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人类已有的生态维护都是从具体文化出发所做出的维护,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不同民族对生态理念内涵的界定也因文化而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我们所所倡导的人类生态维护理念也需从具体民族入手,对其传统生态知识进行发掘与整理,激发当各族人民对自己拥有的传统知识的自信,不断地提升该区域生态知识技能,充分地发挥该区域各民族生态知识价值,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呼唤远古时期的人类曾经为地球的浩瀚和大自然的深奥、不可知而发出叹息;近代人类曾经为远涉重洋、新大陆的发现、探明地球各种宝藏而欢呼雀跃;时至今日,当人类从太空中俯视人类居住的家园——蔚蓝色的地球时,心中却泛起无限的感慨和忧患:地球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地向人类提供了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又给人类和各种生物提供了发展、繁衍生栖的空间环境,但地球却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可知的一个可以维持生命的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F0002-F0002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危及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福祉,严重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仅靠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难以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地球工程人工干预气候系统是实现1. 5℃温控目标难以避免的无奈选择。地球工程的引入及其特殊经济学属性也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气候变化经济学视角,就地球工程的概念、地球工程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定位与作用、地球工程的经济学属性、经济评估等问题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讨论,不能回避地球工程,但要科学认知和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地球工程技术;不同地球工程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手段的作用不同,但相较于减缓手段来说都具有末端治理属性,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福祉,还可能给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引入新的风险;太阳地球工程与大规模的生物能源碳捕集与封存(BECCS)的外部影响具有潜在不确定性,作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难以简单、直接权衡,盲目实施会加剧区域和代际之间的不公平;太阳地球工程潜在影响的巨大溢出效应、风险、不确定性和区域非对称性是寻求最优气候政策组合的关键变量,给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间博弈增加了新的变数。中国要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必须区别对待CDR和SRM不同类别的地球工程,加紧研发关键技术;将地球工程置于可持续发展大框架下,积极开展地球工程的综合影响评估和国际治理的专题研究,精心部署地球工程的发展战略;中国作为2020年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主办国,应谨慎应对可能出现的地球工程治理议题,寻求国际共识,积极引领各国参与构建公平有效的地球工程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家常用“承载能力”这一概念来研究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承载能力是一个自然环境地区无限制地支持任何给定的最大数量物种生存下去的能力。当最大可持续的种群量超过了该地区的承载能力时,资源基础开始减少,此后到某一时期种群量也减少了。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远比一个孤立地区某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要复杂得多。地球支持人类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人类对基本食品的需求,也取决于我们对许多资源的消费水平,所产生的废物量,选用的各种技术以及人类对付主要威胁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英国新经济基金会(NEF-New Economy Foundation)与另一个名为地球之友(Friend of the Earth)的组织,首次发布了"幸福星球指数"(HPI-Happy Planet Index).HPI对全球178个国家与地区进行了排名.这个指数发布后,在世界(包括我国)有较大影响,但国内的一些介绍不够准确、全面,有些是误解了这个指数,从而推出一些错误的结论.本文试图全面系统地介绍HPI的计算公式、构成变量、数据来源、处理方法、理论内涵及其政策指向.HPI以人类幸福作为最终目的,资源消耗作为基本投入,从而确定发展的目标是在公平和合理的资源消耗的限制下获得高水平的幸福.幸福星球指数肯定了对地球资源低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肯定了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效利用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倡导节能和循环经济,不断修正和推广这个指标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世界系统中,人与环境、人与人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与发展阶段中,两种关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性质与作用内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危机(贫富分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均直接表现为两种关系的矛盾冲突。分析表明.只有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土地资源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立足之本,无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如何理解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是其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内涵进行剖析研究。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表述,不同学者因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角度不同,存在多种表述方式。从经济学来看,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表述为“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即将告别本世纪,准备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挑战出现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道路上,这就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失衡对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威胁。今天,我们需要重新理解法国思想家卢梭200年前的观察:“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的膨胀,绿地的开垦,人类的活动正在威胁着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稳定:每年向大气中排放50多  相似文献   

10.
一、“科技兴海”的战略作用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维系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大气中70%的氧气靠海洋提供,剩余的大部分CO_2也被海洋吸收。同时,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水资源、空间资源等。海洋提供的初级生产力约为5000亿t,水产品年生产力为6亿t,大陆架石油的远景储量为2700亿t,多金属结核矿为1~7亿t,还含有丰富的其它化学元素,矿产储量有些也比陆地高许多倍,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1.
