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发现有的同志由于工作不慎或缺乏这方面的安全知识,把氧气瓶嘴上弄上了油,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氧气瓶里装有高压的氧气,如果在瓶嘴和减压器上触上油脂,当瓶内的高压氧气流出时,因流速很快,能引起油质迅速氧化分解造成自燃,致使氧气瓶有爆炸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氧气瓶嘴和减压器不准接触任何油质。 2.不许用带油抹布擦氧气瓶、瓶嘴和减压器。 3.不许用机油试验氧气压力表。 4.氧气瓶不准放在转动设备附近,以防触上机油。 5.在场内的氧气瓶不应随地乱放,应放在固定支架上。为什么氧气瓶不能触油?$大连化工…  相似文献   

2.
1993年4月9日,江西省宜春钽铌矿运矿车间焊割工在卸矿仓进行气割作业,中途因氧气胶管中间接头漏气而中断,重新绑扎接头后,打开氧气瓶开关检查接头是否漏气时,接头处窜出了火焰。幸亏迅速关闭了氧气瓶开关,避免了回火引起氧气瓶爆炸。矿长心有余悸地说:“当时现场有30多人作业,万一氧气瓶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3.
今年十月十三日凌晨五时许,北京氧气厂检查科质量员王荷琴同志在检查时,发现灌气台上一排已灌注完毕、压力为每平方厘米一五○公斤的氧气瓶有跑气声。她仔细检查,发现一只氧气瓶的瓶体腰部有两处漏气,立即把情况告诉了在场的老工人门如本同志。老门凭着多年经验,果断地用活搬子打开瓶阀,放掉瓶内氧气。避免了一场爆炸事故的发生。 这只漏气的氧气瓶,是意大利一九六七年制造的。根据这一情况,北京氧气厂对意大利的这批钢瓶,采取了降压使用、缩短水压年限等七项紧急安全措施。并对有关岗位的职工加强了劳动纪律教育。厂部表彰了王荷琴、门如本…  相似文献   

4.
引起氧气瓶爆炸,主要有以下原因: 1.渗入或沾污油脂,当与被压缩的氧气接触后,便急剧氧化、燃烧,就会引起爆炸。 2.氧气瓶接近明火、热源及在阳光下曝晒。 3.放气速度过快,气流与瓶嘴产生磨擦引起静电火花,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在运输钢瓶时,摔打、冲击、强烈震动,使气瓶局部受伤,以及由于长期使用,瓶壁氧化、腐蚀、强度减弱。 5.从钢瓶上拆卸瓶嘴时,操作不当,瓶嘴受高度打击,严重时也会导致爆炸。 6.氧气瓶盛其他易燃爆气体或液体,未经清洗而充氧,产生化学作用引起爆炸。 7.氧气瓶材料不好,使用过期等。氧气瓶为什么会爆炸?…  相似文献   

5.
氧气瓶帽是氧气瓶的重要部件,但长期以来,在充气、运输和使用中常将瓶帽卸掉而弃置不用,既易造成铜嘴损坏,又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我矿为确保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对瓶帽及其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1)将瓶帽开口的下端扩大五分之一,以方便气压表的安装;(2)采用特制螺栓将瓶帽固定在气瓶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贵刊1982 年第4期刊登 的《多一分小 心少一分祸》 一文中提到林同举 同志用手锯把旧氧 气瓶锯开,没有动 火切割,从而防止 了一起氧气瓶爆炸 伤人事故。我认为 用手锯锯旧氧气瓶 也是极危险的。 以我市去年9 月9日发生的一起 事故为例:太平巷 居民许某从无锡县 西漳公社某厂买来 旧氧气瓶,想取出 瓶中铝皮作热水锅 用。当他用手锯锯 氧气瓶时,因磨擦 产生了高温和肉眼很难见到的火花,引起瓶中残存的余气发生爆炸,许某当场被炸伤。《无锡日报》曾登载此事。可见,用手铅锯旧氧气瓶不能说是一个“安全”措施,不宜在刊物上介绍。 无锡…  相似文献   

