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1990年四年中我国火山矿床研究中取得下列诸方面的成就:(1)玢岩铁矿的形成决定于基性-中基性并具有高碱低硅岩浆的演化,结晶分异时低氧逸度条件;从世界范围看,构造背景与板块俯冲带或缝合带(包括板内古缝合带)直接或间接有关;实验研究解决了几种特殊矿物组合如“膏包辉”组合等的物理化学条件问题。(2)随着中生代火山岩区金矿床的不断发现,对含矿主岩、基底及矿床类型与分布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3)斑岩型矿床分布广泛,除Cu,Mo外,涉及Pb-Zn,Ag,Au,W及Sn矿床,并发现与国外层火山中心地区可以对比的上部为脉状矿下部为斑岩型铜矿的实例;(4)火山岩中铀矿床多形成于晚白垩世之后,受火山盆地攻破火山口构造的明显控制;(5)西北与西南海相火山岩区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明确了黑矿型钢及多金属矿床和独立的金矿床的存在,在分类上除了Cu-,Cu-Zn-,Zn-Cu-Pb-及Zn-Pb-型之外,Cu-Pb型在国外很少有报导。(6)从成因或构造角度进行了火山岩区矿床成矿规律成分布规律的探索,注意到基底性质与基底构造的关系,对分布规律挺出了岩浆活动中心迁移造成的分布格局上的超覆和地区的剥蚀深度问题;(7)区分出非金属矿床的两个系列:次生石英岩系列及玻璃岩系列。通过这些研究,在火山岩中发现了一些新的远景区和新的矿床。  相似文献   

2.
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明显受不同级别的火山构造控制,是中—酸性火山岩区一套很有特色的矿床组合;热源、水源、地层产状有机组合生成的环流热液是成矿的前提之一;成矿流体以重碳酸盐型、硫酸盐型为主,属中—低盐度热液;温度、pH值、fo_2等物理化学条件是矿床及矿种类刑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在《次生石英岩容矿型非金属矿床系列的矿种、组合及其成矿作用特征》(1986)一文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这类矿床的成矿机理和地质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对影响阜山金矿成矿作用的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进行了相关分析 ,其目的是试图在传统定性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定量研究来探讨阜山金矿最佳成矿构造物理化学条件 ,进而建立一个初步的成矿构造物理化学模式。该模式指出 ,阜山金矿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的分布在矿区内是不均匀的 ,构造作用是控制成矿流体分布与状态的重要因素。在构造力松弛部位和构造力集中部位各参量分布场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构造物理化学界面 ,矿化主要发生在该界面附近构造力松弛部位。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义县大铁厂地区金钼矿床为浅成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受韧性剪切构造和岩浆活动控制。本文在详细研究了矿床地质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隐伏矿床地球化学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并讨论了其几个重要的发展方向:1)矿床地球化学体系模式的研究;2)成矿物质迁移和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3)关于同位素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乳山蓬家夼金矿区的控矿构造研究表明 ,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及蓬家夼拆离断层带对蓬家夼金矿化的物质来源、成矿的构造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等 ,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地球热力学(Geothermodynamics)是介于地球科学与热力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用热力学的理论、实验和方法研究地球科学(主要是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中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的有关问题。在研究矿物、岩石和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方面,以及在研究元素迁移、富集和同位素分馏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大量地质、地球化学、球物理和矿床(点)资料研究,提出浙江省妙西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型,该模型正在为普查项目所证实.妙西多金属矿矿床是典型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本区的三级构造即岩体接触带构造和地层不连续界面构造控制.地球物理测量提供的深部信息和地质构造标志是本区多金属矿直接找矿标志,地表物化探资料在普查工作中可以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内生成因环状构造地质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对其进行分类并查明它在控制内生矿化中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不同学科的地质学家,尤其是从事成矿预测分析和矿床普查的专家,对此颇感兴趣。下面列举远景普查区的实例(对其中两个区预测的含矿性已被野外观察所证实),以对帕米尔环状构造研究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特征分析的方法,以106个钨矿床的实际资料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南岭钨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提出了对钨矿有决定意义的42个地质特征的数字序列。采用对应分析研究大、中、小型钨矿床的统计规律。然后探讨了花岗岩成分对钨矿床规模的影响,指出斜长石(酸性)牌号的增高和相对铁镁质暗色矿物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钨矿矿化规模的改善。最后,应用花岗岩成份的11个定量变量和42个地质特征的定性变量(0,1)建立钨矿矿床规模的事件概率回归估计混合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南岭地区范围内的任一个规模不明的钨矿点,只要取得某些必要的地质信息,便可对其矿床规模作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从三个方面研讨了新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新构造运动对与其同时形成的矿床的影响;借助于新构造分析,揭示较古老的含矿构造(其中包括隐伏于年轻地台盖层之下的古基底);新构造运动在显生宙和前寒武纪褶皱区成矿分带中的反映。