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杭州市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治安的稳定显得日益突出.区域报警作为一种群防群治手段,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在有效控制治安局势、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杭州市的报警服务业现状进行一点肤浅分析: 报警服务业的现状 一、运营主体 报警服务运营商是报警服务业的运营主体.根据调研情况看,目前全市报警服务业的运营主体主要集中在各地保安服务公司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两大类.保安服务公司从事报警服务业运营工作起步较早,早在1994年全市保安服务公司就相继开展了报警服务运营业务.目前共有16家保安服务公司开展报警服务运营业务,截止目前共发展联网用户8268个,2004年实现利润共885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公安局计划三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信息共享、覆盖面广、应用效果显著的治安动态监控与报警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3.
南平市交警支队从11月15日起在全市启动有奖手机短信举报客车超员。全市10个县(市、区)的公安交警部门各确定1部手机交122报警服务台作为专门接收报警用,24小时接警。南平市10个县(市、区)有奖举报手机号码:邵武市  相似文献   

4.
《现代职业安全》2013,(12):106-106
继在北京市朝阳区等30余万户平房村民实现普及后,采用了物联网技术的一氧化碳五级报警的防控系统,2013年开始将在北京全市推广,以防止供暖期间发生煤气中毒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防》2011,(9):76
近日,北川市教育局采用科达监控产品建设了一套平安校园系统,系统覆盖了灾后重建的全市40余所中小学,共计上千个监控点。北川教育局平安校园系统采用两级联网架构,在各中小学采用科达网络摄像机、NVR以及报警设备进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防》2011,(10):76
近日,南宁市社会治安管理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全面启动。系统采用科达高清平安城市解决方案,从2000个前端治安监控摄像机的部署,到中心管理与存储,再到电视器解码显示,全面实现了高清效果,走在了国内平安城市建设的前列。系统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个总控中心及8个分控中心,8个分控中心分别  相似文献   

7.
毕晓蕾    于海燕  刘全桢    刘宝全    高鑫    张云朋    刘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8):22-25
目前,外浮顶储罐的火灾报警系统是采用光纤光栅火灾报警系统。但是,考虑到光纤光栅火灾报警运行费用高和存在报警盲目的缺点,研制了基于气压监测的外浮顶储罐火灾报警系统。针对不同型号的感温探头,开展了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响应时间和报警温度实验,分析了火焰距离、热熔管管径以及管壁厚度与对火灾报警响应时间和报警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火焰距离的增大,报警响应时间增长;相同火焰距离条件下,随着感温热熔管直径的增大,报警响应时间增长,报警温度升高。Φ6热熔管的火灾报警温度为116.8℃,Φ8热熔管的火灾报警温度为129.1℃,Φ10热熔管的火灾报警温度为156.7℃。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4年,公安部组织开展以电子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以来,在公安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平安天津建设,始终坚持"一张网"模式,深入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整合工作,建成了"一个中心统一管理"、"多个系统关联互动"、"全部终端信息共享"的视频监控网,具有"一点登录、全网漫游"和"一点布控、全网响应"的技术功能。截至2014年底,全市各类视频监控点位达52余万个;互联互通视频监控点位2.1万余个,其  相似文献   

9.
8月12日夜,辽宁省抚顺地区突降大雨,一时间汛情紧张,抚顺市防汛指挥部的报警电话响个不停.8月16日11时至23时,抚顺全市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辽宁省启动3级响应.超强降雨使流域内河流水位暴涨,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洪流,洪水迅速淹没冲毁村庄、房屋,铁路、公路、供电、通讯等全部中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报警技术的成熟和多样化,作为报警特别是报警服务的有效补充,视频联动或者所谓的可视化报警、智能视频报警技术(服务)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那么,报警是否必须视频化?智能视频报警会不会彻底取代传统报警技术和模式?本文尝试梳理当前智能视频报警应用及已经呈现出来的趋势,对今后报警业的走向做一点粗浅的预判。  相似文献   

