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再生资源》2006,(3):F0003-F0003
首届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于2006年5月30日在广东清远举办,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常务副主任周声涛作主旨演讲,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左铁镛、金涌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发表了演讲。  相似文献   

2.
吴凡  沈立 《环境》2014,(11)
正10月中旬,受广东省环保宣教中心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亲临广东参加"环保名人面对面"大讲堂活动,并参加第三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10月12日,郝吉明院士还在江门五邑大学进行了"PM2.5防治任重道远"的主题演讲。"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但广东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将有望在2020年全国率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郝院士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道。大气污染防治需多角度协调推进记者: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北京、河北等地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07,(7A):68-68
7月7日上午,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中国科协资询中心、中国沙产业基金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接联合举办“巴巴耶夫院士与媒体记者见面会”,就如何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26日,我们如约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 在典雅的学术报告厅里,杜祥琬院士正在作有关中国能源发展的学术报告,给记者留下沉稳、谦和、举止文雅、思维敏捷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1月19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6.
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记者会上表示,评价和奖励是科技活动的一个指挥棒,只有解决了指挥棒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克服当前存在的学术浮躁现象,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的宽松环境,从而取得重大科技突破。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7,(10):9-9
在9月9日举行的"核能开发与内陆核电建设专家论坛"上,与会院士、专家纷纷表示,核电是清洁能源,中国发展核电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因致力于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而广受关注的“浦江创新论坛”,2011年9月将再一次于上海拉开序幕。“浦江创新论坛”主席、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强调“创新首要的是完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上海市科协将举办首届上海科技论坛,主题是国际大都市与科学技术,市长徐匡迪院士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市科协主席杨福家院士任组委会主任,同时还有一批著名科学家和主管科技的政府官员担任论坛顾问。 举办上海科技论坛旨在进一步落实上海“科教兴市”战略,以国内外科技专家的科技大交流推动上海科技进步,加快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进程,表达科技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形象。其目的是立足上海,面向世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立足科技界,面向社会。  相似文献   

11.
张丽英  洋洋 《环境》2006,(10):98-98
近日,江门市委托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和广东省环科所共同编制的《江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经过为期一年的紧张调研后近日通过了专家评审。 记者从专家评审会上了解到:2020年,该市拟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各项指标上均达到生态市要求,包括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在内,预计需要投入410亿元人民币,约为未来15年(包括2006年,下同)全市GDP的2%。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金鉴明在内的7位专家、教授对《江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了论证,认为该《规划》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单力 《环境》2005,(10):58-59
9月16日上午,广州美丽的二沙岛旁的珠岛宾馆会议中心,“绿色广东”大型论坛正式开幕.这一环保论坛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广东堪称史无前例。一个由中国著名环境问题院士、环保经济学家、环保文化人士和民间环保团体组织代表组成的“绿点子”智囊团纷纷献上研究成果,从环境、经济、文化、能源、交通等不同层面,就“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等关系建设绿色广东的战略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1月20日上午,在全党全国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在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开启循环发展新征程"。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莅临论坛并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张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首席政策专家齐建国、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等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4.
记者问:您在东京接受"蓝色星球奖"时所发表的《梦想与期待》那篇演讲,引起了读者的很大兴趣.您过去从事环境管理,现在从事环境立法,都是具体实在的工作."梦想"一词出自您口,很新鲜.出于好奇,我想了解您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还是保加利亚、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建筑学会的资深会员、文化骑士、院士、教授、顾问,头衔多得数不胜数;1989年他主持规划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实验项目荣获国内多项大奖后又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颁发的“优秀设计金质奖章”,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确认他“杰出的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贡献”并颁发荣誉证书,1993年在联合国总部由应届联大主席授予他“世界人居奖”,1999年他负责起草国际建协成立50年来第一部宪章:“北京宪章”等等。荣誉也多得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6.
《环境工作通讯》2014,(7):26-26
侯仁之,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候先生讲课,内容精彩、充满激情、有感染力。崔海亭:我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侯先生当时是我们的系主任。我们都非常崇拜这位著名学者。我虽然不是侯先生的入室弟子.但是在迎新报告会、学术演讲中都听过他的教诲。  相似文献   

17.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A):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18.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3):4-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日,本刊记者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金鉴明.  相似文献   

19.
徐曼  杨雪杰 《环境保护》2012,(18):16-18
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血铅超标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反复挑战社会神经,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为治理重金属污染,我国频出重拳。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拉开了全力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序幕。针对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难点,本刊记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进行了专访。重金属污染治理难度很大《环境保护》:您认为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8,(11)
《环境》杂志充分发挥影响力,经常组织漫画、征文、摄影、演讲、论坛、咨询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环保活动,繁荣环境文化、拓展环境教育、宣传环保知识,其中影响较大的活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