新构造格架与控制矿床分布的构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这就为预测活化区的矿化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用大量的资料,论述了元素(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在两相(不混溶的两熔体相、熔体/溶液相、矿物/熔体相和矿物/溶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探讨了影响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两相的成分、性质,平衡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元素本身的性质(价态、半径)等;指出了进行元素分配实验研究的意义——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有助于地质学家定量模拟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准确了解岩石、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元素的富集、成矿机理等;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硫同位素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硫化物矿床研究,如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指示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划分矿床类型和指导找矿。其中热液流体的全硫同位素组成(δ~(34)S_(∑ ))是重要参数之一。但过去发表的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采用简单的统计类比法,即假定硫化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代表成矿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_(∑ ),并据各地质体δ~(34)S的统计分布,凡硫化矿物δ~(34)S变化小,且近零值的一类矿床均归之于岩浆热液成因;δ~(34)S变化大,且偏离零值的,  相似文献   

14.
汞矿床与油气藏分布的地质特点具相似性。为论证汞矿床和油气藏的相似程度,对如下综合标志进行了讨论:构造位置、岩性控制、形成的温压条件、矿物-地球化学特点、矿床时代。业已查明:汞矿床和油田具有共同的构造位置、相同类型的岩性控制、相近的生成时代、相似的形成温压条件、大小矿床储量的相同比例关系,以及在所有油气藏中都有汞存在和在汞矿体中都有沥青析出物存在。根据汞和烃的稳定的亲缘关系,得出了油气田和汞矿床几乎是在相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按同一模式同时形成的结论。认为油气藏和汞矿体都是由两种来源形成的:通过围岩物质的再分布和由直接来自地幔的原生流体而形成,但后一种来源只有次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91-299
曲水坑锡矿床位于锡坑迳锡矿田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北东向隆起带南段西坡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曲水坑锡矿床属于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之后,岩浆分异的含矿热液沿断层破碎带、裂隙等导矿构造运移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系统总结了岩浆岩、构造、赋矿地层、赋矿围岩、围岩蚀变、地球化学、铁帽等找矿标志,并对矿体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的延伸、厚度、品位变化特征及共(伴)生资源进行了分析,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老挝铁矿资源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老挝已发现铁矿床(点)42处。重要矿床为万象省(P.Vientiane)万荣(Vangviang)铁矿、川圹省(P.Xiangkhouang)富诺安(Phou.Nhouan)铁矿、万象省(P.Vientiane)帕莱(Pha Lek)铁矿、甘蒙省(P.Khammouan)班农洛(Ban Nonglao)铁矿。重要矿床的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石质量较好,矿床属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据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构造条件、铁矿床(点)的分布情况,老挝划分出琅勃拉邦(Louangphabang)、孟佩(Muang Pek)、桑怒(Xam-Nua)3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7.
红山铜矿为隐爆角陈岩一斑岩型铜矿床.通过对矿床包理体地球化学和成矿实验地球化学的讨地阐明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8.
安庆铜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复杂.不能用单一硫源或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来解释。本文依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硫从硫源地质体转移到成矿热液中的六种可能机理(模型),并确定了矿床的硫源。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以东外贝加尔和蒙古的矿区为例对钨、锡钨和钼-钨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研究。这两个地区是一个统一的成矿区,钨、锡和钼为主要成矿元素。该区内这些元素的矿床与古生代活动带的花岗岩类岩体有着空间上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钨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成矿构造环境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重力测量资料的分析成果,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建造的空间位置和基本构造形式进行了讨论;用实验对比和地质概化的方法,建立了新生代盆地的构造边界和构造系统;用地球动力成矿和层位耦合成矿的规律说明,新生代盆地内部存在共轭成矿作用,并可用来预测成盐成矿地段和筛选寻矿找矿靶区,为中国大陆盆地的盐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依据。根据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的分析,在第四纪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在新生代地层深部寻找新的盐类矿床是大有前景的。依据成矿环境条件,圈定出5个盐类矿床的成矿构造带,是今后找矿勘探的靶区及成矿远景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