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试行)》规定,禁止船舶向海洋和港口水域排放含油污水,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及时追查造成海洋污染事故的责任者,执行船舶违章排放含油污水法规,需要建立起识别油污染源的有效方法。我们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法识别海上溢油,并且应用此方法、对大连港和天津新港,停泊的船舶舱底水污油分别进行现场测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气相色谱法识别油种是把样品中的正构烷烃作为分析的对象。任何小于300℃馏分的油样进入气相色谱柱内,其正构烷烃组分按其沸点先后被分离。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出来,并在记录仪上描出“指纹”图。然后根据(1)每种油“指纹”谱图轮廓;(2)每种油谱图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上石油开采和海运事业的发展,进出海港和泊港的油轮、货轮不断增加,港口水域的污染亦将日趋严重。监视船舶违章排污,防止和消除油轮在港口装卸、泊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溢油,是港口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 本文综述国外港口水域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技术设备,简述我国该方面的现状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型港口往往同时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大小船舶。如果其中有一条船违章排放含油压舱水,或者发生漏油事故。这些油分便会很快的漂浮在水面。虽然油水的界线十分明显,但要准确而迅速判断那条船是污染海面的肇事者,尚须进行详细调查。 苏联国家海面研究所塞瓦斯托波尔分所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了一种解迅速鉴别港口水面油种的新装置。把一种高灵敏度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取样器布置在港区水面,能准确而迅速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油工业和船舶运输业的发展,排放和溢出的原油、各种燃料油等油类已成为污染海洋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虽然对溢油的防止和控制有所改进,但环境油污染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查明溢油来源、掌握环境油污染现状、制订防治油污染措施以及执行船舶和沿岸工厂违章排放含油污水法规,必须建立有效的溢油鉴别方法,即研究各种油之间以及各种排出油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船舶排放源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分别采用基于船舶引擎功率和耗油量的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广东省地区2010年的船舶排放清单,并选取客货运输吞吐量、航道通航能力因子和港口地理坐标等数据作为权重因子,研究了该地区各类船舶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各类船舶在2010年的SO2、NO x、CO、PM10、PM2.5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14.6×104t、23.1×104t、3.0×104t、7.9×103t、7.2×103t和9.3×103t.广东省客货运输船舶月排放波动较小;渔业船舶在1月、4月和11月份的排放比例最高.广东省客货运输船舶水域排放集中在西江干线水道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内,港口排放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沿海发达城市地区;渔船港口排放量呈显著的沿海条带状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2月1日,我国宣布设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水域3个船舶排放控制区.4月1日起,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船舶减排,我国迈出船舶减排第一步.长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工作主要分两个阶段实施.4月1日起,要求在上海、宁波—舟山、苏州、南通4个核心港口同时实施第一阶段措施,即船舶靠岸停泊期间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在评估第一阶段措施实施情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交通运输中,船舶运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广阔的水域既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鱼虾等食物之源,又为人类提供了天然的水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则是货物和船舶的集散场所。种类繁多的货物中的部分有害物质,船舶洗仓、机仓污水,生活污水及垃圾,港口本身及沿岸工矿企业排放时“三废”如果缺乏良好的管理,都会给水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自然界生态的平衡或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直接或间接地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因此,搞好水运系统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交通部港口系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港口吞吐量常年跻身世界前列,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稳居7席。这些往来于港口间的船舶多以柴油发动机为主,使用的燃油硫含量最高达3.5%,排放了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繁忙的水运加重了沿海沿江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以深圳市为例,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占深圳市排放总量的67%和14%。船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港口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9.
