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7万和7万     
二十世纪,全世界的森林以每年1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而土地沙化的速度却以每年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17万和7万,是摆在我们面前一组沉甸甸的数字。 不要以为我们在玩数字游戏,在这一组数字背后是什么呢?洪涝、干旱、台风、海啸……,大自然的“疯狂”,是降临人间的无情“天灾”。而大自然的“杰作”,正是人类无节制地砍伐森林和历代战争对森林草原破坏的“产物”,致使大片大片的森林草原相继沦为裸地。从天山脚下到大兴安岭南麓,纵贯中国西北、华北、东北  相似文献   

2.
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地壳会随时移动和裂开,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和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飓风和洪水肆虐,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破坏性灾难。疫病这一恶魔,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若是被来自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流星和小行星撞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地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作为地壳的一种“正常”震动,地震在全球每年都要发生500多万次,其中人类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而能造成…  相似文献   

3.
前些日子,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引起了国人的强烈愤慨和谴责。可过了不几天,我国北方地区又发生的十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影响最严重的沙尘暴,有几个抱怨过?更谈不上愤慨与谴责。理由似乎很简单:“伤熊”是人为事件,“沙尘暴”是天灾,不能怨天只能尤人。其实,这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伤熊”、“沙尘暴”都是人惹的祸。“伤熊”的主儿受到国人谴责,“罪”有应得,因为他伤害了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朋友———受到法律保护的动物,侵犯了动物的生存权。从环保意义讲,破坏了生态平衡的“链条”。沙尘暴是土壤荒漠化造成的,而…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造成近2500人死亡;今年中国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人数为近十年最低;泥石流;警惕人类活动加重悲剧性天灾;2005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5.
地震是伴随地球存在而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天灾,根本无法阻止其发生.为了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应急保障的重要作用,接着介绍了如何加强应急保障工作的措施,最后对应急保障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前些日子,北京动物医“伤熊”事件引起了国人的强烈愤慨和谴责。可过了不几天,我国北方地区又发生的十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影响最严重的沙尘暴,有几个抱怨过?更谈不上愤慨与谴责。理由似乎很简单:“伤熊”是人为事件,“沙尘暴”是天灾,不能怨天只能尤人。其实,这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伤熊”、“沙尘暴”都是人惹的祸。  相似文献   

7.
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地壳会随时移动和裂开,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和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飓风和洪水肆虐,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破坏性灾难。疫病这一恶魔,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若是被来自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流星和小行星撞上,后果更是小堪设想。  相似文献   

8.
杨其嘉 《世界环境》1998,(2):19-19,15
印尼森林大火的影响EffectofForestFireinIndonesia举世震惊的1997年印尼森林大火是天灾还是人祸,有关专家正在调查中,但是这次殃及全球的森林火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人们已深刻感受到,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地球只有一个,在这个球...  相似文献   

9.
蔡医生: 你在贵刊第1期的《职业病与公害病信箱》中提到“人类工效学”一词请问什么叫”人类工效学”? 它与职业病有什么联系? 盼复靳汝康靳汝康同志: “人类工效学”,在美国也称“人体工程学”,也有称,“人机系统学”的,在欧洲也有称作“人类技术学”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12.
林利本 《福建环境》1994,11(1):12-13
土地是无比珍贵的特殊资源。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土地是他(人类)的原始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资本论》第一卷第203页)。没有土地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土地是财富之母”,“是永不枯竭的财富资源”,“是一切生产、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世世代代人类共同永久的财产,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马克思语)。 农业是一个人类与土地、自然力相互作用的产业部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都是直接通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失衡,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批判成为一种思潮,其中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罪魁祸首的观点成为定见之一。提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已经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融入了可持续发展观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成为达到经济、社会、环境3者协调发展的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14.
环境思想史和环境科学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主体与环境客体的相分导致明确环境概念的产生。人类产生过“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和“人类中心论”等环境思想。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中产生“环境报复论”和“环境和谐论”等思想,推动了环境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环境科学发展了“环境质量学说”,正将注意力转向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上。环境科学仍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15.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可能会感到惊愕;我们人类实行“计划生育”还困难重重,甚至成为“人类第一难事”,难道不具人类智慧的动物界还有可能搞“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吗? 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繁殖、生长、进化和消亡都受到大自然的制约。生物学家经过考察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6.
李树华 《交通环保》2004,25(6):33-3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包含了生态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人类生态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法天”、“胜天”、“通天”三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生态思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亦有人祸原因。  相似文献   

18.
鉴于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联合国于一九七二年六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通过了一个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109项具体建议,还通过了庄严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其中包括26条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 ,人口、粮食、不可再生资源、工业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说明 ,人类所直接面对的生态环境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 ,关系到人类的前途与命运。进一步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双赢”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 ,森林就是人类的朋友 ,刀耕火种、采摘、狩猎的生活方式 ,是森林为人类提供的生息场所 ,人类要生存凸现了对森林的整体依赖性。而今 ,人类又把森林美喻为地球之肺、物种的基因库、大气环境的“空调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等。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无私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理应对这样忠诚的朋友要“和平共处”,要善待森林。然而 ,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 ,常常对森林大动干戈 ,拿起电锯、斧头 ,将大片森林砍得“伤筋断骨 ,鲜血淋淋”。别的不说 ,单就遍布于全国广大城乡大小餐馆、饮食店 ,泛滥成灾的一次性木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