,可以提高活性炭对氨氮的吸附作用,使对氨氮的去除率达44.5%.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对浓缩果汁生产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3500~5000mg/L,pH为6.5~7.5,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h,SBR反应池MLSS浓度3500~4000mg/L,进水15min,曝气7h,沉淀1h,出水15min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97%以E,SS去除率达93%以上。且以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可去除果汁废水中的SS达78%以上,为后续SBR工艺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组合工艺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纤维作为催化反应载体,建立了多相催化臭氧氧化-纳滤组合工艺,研究其对污水深度净化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活性炭纤维的催化作用,显著提高了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效率,催化臭氧氧化单元单独运行5 h后对紫外吸收值(UVA254)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8.2%和32.3%。组合工艺运行5 h后出水UVA254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8.7%和89.5%,对3类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萘及苯并[a]芘等)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均高于单独纳滤工艺的去除率。与单独纳滤工艺相比,单独运行5 h后纳滤膜通量下降23.8%,而组合工艺膜通量仅下降14.6%,体现了组合工艺具有改善出水水质和提高产水能力等多方面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曝气、膜组件、反应器等方面的改进,用MBR与PAC(粉末活性炭)-MBR处理微污染水中得总磷(TP).实验结果表明:MBR稳定后出水TP含量低于0.02mg/L,去除率达到90%左右,有效的解决了此类微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干扰;而PAC-MBR组合工艺对TP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MBR工艺,稳定后对TP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曝气、膜组件、反应器等方面的改进,用MBR与PAC(粉末活性炭)-MBR处理微污染水中得总磷(TP).实验结果表明:MBR稳定后出水TP含量低于0.02mg/L,去除率达到90%左右,有效的解决了此类微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干扰;而PAC-MBR组合工艺对TP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MBR工艺,稳定后对TP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溶解氧和污泥沉降比对乌鲁木齐新建东郊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的影响。旨在为生产运行管理和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对相同曝气量,不同进水流量下.COD与DO之间的关系及不同污泥沉降比(SV)值下有机物去除率进行表征。通过对新建厂工艺指标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在300~800mg/L变化时,DO在1.3~3.0mg/L之间:当污泥沉降比控制在15%~25%之间,COD、BOD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SS的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ABR处理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运行机理,并研究了启动阶段在不同的水力条件和容积负荷下,对有机负荷为1.2-3.6 kgCODcr/(m^3·d)淀粉溶液的CODcr去除率,以及ABR工艺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启动阶段中低负荷反应条件下:①HRT12 h、CODcr600 mg/L、容积负荷1.2 kgCOD-cr/(m3·d)②HRT12 h、CODcr1 200 mg/L、容积负荷2.4 kgCODcr/(m3.d);③HRT8 h、CODcr1 200 mg/L、容积负荷3.6 kgCODcr/(m3.d),ABR反应器对CODcr均有较高的去除率。运行稳定后,ABR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JF-阳离子絮凝剂(JF-C)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絮凝机理。试验表明,JF-C是一种高效的污泥脱水剂,用量为污泥绝于重量的0.2~0.3%,效果是一般污泥脱水剂的2~4倍;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可使色度下降90%以上,CODCr下降37~57%;在餐饮废水处理中,SS含量去除率达86.7%。BOD5去除率达67.6%,CODCr去除率达86.7%,油去除率达96.3%。应用研究表明,JF-C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高效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含铁、锰水源水深度处理工艺的运行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铁、锰含量较高又存在有机微污染的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生产规模的净水厂(规模10m^3/h),进行了运行效能的试验研究。该水厂由射流曝气→砂滤罐→臭氧接触氧化罐→生物活性炭滤罐→木鱼石滤罐→紫外线照射清水箱等处理单元组成。通过曝气充氧-砂滤预处理,去除溶解性的二价铁60%以上,关剩余臭氧的量为0.4mg/L(相应的臭氧投量为:4mg/L)的条件下,经臭氧接触氧化和生物活性炭过滤,在HRT20min时,可去除铁锰高达100%,CODMn的去除率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粉末活性炭为催化剂,建立了微波协同氧化工艺,对模拟甲基橙废水进行处理。微波协同氧化、活性炭吸附和单纯微波辐射3种不同工艺的对比实验表明,微波诱导氧化工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考察了甲基橙浓度、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活性炭用量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在甲基橙质量浓度为305mg/L、微波功率580W、辐射时间10min、活性炭用量1.2g/L的条件下,甲基橙色度去除率为99.63%,COD的去除率为95.8%。  相似文献   

15.
刘琨  李萍  林海 《环境工程》2007,25(5):25-27
将微电解和生物流化床工艺相结合,探索一种新的工艺——微电解生物流化床,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为2h,曝气量0.024m3/h,进水pH6.5,载体浓度3%,铸铁屑颗粒粒径0.074~0.154mm,活性炭颗粒粒径0.154~0.28mm。针对CODCr为400mg/L时的实际生活污水,其CODCr去除率为96.1%,比普通活性污泥流化床高4.3%,水力停留时间缩短3h。当进水CODCr在400~700mg/L变化时,微电解生物流化床CODCr去除率变化幅度为11.0%,其抗冲击负荷能力是普通活性污泥流化床的3.35倍。  相似文献   

16.
聚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和混凝-厌氧十好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不同工况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聚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混凝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的污泥负荷,调节pH值6.7,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l00mg/L时.聚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8%,当进水的COD为3000~4000mg/L时,聚醚废水经此组合工艺处理后,COD的总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COD值约150mg/L.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纤维电极法处理草浆造纸黑液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用活性炭纤维(ACF)电极法和酸析、凝聚处理加电极组合方法,对造纸黑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电极法处理黑液,CODcr、色度去除率分别达64.25%和94%;“酸化+电解(45min)+Fenton试剂”的综合治理方法效果较好,CODcr、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4.2%和99.6%,出水近乎清澈透明。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的吸附剂对木浆造纸黑液酸析木质素后的滤液进行吸附处理研究,并测定其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对滤液原料(2#)的吸附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四种吸附剂中,粉末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最好。采用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处理滤液原料(2#)较好工艺条件为:用量为6 g,吸附时间为2.5 h~3 h,吸附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SBR+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利用废H2SO4和废铁炭微电解,并以微电解-混凝沉淀+活性污泥为预处理,预处理控制工艺条件,S2-、色度、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98.9%,66.9%;试验的pH,VFA数据验证了水解酸化的稳定效果,稳定运行后,COD总去除率达96.0%,SBR出水经粉末活性炭吸附后COD出水300mg/L左右,达到三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20.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能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中的有机物、浊度、色度,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易控制、投资节省的特点。本文通过改变传统工艺中用聚合氯化铝做混凝剂的做法,选用硫酸铝做混凝剂,确定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处理效果与试剂投加顺序有密切关系;(2)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处理工艺能显著改善水质,比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