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文化产业也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推动,文化生产的工业化、批量化、标准化才成为可能。科技创新不仅创造了崭新的文化样式,提高了文化生产的效率,而且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范围,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之所似能够成为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创新。今天,中国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要迎接来自国际文化产业强国的挑战,必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时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并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就是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孕育创新事业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灵魂和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不仅承载着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承载着传承文化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使命担当。在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产业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顿和迷乱,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性与娱乐性不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统一、硬实力与软实力不匹配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方式,提升文化产业思想引领能力;完善文化产业法律制度,增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障能力;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文化产业对外传播能力,以更好地引领我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为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观念创新不足、协同度不高、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等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合理控制参与单位数量,保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并通过进一步观念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灵活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确保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文化国际贸易污染转移、资源成本透支以及生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根据生态和文化天生具有亲近性和共同特征,建议通过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进行结构调整等对策实现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文化消费状况是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本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文化消费需求,并对抚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进行挖掘和阐发,努力在工作中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不仅是个人提升文化修养之必需,更是岗位职责与使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法治的支撑,法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运作基石、内在驱动与价值取向。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文化、制度及发展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影响。当前从法治化视角来探究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和健全社会治理法治化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界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文化层面,以弥补在实际操作上对隐性的观念文化建设关注的不足。就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观念文化层面,而且还要从观念文化层面提升到作为意识形态载体层面进行研究,这是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伐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上接2006年第1期第31页) (五)政府职能转变为信息化特别是政务信息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尤其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提上了日程,要求把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管理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政务信息化即电子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从科技创新向科研创新继而向管理创新的过渡,要真正实现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主体,企业成为需求和投入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与使用的主体,政府转变职能、成为创新管理的主体,迫切需要重构一个新的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从而提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民族团结画出最大同心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强大"体现。党的自身建设质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宣传媒介传播效果和人民群众的素养,这是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要素构成。因此,要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战略,以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素质。政府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怎么办?笔者认为:我们要想使供销社系统再生资源企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上有个大解放,观念有个大转变,必须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再生资源之路,不能再靠政府包揽自己的生存、经营活动,而必须自觉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地、主动地去开拓再生资源市场,勇于在社会主义的市场大海里学会游泳,学会经营,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石化不断深化“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了一线职工操作行为,为积极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突出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道德观念、责任感和执行文化为内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教育创新已成为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重要转折期,表面上看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实质上是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创新型城市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和主战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南阳在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中,要找到出路,就集中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等诸多方面。有了这些创新,就找到了解决发展问题的金钥匙,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找到了一招应多变的关键举措。5年来,南阳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和服务带动,围绕破解传统产业升级的瓶颈,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围绕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持续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步伐,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近日,南阳同扬州、杭州等12个城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找准了抓手,选对了切入点,为南阳市启动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开了好局,谋了好篇。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动力,科技是活力,科技是民生,科技是未来。”发展科技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让创新人才竞相涌流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强大所需,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需。  相似文献   

19.
语丝拾粹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孕育,离不开深厚人文艺术底蕴的熏陶。离不开大学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名家大师的激励和引领,更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拼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废旧物资市场放开后 ,打破了独家经营的格局 ,使再生资源企业举步维艰。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 ,再生资源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拓展新的经营空间 ,扩大经营规模 ,这是当前再生企业扩大购销业务 ,提高经济效益 ,走出经营困境 ,促进行业发展的营销战略。一、更新思想观念 ,在竞争中求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多种经济成分 ,多条流通渠道开放式社会主义大流通市场上 ,竞争更加激烈。回收行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首先要实现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