7.
1990年6月24日上午,某化工厂焊工班在1号、2号、3号贮罐之间安装纵向走台。9点多钟,焊工王某将割枪借给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使用,20分钟后,割枪被还回。王某接枪后,顺手就近把割枪插入2号罐顶上的连接口内。中午11点30分下班时,工人李某去关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阀门,氧气瓶高、低压正常退气完毕,李某却发现乙炔瓶高、低压表指针均已回零,说明瓶内乙炔气已经跑空了。李某立即告诉了班长张某,但并没有引起张某的重视。焊工王某也没理会,从罐顶连接口中提出割枪拆下,离开现场吃饭休息去了。  相似文献   

8.
2月 9日 中午,洛阳铜 加工厂工人们 都下班吃饭去 了。突然轰的 一声巨响从8 车间乙炔发生 器房间传出 来。当人们赶 到现场时,只 见乙炔罐侧倒 在靠墙处,罐 底崩裂,裂口 处流出许多黑 浆,墙上有一 大片被火喷黑 的痕迹,室内四扇大窗全都崩坏,玻璃碎片飞出20多米。紧靠乙炔间墙外的4个氧气瓶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幸未爆炸。见此情景,有人伸了油舌头,大家都感到后怕。 这次事故震动了全厂。当天下午在8车间召开了事故分析会。操作工人陈德周先谈了情况。当天上午10点15分,陈正在气割废钢,突然乙炔气没有了。他以为是电石用完,就把电石筐提升到…  相似文献   

9.
1990年3月22日,大庆油田建设公司第九分公司一中队,在葡北油气处理厂施工工地临时生活区内回收报废的采暖管。切割管线过程中,因氧气不足,便换了一瓶才从采油七厂氧气厂拉回的氧气,气瓶外表的涂漆部分脱落,减压器拧不上,后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拧上.用新换的这瓶氧气继续切割该管线约10min时,氧气瓶突然爆炸,在氧气瓶附近工作的2人当场炸死,距氧气瓶1.35m处作业的焊工右耳震伤。  相似文献   

10.
我厂现有周转氧气瓶两万余个,供应鞍钢和辽南部分地方企业三百多个单位,每天空、实瓶周转量达三千瓶以上。为了做到氧气瓶的安全使用,我们主要坚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充填前的安全检查 来我厂充气的氧气瓶虽然多数是我厂对外的租用瓶,并经过厂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但是由于存在用户混串的情况,为防止充氧时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我们坚持做充填前的安全检查。 1.不论我厂的租用瓶或外单位的自用瓶,凡来我厂充氧的,均经检查员检查,发现有撞砸伤、凹陷、烧伤、划伤,以及瓶身腐损、油浸碱泡和充填过其他气体的氧气瓶;瓶咀退扣或损坏、瓶座脱落的…  相似文献   

11.
刘景轩  麻兆林 《劳动保护》1993,(4):36-36,40
氧气瓶作为一种承压设备,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瓶内混入了可燃气体。 氧气瓶内混入可燃气体的途径有二:一是制氧设备的因素而混入可燃气体;二是在施焊(割)中瓶内的氧气压力耗尽,或者剩余压力过低,加上焊嘴被堵塞,造成压力稍高的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1991年6月10日上午,大庆油建公司氧气厂往氧气瓶内充装氧气时,十条充氧高压软管爆坏了九条;1992年 6月 25日大庆采油二厂检出数只氧气瓶内含有可燃气体。经分析确认,都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为防止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原国家劳动总局早在1979年 4月25日就颁布…  相似文献   

12.
罗海生 《劳动保护》2010,(8):106-107
近期广西相继发生2起氧气爆炸引起火灾的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氧气瓶爆炸燃烧等原因的分析,提出消防应急处置此类事故的措施及预防对策。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压力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2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他气瓶。在压力容器燃爆事故中,氧气瓶的燃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1981年10月14日,我厂一位焊工在用完一瓶氧气后,将氧气减压器换装到另一氧气瓶上,并随便拣了一块橡皮做了个密封垫圈。刚一打开高压阀,刹那间氧气表被烧穿一个洞,火焰喷出有一二米长。赶紧关闭瓶阀后,才止住火焰。氧气只能助燃,没有油等可燃物,为什么会着火? 四川省永川通用机械厂 向春生向春生同志: 收到《劳动保护》编辑部转来你的信,对于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没有油脂污染的情况下,导致氧气减压器着火的原因,是由于氧气绝热压缩产生高温造成的。 减压器内原来的气体压力是1个绝对大气压,过快地打开阀门后,使高压 (如151个…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21日上午,成都机车厂锻工车间气焊小组职工切割圆形工件时,乙炔瓶突然燃烧起来,火势非常凶猛,尽管工厂消防车及时赶到现场,采用灭火器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由车间一名气焊工冒着被烧伤的危险,用泥巴堵死了乙炔瓶嘴,方扑灭了火源。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引起乙炔瓶燃烧的主要原因,是回火防止器与乙炔减压器连接处漏气,瓶与工作地点又较近,造成漏气被切割工件时飞溅的小火星点燃。这次事故将乙炔减压器、干式乙炔回火防止器及乙炔瓶全部烧坏。幸亏抢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害和其它财产损失。 总结此次事故的教训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国产…  相似文献   

