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绪言通过测定地球、陨石或其他天体来源样品的同位素丰度,获得了有关稳定核和天然放射性核的宇宙丰度的大量资料,这将有助于探索化学元素起源的问题。关于地球和天体物质中微量元素同位素组成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一、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一些新进展宇宙、星体、地球以及众生都是经由长时间的演变而来,其演化进程连绵不绝,循序渐进。生命也是这种特别的、很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在物质的一般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作为新质而产生。从演化理论来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规律,已流行百年有余,至今认识已逐趋深化。但是大多是从物质的形态来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地球的起源主要涉及到地球(或行星)的物质来源,形成的方式与过程,地球的大小、密度与化学组成,轨道运动和自转的起源,地月系统的形成,地球早期的历史和各壳层的形成等方面。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因此必须分析和论述太阳系的起源,才能正确地认识地球的起源。  相似文献   

4.
<正> 引言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1967年《元素的起源和分布》会议以来,人们对微量元素在火成岩形成过程中行为的了解的发展情况。要全面地评述这种发展状况是不可能的,所以本文只讨论主要是镁铁质火成岩中的稀土元素。关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一篇比较全面的评述见Haskin和Paster(1978)。对地球化学研究来说,稀土元素特别重要,这是由于稀土元素彼此具有相似的行为,还由于最近获得了Sm-Nd同位素系统资料。作为单个样品多元素分析的一部分,稀土  相似文献   

5.
<正> 引言尽管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已经令人信服地解决了大洋盆地的演化问题,但关于大洋的起源问题仍然令人困惑不解,也是一直引起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而这些争论又主要是围绕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地球化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学科,在矿产资源的寻找、岩石的成因、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刊1978年第9期曾集中报道过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情况。之后本刊编辑部和作者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这门学科的各种资料及研究方法,国内许多单位和学者都很重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为此,地球化学研究所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室编译了这本《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专辑,在此作为本刊的增刊出版。  相似文献   

7.
<正> 岩浆岩及与之有关的内生矿化的地球化学是现代地球化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面。它把岩石的成因、岩浆源的潜在含矿性和成矿率以及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在岩浆和岩浆期后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历史等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利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能作成矿分析。现今获得的关于岩浆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地球化学资料,已能够十分有把握地从这些岩石的岩体中区分出潜在含矿性的岩体;根据这些侵入体侵入时形成的火山深成系统的构造形态特征,可以预测地球化学富集场的分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含矿溶液的地球化学专属性,通常是根据矿石和近矿交代岩石的地球化学谱来判定的。目前已经积累了有关成矿过程中造岩、成矿元素行为的大量实际资料,但是,对普通金属矿石中的稀有亲石元素的分布却研究得很少,稀有碱金属可能除外。众所周知,稀土元素行为的分析对岩浆体系的起源和演化判断可以提供很重要的信息。本文的目的,是以某些金属矿床为例,阐明含矿溶液在稀土元素方面  相似文献   

9.
广义而言,地球化学的范围包括天然环境化学的各个方面。新近又增加了恒星和太阳系(特别是地球)化学元素的成因、行星表面和大气的成因,以及生命起源条件等方面的课题。 宇宙化学是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枝。从理论上说,它的范围不限于太阳系,但其主要观测对象为太阳系的各个成员,即行星及其卫星、慧星、陨石和太阳。太阳光谱分析最直接地给出了太阳化学组成的资料。慧星尾部发射的光谱可以作出关于它们化学组成的结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天文学、地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并有可能揭示出周围物质世界中的一些奥秘和发现一些更新的现象。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工作者长期以来很希望获得关于地球深部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很少,主要是根据地震和对假定存在于地球深部的某些矿物的电导及其它性质的测量而作出的推论。过去在实验室里建立下地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尤其是压力要达到300—1500千巴)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用冲击波技术也只能在瞬间建立这种条件。因此大大地限制了人们对地球深部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的认识。金刚石窗口压腔这一新技术的出现,为地球深部的研究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曾经如此赞美人类。自远古起源以来,逐步演进发展,不断创造着历史,改变着世界。从钻木取火到建屋筑宅,从潜艇入海到卫星上天,人类征服自然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而随着开发探索的空间日趋扩大,人类逐渐意识到,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行星是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不仅衍生了人类,而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和物质资源。然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在自身进步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攫取与不合理的利用,却使地球遍体鳞伤,也为自身未来人类  相似文献   