监测是环保工作的技术仲裁。是正确处理污染事故的必要手段,又是判断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研究防治措施,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控制对策的依据。船舶在港口、长江、沿海水域里航行或停泊装卸油和货物过程中,常常由于违章作业,或设备不良,船舶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跑油和有害物质的散失等原因造成水域污染,危及人民生命安全、为了及时发现这种有害物质的污染,制定船舶防污规划,并采取防治措施,以及追查肇事者,严肃法纪,必须加强航政部门环保监测机构,和造就一批监测技术精湛的尖兵 根据环境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船舶防污监督管理的内容、特点,系统地提出了船舶违章排污造成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程序、方法、内容、综合分析方法。并阐述了作出处罚决定的内容,防治措施的要求和依法处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是我国内河最大的石油运输专业公司,拥有各种运输船舶近200艘,载重量50余万吨。每年各类船舶洗仓、排放油污水平达100多艘次,油污水量近7万吨。搞好油船洗仓和含油污水处理是油运公司保运力,保护长江水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1984年底,南京油运公司投资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沈德富 《环境科技》1992,5(4):14-19
本文根据船舶防污监督管理的内容、特点,系统地提出了船舶违章排污造成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程序、方法、内容、综合分析方法,还阐述了作出处罚决定的内容,防治措施的要求和依法处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为73/78防污公约所要求的,来自船舶非法排污的昼间空中监测。监测方法采自该公约和各沿海国及港口国。这些方法包括一般的沿海监测(通过海上及空中交通工具),昼间空中监测(通过专用飞机),以及对污染源的识别。 港口及沿海国已采取大量措施来实施73/78防污公约对船舶排油控制的要求。如用小汽艇巡视沿海区域及港口,空中监视沿海海域以检查任何非法排污等。  相似文献   

14.
消息动态     
由交通部武汉河船规范研究所主编的“内河船舶防污染结构与设备规范”审查会于1986年5月8日至9日在武汉召开。交通部船检部门,部属科研、设计、院校、港、航等32个单位4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此规范是以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城乡环境保护部1983年颁发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制定的。在编写中,既参照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又充分考虑到我国内河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制定有关防止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对水域污染的规范条件尚不成熟,本规范只限于防止含油污水对水域  相似文献   

15.
港口细颗粒物(PM2.5)排放是沿海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港口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包含PM2.5的影响预测及分析,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科学系统的港口营运期PM2.5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文根据我国港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和文献报道,识别出运输船舶、工作船舶、港口机械设备和集疏运车辆的尾气为港口范围内主要的PM2.5排放源,其中运输船舶按照发动机类型和燃料品种进行分类,港内工作船舶和港口机械设备按照发动机功率进行分类,集疏运车辆按照尾气排放标准进行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排放因子;考虑环境评价期间排放源活动水平的数据精度,建立了简化的"自下而上"的港口营运期PM2.5排放量估算方法;根据我国港口环境评价工作经验,选取ADMS模式作为港口营运期PM2.5环境影响预测的模式,从而建立了各类污染源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影响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港口低排区规划是控制港口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港口污染治理起步较晚,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全面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立港口“低排区”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用于解决港口空气污染问题的新兴手段和重要措施。以深圳港为例,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大气污染源,该港口的各类污染源的影响从大至小依次为远洋船舶、运输车辆、内河船舶、作业机械,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染排放。通过计算污染物排放的PM2.5当量,可以看出港口低排区方案实施后是所要求减排量的1.2倍。虽然目前中国港口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以进一步推动港口污染控制。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港口低排区方面的管理经验也值得借鉴,以利于港口污染控制方案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船舶防污监督管理的内容、特点,系统地提出了船舶·违章排污造成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程序、方法、内容、综合分析方法.还阐述了作出处罚决定的内容,防治措施的要求和依法处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船舶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在给贸易运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带来巨大压力。当前,船舶港口污染呈明显的区域性。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长江等沿海沿江地区,船舶港口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我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构建绿色航运体系。船舶港口排放已成为重要的排放源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6,(6)
正"虽然我的船有能力使用低硫油,但在中国靠岸时,继续燃烧高硫油,这并不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船主向记者反映。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三个地区港口密度大、船舶流量大,且港口和水域大都处于城市群中心,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船舶污染正悄然成为继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企业排放之后第三大大气环境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保护水域,防止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船舶机舱舱水是污染水域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六十年代,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就相继召开会议讨论防止船舶排放废油造成海洋污染的对策。1973年海协又开会讨论修订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进一步严格规定了船舶排出水中含油量的标准。我国政府发布的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也严格规定船舶排放污水含油量不得超过10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