15.
某小区居民家中发生一起铝合金氧气瓶爆炸事故,现场勘验发现爆炸现场有起火源及气瓶受到高温烘烤的痕迹。经分析气瓶爆炸的原因是瓶体受火导致材料强度急剧下降,而气瓶内气体压力逐渐升高达到气瓶的爆破压力而发生爆炸。为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建议铝合金无缝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应要求是温度型与压力型(易熔合金塞与爆破片)的并联复合装置,防止因气瓶受火而发生瓶体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6.
北京特殊钢厂二车间准备工段导位组组长林同举在工作中多加小心,防止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伤人事故。 有一天,工段轧辊组有几个工人从废钢堆里找到了个氧气瓶,以为既是废瓶,不会有氧气,就抬到组里请林师傅用汽枪割开准备改作它用。林师傅没有贸然这样做,他想,如果瓶里万一有氧气,遇到明火就会引起爆炸,还是先用手锯把瓶口锯开看看。果然,当瓶口刚刚锯开一条缝,一股强大的气流就从缝里喷出米。大家面面相觑,都说:“亏了林师傅小心,这事想起来真有点后怕哩!”多一分小心少一分祸@董大同  相似文献   

17.
热线咨询     
骑车上班被氧气瓶撞伤能定为工伤吗?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特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我单位一名职工于2003年3月5日8时10分下零点班骑自行车回家,当行驶至炼铁厂2号高炉现场时,河北省安装工程公司两名职工正在搬运氧气瓶,氧气瓶掉在马路上,瓶嘴摔坏,气瓶在内压作用下在地面旋转,撞在这名职工所骑的自行车上,使该职工摔倒在马路上,颜面受伤,住院治疗22天,已痊愈。去年6月3日,经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调解,由河北省安装工程公司赔偿该职工医疗费、残疾生活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等合计3万元人民币。现该职工提出…  相似文献   

18.
开滦机电修配厂为了加强消防工作,不久前由厂消防队对各车间义务消防员进行了培训。 这个厂各车间共有泡沫灭火器107个、干粉灭火器84个、四氯化碳灭火器41个、二氧化碳灭火器31个。但是很多人对这些灭火器都不会使用,曾经闹过几次笑话:有个车间着了火,只知道取来灭火器,不知怎么用,加上着急,竟将灭火器整个地抛入火中。还有个车间电气开关着火,有人急着提起干粉灭火器的喷粉胶管就跑,将灭火器掉在地上,他又去提开关把,开关被打开,干粉就突突往外冒,还没等到着火地点,干粉就喷完了,一点没起到灭火作用。还有人不懂得什么型的灭火器灭什么火…  相似文献   

19.
肖惠临 《安全》2002,23(2):23-25
案例1在×年×月×日,湖北省第十九冶金属结构厂机修车间厂房内,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其瓶体断裂成四块(底部一块、中部两块、上部一块),上部残骸飞起后,被屋顶钢架挡住,掉下后砸坏了一个工具箱,下部残骸把钳工王青山打成重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相似文献   

20.
我厂制氧站充氧台(10 × 2)分流排使用的高压橡胶软管,在7个多月的时间内曾两次发生爆破燃烧事故。第一次发生在1991年10月25日晚10点15分,在一组气瓶充灌结束,向另一组空瓶转换过程中,其分流排最后一只高压软管处发生爆炸。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6月5日上午8时,在充灌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一只氧气瓶阀杆处漏气,修理后打开分流排充气阀时发生爆炸(此时充装压力为二11.0兆帕)。 分析事故原因,认为是由于氧气的绝热压缩产生高温,造成软管中炭粉在纯氧中急剧燃烧而发生的。输氧系统压力为15.1兆帕,在和氧气瓶压力0.1兆帕转换时,发生的时间短,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