12.
正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自然产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是地球沧桑巨变和重大事件的最好见证,是研究地球变化变迁过程、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寻找与断定矿产资源踪迹的脉搏,勘验与追寻生命起源的线索。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矿物、岩石以及典型产地;水体资源;地质灾害遗迹等。具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岩浆起源物质和Nd同位素 以查明岩浆(火成岩)起源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地幔、地壳的发展过程为目的的火成岩中Nd同位素的研究,是从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 要弄清从地球形成到现在,古地幔中Nd的演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搞清这一点,有必要求出地球形成时的Nd同位素比值和各地质年代中可能来  相似文献   

14.
<正> 地壳运动的力源,即地球动力,这是地质学中带根本性的大问题,有人指出:未来地学革命寄希望于地球动力学发展,这种评价一点也不过份。地球动力是一切地质过程的根本原因,要寻求各种地质作用的规律,不能不首先注意地球动力问题。地球动力几乎全部尚未确定,但自五十年代,特别是国际地球动力学计  相似文献   

15.
以岩浆、地幔和地壳之间相互关系的现代概念来解释地球化学资料,提供了对早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模型和地盾起源的研究基础。由于地壳岩石的强烈分异作用,研究的重点不能放在地球以外的有关天体总成分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生命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化,日益明确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生存环境中的无机元素。这些元素是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与环境内在最本质的联系物质,因而称为环境生命元素。把自然的外环境和生物体的内环境结合起来研究,揭示环境元素对生物体健康的奥秘,已成为研究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一个新领域,也对提高我国人民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环境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书对岩石圈中造岩元素的分布资料进行了综合和统计。叙述了研究岩石中化学元素分布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对地球化学资料的统计处理方法和地球化学数据代表性的分析的简短评述,同样还提出了岩石圈中化学元素分布的全球参数,区域参数和局部参数的概念。对在计算岩石圈平均成分中使用的参数作了分析。较详细地分析了地壳内岩石的分布问题。同时指出,关于地球表面岩石数量关系的地质资料,还没有跳出极其近似计算的等级,因而限制了准确计算岩石圈成份的可能性,同时也确定了对地壳的所有现代地球化学模型(Моделъ)的相近的特点。全书主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在制定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前后,科学院地化所同志认真地讨论了关于地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在讨论中,一些同志认为,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地球运动的动力学机制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它可能是地学中关键性的、并具有带动性的基础理论学科。一方面,地球动力学是建筑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学、天文学及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正> 地球化学的国际学术活动曾一度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协会” (IUPAC)和“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合作进行。而现在这个任务则是由“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 (IAGC)承担,该协会创建于1967年。 历史背景 IAGC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IUPAC通过了一项在无机化学分会成立地球化学委员会的提案,由P.Niggli(瑞士)任该委员会主席,M.Fleischer(美国)任副主席(1953年Niggli逝世后,由Fleischer接任主席)。该委员会偶而要讨论这样一些问题:例如地球化学资料的编辑和出版、专业术语的定义和规范化以及对已发表的分析数据作出评  相似文献   

20.
<正>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是当今地学研究中的几个重大课题之一。目前普遍接受的地球年龄是45亿年左右,太古代与元古代的时限在25亿年左右。太古代是地球的最早历史阶段,研究这个阶段形成的各类岩石是了解地壳起源与演化的直接途径。太古代花岗岩类包括英云闪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