基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河南、山东6省(自治区)农户微观数据,依据制度能力三层次分析框架,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从知识资源、关系网络和动员能力三方面实证分析了制度能力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能力因素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明显相关关系,知识资源、关系网络和动员能力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存在显著正向作用。知识资源层次的灌溉设施供给制度和关系网络层次的农户使用灌溉设备支持力度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影响不具有长效性;知识资源层次的灌溉设施维护制度、灌溉管理条例监督执行,关系网络层次的灌溉信息获取容易程度和动员能力层次的灌溉目标掌握情况及联户促进灌溉有关集体行动能力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具有长效促进作用,且灌溉管理条例监督执行表现出"倒U"型变化的边际效应,村委会或水利协会对农户灌溉目标的掌握表现出"倒V"型变化的边际效应,村委会或水利协会通过联户促进灌溉有关集体行动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经进入2 1世纪,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宇宙空间的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和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超乎人们的想象。然而,面对“人类的摇篮”———地球,目前,公认的全球问题是:地球气候变暖、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物种消失、资源枯竭、人口剧增、恐怖活动猖獗,核威胁等,这一切,如果任其发展,得不到有效遏制,其最终结局必然是人类走向自我毁灭。就全球范围看,过去一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影响地球环境良性循环的威胁除了火山喷发、陨石降落、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外,更多的则来自于人类自身活动的无度…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项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10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都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些进展当中,本文辨识出3个核心的概念:地球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低碳经济概念,对这3个看起来没有直接关联的概念分析了其中十分密切的理论联系。地球系统观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和所处地球环境的认识,被称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从而强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生态文明思想从根本上颠覆了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和伦理学内涵;低碳经济概念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新的理念,以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的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3个概念都突出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也都强调了对地球表层这个自然与社会剧烈交互作用的生态圈和人类圈的理解必须运用全新的视角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理解这3个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是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论10年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相对以往测度经济知识基础的理论不仅在方法论上进行了创新,提出与原来思路完全不同的分析工具,而且该方法能够解释知识的配置和系统进化的动力问题,但Leydesdorff等却没有在他们原来理论基础上对经济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的表现进行研究,而这个问题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技术—组织—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知识基础和创新表现之间的关系。该模型中,因变量是区域创新的表现,这里选择年授予专利数;自变量方面,用中、高技术企业数代表技术因素,用大中小企业数来表示组织因素。结论显示:技术—组织—区域关系的三重螺旋关系作为经济知识基础对中国的创新表现有显著影响;在三重螺旋关系中,"企业所有制"不能代替"企业规模"作为其中的一个螺旋,但对创新表现有间接影响;当经济知识基础系统中交互协调机制起作用时,中技术部门比高技术部门更有助于创新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一种是经济与社会相互制约的被动调整方式,即首先进行增长式的经济发展,以积累资本,当社会出现不协调之后,再进行被动式调整。几个世纪以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多数是走的这条发展道路,直至如今地球人类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局面,这时才研究发展战略,提出“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另一种是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持、融为一体的协调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必须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是地球生态环境演变中的重要支撑,因其特殊的生态地位使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的小于其他区域,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人类的任何扰动都可能使其受到巨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宁市为例,将城市化作用下不同时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反映了市域整体生态环境服务价值趋于动态变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性变化明显,并表现出西宁市经济与环境协调性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很早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长白山生态文化是以肃慎族系文化为基础,在长期适应、利用和改造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知识、经验,表现于长白山地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长白山生态文化带有鲜明的历史、民族、地域特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长白山的宗教性、神秘性和神圣性,丰富的生态资源形成了长白山悠久的射猎文化,共同的生态基因铸就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川滇农牧交错区地形特征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滇农牧交错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研究该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人类开发活动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对区域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RS\GIS技术,采用遥感调查、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 1988~2000年的土地利用特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初步结果发现:耕地、林地和草地是研究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土地类型,也是类型转换相对频繁的土地类型;地形因子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海拔在垂直方向上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具有控制性作用。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地形特征是川滇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其原因在于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水热条件及其他自然资源要素在本区内的再分配,进而影响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9.
环境管理的社区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与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在加强政府作用的基础上,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通过社区共有产权安排提高环境资源的维护和供给的效率,促进社区成员和非政府环保组织对环境管理的参与,通过社区发展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环境与人类的良好互动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科技产业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需要加大知识资本的动作 ,增强科技产业的投入 ,而且需要通过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战略资源和发展格局。本文认为 :①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战略来说 ,科技产业发展对于GDP的贡献率 ,以及在制造业中的主体比重 ,将必然纳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新经济增长体系。②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化科技产业竞争 ,实质上是稀缺资源和存量结构调整的战略竞争。在这一竞争发展的过程中 ,显性竞争表现在科技产业在市场领域的竞争 ,隐性竞争则表现在人才竞争、科技创新竞争以及科技产业化竞争。③进入 2 1世纪 ,面向全球化竞争 ,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 ,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等方面 ,将会逐渐扩大为影响全球性竞争。为调动国内竞争资源和力量 ,协调发展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