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活动     
苏州市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科研方案评议会,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主持于1月20—23日召开。与会同志对苏州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的主要课题,如“苏州工业污染源综合控制途径的研究”、“苏州市外城河及运河水量监测”、“苏州水网环境质量状况”、“苏州市及吴县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姑苏风景区环境现状及其旅游价值的探讨”、“苏州水质、水量科研监测”进行了专门的讨论,一致认为该科研方案具有江南水乡特色,抓住了水污染的特点,体现了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讨论,到会专家提出了7条建  相似文献   

2.
苏州水网城市暴雨径流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苏州市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研究”总课题的要求,需要探索苏州内城暴雨径流所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即从内城河各出口输出至外城河的流量及其相应的有机污染负荷量。目前解决这一类都市雨水排水问题一般采用概念模型和水动力学模型两种途径。我们根据苏州实际情况,建立了苏州暴雨径流  相似文献   

3.
<正> “苏州市和吴县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园林风景旅游价值的研究”是82年9月由全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给江苏省环保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5—37—2)的子课题。该课题受到了苏州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的支持。对该课题江苏省环保局组织了有关科技人员、专家、教授、工程师为时三天的评议会。会上介绍了苏州水环境概况及有关课题专业设计、实施方案、课题成果。苏州市环保局及其协作  相似文献   

4.
苏州是国务院规定的风景游览地区和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为了搞好“人间天堂”的环境保护,恢复古城特有风貌,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苏州的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曾作过很多重要指示,在“六、五”计划中把“苏州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科研方案“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今年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在苏州市主持召开了“苏州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科研方案”课题评议会。出席会议的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珠江水利委员会,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等三十五个单位五十六名代表参加了评议会。会议期间,江苏省环保局副局长候雨亭、建设部环保  相似文献   

5.
<正> 苏州是国务院规定的风景游览地区和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为了搞好“人间天堂”的环境保护,恢复古城特有风貌,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苏州的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曾作过很多重要指示,在“六、五”计划中把“苏州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科研方案“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今年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在苏州市主持召开了“苏州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科研方案”课题评议会。出席会议的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珠江水利委员会,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等三十五个单位五十六名代表参加了评议会。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和吴县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园林风景旅游价值的研究”是82年9月由全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给江苏省环保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5—37—2)的子课题。该课题受到了苏州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的支持。对该课题江苏省环保局组织了有关科技人员、专家、教授、工程师为时三天的评议会。会上介绍了苏州水环境概况及有关课题专业设计、实施  相似文献   

7.
刘国祥 《环境科技》2007,20(6):56-59
苏州市为解决境内水污染问题,实施了"引江济太"方案;即用优质长江水稀释劣质太湖水的方法,确保苏州市的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地改善河网水质,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为苏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但是,方案要取得成功,一定要研究长江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趋势,并用战略眼光和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否则,苏州市的和谐发展将会因饮用水水质的恶化而止步不前.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的CO2排放量在逐年上升,CO2减排工作任务艰巨。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CO2减排的一种思路。苏州作为一个江南水乡城市,水资源丰富,水生植物生长旺盛。主要探讨了水生植物(包括藻类和水葫芦)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的作用。通过粗略估算,藻类和水葫芦产生的年生物能(折算为标准煤)1 200.35万t,大约占苏州年总能耗的四分之一,即可以减少大约四分之一的CO2排放。因此,水生植物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现代化是苏州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基础,参考苏州市各项规划和创建工作的指标体系及标准,选择确定了苏州市生态环境现代化指标体系7大类28项指标和指标值。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评分方法计算综合指数值判断苏州实现生态环境现代化所处的阶段。通过计算各项指数现状值可知,苏州现处在生态环境现代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依据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苏州市2004—2008年开展循环经济期间的生态足迹,并对其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2004年推进循环经济以来,虽然苏州市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逐年增大,但是其年增长速度逐渐减小,发展模式正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由于苏州的土地类型利用多样性不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源的消耗,导致系统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据此提出了苏州市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敏标 《环境工程》1990,8(2):44-47
本文分析了苏州市区河网水体污染现状和大运河改道对苏州市河网水量、水质的预断影响。同时考虑到苏州市的气侯条件和地理环境等诸要素的影响,以苏州市区河网水体污染的转移、降解机理为基础,提出了以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源为前提,以建设大规模水生态处理系统和引、排水冲污为主体的,挖淤排泥和防止生活污水、废物随意排入等为辅助措施的苏州市河网水体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城市发展特征,从发展能力、持续能力、协调能力三个方面去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以苏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化计算,从发展能力、持续能力、协调能力三个角度评价苏州市城市1997~2001年这五年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找出苏州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L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苏州河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苏州河水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目前,各项整治措施还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有待解决,其中一个便是苏州河沿线雨水泵站排河的雨水污染问题。本文在综合考虑上海市水环境,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苏州河沿线雨水泵站污染消减技术作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 苏州花岗岩分布于苏州市西南部的天平山、灵岩山、白鹅山等地,呈岩基状产出,出露面积约数十平方公里。前人对苏州花岗岩的成因进行过研究,有的提出苏州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并可与福建魁岐晶洞花岗岩、澳大利亚东南部A型花岗岩对比。本文为笔者根据掌握的部分资料,对苏州花岗岩成因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14,(9):75-76
正大唐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唐苏州")是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战略而诞生,是集团公司在江苏第一个自建燃机项目,大唐苏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北厍沈家港村。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约12.6亿人民币,规划建设两台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同时留有扩建二期的余地。两套机组已分别于2013年3月和2013年5月投入运行,极大地  相似文献   

16.
冯仁新 《环境保护》2011,(24):58-60
作为全国率先发展的地区之一,苏州历来坚持环保优先方针,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走节约、协调、和谐的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努力,2011年,苏州生态市通过了环保部的验收.在实践过程中,苏州市重视经济、环境同步发展,通过普及生态理念,建设和谐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作为贯彻落实“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龙头”措施,在苏州市已实施了6年.这6年,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宏观环境变化较大和苏州市经济建设规模、速度加大加快的形势下,苏州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城镇建设中的污染控制等都名列江苏省或全国的前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愈来愈强.这些都源于狠抓“龙头”产生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苏州市在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降尘量"方面"一骑绝尘":从2017年的3.8吨/(平方公里·月)下降到2020年的1.8吨/(平方公里·月),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最低。2021年1月,江苏全省降尘量平均为3.7吨/(平方公里·月),而苏州创下0.9吨/(平方公里·月)的"新低",降尘量不到江苏省均值的1/4。2020年,苏州更是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不透水地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苏州建成区不透水地面,分析不透水地面集中分布区及其特点,结果显示:(1)苏州市不透水区占建成区面积约35%,表明海绵城市建设有较好的基础;(2)苏州市六个行政区中,姑苏区不透水地面占比最高,工业园区透水地面布局最为合理,表明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城市现代发展与海绵城市的共同建设是可以实现的;(3)苏州市不透水区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区、居住区等。据此提出苏州市应在加强透水区保护的基础上,以主要不透水区、重点地物海绵技术研究为重点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根据苏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结果,梳理了苏州目前还存在的7个主要环境问题,并结合地区特点就"十二五"期间苏州市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供有关决策层和环境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