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珠江口沿岸城市经济发展对珠江口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结合近20 a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多年来珠江口海域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迅速膨胀所产生的污水排放量增加,是导致珠江口海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采用综合指数法进一步对珠江口海域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珠江口海域20 a来综合污染指数出现高一低一高的变化模式,与同期珠江三角洲工业污水处理率的提高而生活污水处理滞后相对应,也表明,珠江口海域水质污染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工业污染类型转变成生活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2,(11):10-11
广州着力治理内河涌 2001年,广州全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近8亿吨,而目前广州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3.43%。广州市大小224条河涌向珠江输入着黑臭脏腥的污水,以流量并不大的东濠涌为例,其平均每小时流出300公斤、日均产生7.2吨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3.
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考察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现状基础上,结合广州市城市现状和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综合整治的几点建议,旨在对领导决策和开展污染治理的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资料能有效地监测珠江水质污染状况,在监测水环境质量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快速,全面,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猪饲养、屠宰业及餐饮业对珠江广州河段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分析了广州市生猪饲养、屠宰业及餐饮业等这类有机废水排放量大、有机物浓度高的污染源的排污状况,指出造成目前珠江广州河段的有机污染.除居民生活污水外,生猪饲养业、屠宰业及餐饮业废水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掌握珠江河水中污染物变化规律,对其进行预测研究,对于整治珠江广州河段,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珠江广州河段近5年的一项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预测方法,阐述了模型原理,建立了珠江广州河段高锰酸盐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用该模型对珠江广州河段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分别是4.82,4.92和5.03.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海域污染及其研究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珠江口海域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域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当前应当首先确定的环境保护科学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2,(11):4-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存在水环境恶化,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影响了珠江沿岸各市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如不及时有效整治,势必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综合整治珠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使命感、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搞好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2,(11):7
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总的目标是: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八年江水变清。通过整治,使各河段水质达到《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功能目标要求,做到水流清澈,生态平衡,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合格安全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二○○三年:西江、北江、东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体质量满足相应的环境功能目标要求,部分污染严重河段水质有所改善,流经城市河段有机污染的恶化趋势有  相似文献   

10.
黄慧诚  钟奇振 《环境》2004,(2):12-13
珠江,南粤人民的母亲河,不仅以其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两岸数千万人民,而且为流域内十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珠江水环境保护,可谓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全省人民切身利益。为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保护珠江,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提出了。一年初见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0,(6):67-67
广州珠江电厂为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下企业,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几何中心和电力负荷中心,总装机容量为4×300MW燃煤发电机组,是广州市最大的电力生产企业和广东网主力电厂之一。广州珠江电厂先后获得全国一流火力发电厂、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奖、广东省先进集体、广州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广东省环保诚信企业等两百多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用灰色模型理论预测珠江口污染趋势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江口海域近10a来的COD、NH4-N、NO2N的监测值,把其当作灰色因子,视珠江口海域为灰色环境,应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对该人海口的部分污染物进行污染预测。所建模型经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符合预测规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适应性。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珠江口海域的污染的原因,从量化上了解其污染的程度,也为以后分析其他海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河口是流域与海洋的枢纽,受到陆海强相互耦合作用,其生态环境复杂且脆弱。本文以珠江口典型城市东莞市为例,分析了流域—入海河流—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莞市陆域和河口以生活源排放的含氮类污染物为主,目前的陆源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制约了入海污染削减。近年来,东莞市虽然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并且通过快速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基本保障了全市生活污水处理需求,提标改造成效显著,污水集中收集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近岸海域水质尚未明显改善,陆海统筹治理行动不协调等问题,需统筹流域—入海河流—近岸海域综合协调治理,加强入海河流总氮的削减与管控,完善和提升区域污水管网纳污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等,持续深入攻坚重点海域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4.
单力 《环境》2006,(8):54-57
“游完珠江感觉怎么样?跟在游泳池相比如何?”面对记者的提问,许多人表示,游珠江感觉很好,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坏。据《广州市志》记载,从上世纪30年代到1976年,广州至少组织了16次横渡珠江活动。之后,这一活动中断了30年。珠江水干净与否,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游泳大概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一条可以游泳的江河,水质至少要达到Ш类水以上。这说明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已取得明显好转。此前,广东省政府对外公布,珠江综合整治“三年不黑不臭”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在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水质居最好水平。拒绝污染珠江治污经过多年的综合整治,珠江…  相似文献   

15.
邓慧玲 《环境》2009,(6):49-49
5月18日,省环保局、省监察厅联合召开2009年全省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工作新闻通报会,决定对广州市西部饮用水源,淡水河流域重污染行业,清远市清城区大燕河流域重污染行业,独水河流域重污染行业,潮阳区谷饶镇、潮南区两英镇印染企业,开平市镇海流域污染整治,韶关乳源南水水库环境综合整治,汕尾市与揭阳市交界地区陆丰市和揭西县废五金行业污染整治,限期有关地市辖县年底完成“一县一厂”污水处理厂建设,限期有关开发区年内完善规划环评手续等10个重点环境问题进行联合挂牌督办。  相似文献   

16.
牡丹江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牡丹江流域的污染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牡丹江流域的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并针对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农田退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等方面提出了适合牡丹江流域的面源污染综合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柱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珠江口近30 a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自伶仃洋淇澳岛海岸带采集了1个长108 cm的沉积物柱(ZH1)。分析了这些沉积物样品中12种微量金属的含量及粒度参数。结果表明,沉积柱中的重金属呈现四种垂向分布模式。有机质含量是大部分重金属垂向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沉积柱中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垂向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r、V、Be、Se、Sn和Tl基本上未受污染,而Cu、Ni、Pb、Zn、Cd和Co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推测这些元素的污染与富集可能主要与上世纪80年代初起至今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及生活)对珠江口产生的影响逐渐增加有关。另外,也与研究区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水动力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佛山市的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在推进工程实施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信息工作的开展,本文简单介绍了佛山市珠江综合整治信息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并提出今后要继续开展信息公开披露工作,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努力提高珠江综合整治信息的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近三年对珠江广州河段10个采样站的生物监测结果.以周丛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轻中污性和耐污性种类所占的百分比来评价珠江广州河段近三年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以来,我市扎扎实实开展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8年多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珠江综合整治八年江水变清目标,我市水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根据省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考核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