11.
郭强 《中国安防》2014,(20):80-82
正报警服务在中国大陆市场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从一开始的本地报警,到后期的联网报警,再到如今的视频、报警一体联网,充分体现出了报警服务的发展以及科技技术的进步更新。在报警服务的整体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报警值机服务,此环节处于整个报警服务的大脑神经中枢,肩负着联网报警客户的信息接收、警情传递、故障查询、后期跟踪的重要职责,现将报警值机服务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管道超压报警数量多、危害大的情况,提出一种全新的报警分析方法——报警树模型。该模型既可以离线应用,如合理化审查,也可以在线应用,如响应报警泛滥。通过分析信号流和工艺流的故障传播路径寻找各报警间的逻辑关系,以完成报警树模型的初期编制;运用风险矩阵定位重大危险源,结合报警优先级确定关键报警;通过计算工艺流程上的信号延迟,即管道超压过程中的水击波传播时间,为抑制时间提供合理依据。最后,运用报警树模型分析液体管道超压过程,并提供完整的报警抑制方案以减少报警数量。  相似文献   

13.
<正>据相关机构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6900亿,其中,防盗报警总产值136.56亿元,防盗报警系统占比6%,虽然占比不大,但是报警系统在整个安防系统的作用依然重要。尤其是随着报警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报警产品被赋予了更多智能化的特性,报警产品的作用不再仅仅只是报警,而是具备了消防报警、智能识别、防区自检、联动智能家居、智能监测等更丰富的功能。得益于报警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功能的延伸,报警系统的应用场景也愈加丰富,尤其是在一些政策的加持下,报警系统在一些细分行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着重探讨报警产品在一些细分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从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悉,报警运营服务行业强制性行业标准《报警运营服务规范》经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审核,予以批准发布,标准编号和名称为GA1383-2016《报警运营服务规范》,该标准于2017年5月1日实施。《报警运营服务规范》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报警运营服务规范》规定了报警运营服务的技术要求和服务要求,适用于报警运营服务及其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国际主流报警优先级设定方法存在考虑维度过少、报警触发后用于衡量后果严重度的事故后果不确定等问题,建立新的报警优先级设定方法。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报警优先级设定,构建报警优先级体系,对后果严重度、响应时间、安全屏障3个维度及其子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与专家评判,得到报警量化值与报警优先级别。引入最大可信场景概念,构建以报警事件为初始事件的最大可信场景,确定用于衡量后果严重度的事故后果。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用报警优先级的多维量化设定方法得到的报警优先级分布更符合API-RP-1167推荐的分布比例。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传统报警运营服务系统迎来了巨大挑战,移动报警技术正在全面影响和改写着报警运营服务行业。本文在对移动报警行业发展现状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从移动报警带给行业的影响与变革以及移动报警技术未来发展策略、前景、趋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移动报警行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由生产状态变化引起的误报警频发,为解决现有针对基于状态报警的抑制方法缺乏完整性与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报警抑制策略。通过分析报警记录等数据库,对引起报警的生产条件进行结构化整定并量化,利用分类筛选与数据过滤找出基于状态的报警,再结合关联性分析和概率判断,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静态报警抑制策略。使用现场数据的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国民安全意识的增强,报警服务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最初的电话报警到目前的联网报警,我国报警服务行业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不可否认,报警服务行业的发展,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基础保障作用,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报警服务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一旦出现安全或财产丢失等问题,报警服务公司、客户等都将面临损失。出现损失时,由谁赔付一直是困扰报警服务公司及其客户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防盗报警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得到应用并逐步被认可,民众的安全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强,联网报警服务行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报警运营服务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目前防盗报警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集中在报警系统误报漏报、报警不直观等几个方面。因此,防盗报警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传统报警融入新型前端设备,加强报警系统的多元智能化采集、智能化分析、智能化判断处理,减少漏报加强可靠性,降低误报减少人工工作量,实现警情智能处理,达到资源的智能分配,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车辆防盗防劫联网报警系统主要由单车车载设备和网络监控中心、基站等组成。“九五”期间,基本上形成了卫星定位、地标定位与联网报警、移动通讯联网报警、双向寻呼联网报警等技术特点相结合的多种车辆防盗防劫联网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