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苏州河调水对水质改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比较完善,具有河流调水的有利条件.1999年5月至8月,上海市进行了第3次苏州河综合调水试验,大大改善了苏州河的水质.调水试验结果为,正常天气条件下,cOD cr从调水前>50mg/L,到8月底<40mg/L,达到Ⅴ类水标准;BOD5也能达到Ⅴ类水标准;NH 3-N从调水前的>8.60mg/L,到8月底的4~6mg/L,但仍超过Ⅴ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厌氧反应器处理糖厂废水的试验研究,确定了COD在12000mg/1左右的糖厂废水经二级厌氧反应器处理,可使出水COD、BOD达到糖厂废水排放标准。三种厌氧反应器的对比试验表明,软填料厌氧生物膜反应器最佳。由示踪试验得出厌氧升流式反应器可由扩散模拟的结论。由理论分析和实验找出并证明了扩散模型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初值条件。  相似文献   

3.
印染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生化性差、难降解的工业废水,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很难达到排放标准,对新型、高效的处理工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传统废水处理工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印染废水,甚至达到了回用水标准,在此基础上对现在研究较多的膜生物反应器的改进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还有待解决的问题,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泡沫分离—厌氧—好氧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泡沫分离-厌氧-好氧工艺对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和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废水经泡沫分离后浓缩液进入UASB厌氧反应器,可大大减小反应器的体积,厌氧出水再经过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CODCr总去除率可达88.4%,各项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选用球形多孔悬浮填料,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对模拟城市污水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可以以氧化还原电位作为工艺主要控制参数。稳定运行时COD、TN、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7%、83%、94%,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体化连续流间歇曝气膜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低C/N城市污水的工艺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在曝气2 h、搅拌2 h的运行模式下,对COD、NH4+-N、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83.4%,75.4%和97.81%,各出水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5,4.59,7.63和2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7.
调查江苏省扬州市餐饮废水排放特征,开发出一种厌氧-好氧填料床联合反应器用于处理餐饮废水.通过试验确定上流式厌氧填料床水力停留时间为4h,当联合工艺的总水力停留时间为8h时,联合工艺对餐饮废水处理CODcr去除率达到了90%.出水中CODcr、NH3-N、SS、磷酸盐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EEC标准针对生态敏感地区出水总氮排放要求达到10-15mg/l,利用生物反硝化是使出水达到该标准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利用淹没式滤池进行反硝化能使出水达到该排放标准并且布局紧凑。大部分的磷和SS在化学预处理中被去除,而氮和溶解性有机物在生物滤池中被去除。对经过化学预沉淀的污水利用后置脱N和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是可行的,试验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淹没式滤池中进行,一个是下向流反应器,一个是上向流反应器。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两者的出水NO3-N浓度低于5mg/l。  相似文献   

9.
朱乐辉  杨涛 《环境工程》2007,25(6):23-25
以混凝-热解-氧化为预处理工艺,以水解酸化-一段式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BIOFOR)的新工艺处理灭多威废水是可行的。试验证明,废水经预处理可去除89.8%CODCr,可生化性得以提高。最终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净水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化工污水的净化很难达到排放标准,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能很好地实现对污水的彻底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安全,完全可达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本文对膜分离生物反应器(MS-BR)、膜曝气生物反应器(MABR)和萃取膜生物反应器(EMBR)的特点、工艺及优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曝气生物滤池中COD去除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对COD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对COD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COD质量浓度均值为68.3mgL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值为26.1 mg/L,去除率为61.8%,去除效果稳定.不同操作条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为:曝气生物滤池只需较低的曝气量,在V(气):V(水)=5:1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对有机物较高的去除效率;曝气生物滤池时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进水端0~60cm范围内;水力负荷在0.5~1.5 m3/(m2·h)的变化范围内.反应器对有机物去除能力基本不受影响;水力负荷和进水COD等2种途径带来的COD容积负荷变化对其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并且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质初始浓度对SFBR工艺去除营养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序半连续反应器就新鲜废水中COD/N比对COD、氮化合物去除效率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鲜废水中的COD/N比对COD和总氮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当COD/N比由2.5增至12.5时,COD去除率由44.0%增至75.8%,总氮去除率从63.4%增至99.8%,然而,加料废水中COD/N比对微生物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用一组涉及多个微生物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COD/N比对同时去除碳、氮化合物效率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强化混凝-光电氧化组合技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铁锰氧化物+聚合氯化铝(PACI)混凝和光电氧化技术处理已生化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研究了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氨氮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铁锰复合氧化物投量下,加入PACI共同混凝可以取得较好的有机物去除效果,当铁锰氧化物投舒为600 mg·L-1,PACI投量为100...  相似文献   

14.
UASB-SBR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农药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UASB-SBR组合新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农药废水技术。针对湖北沙隆达农药公司清污分流后的浓污水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运行费用高的情况,先采用UASB处理技术,COD去除率平均达到58.3%,可生化性系数由0.26左右提高到0.34左右,色度去除率平均为70%;接着采用SBR技术做接口试验,COD去除率平均达到84.5%。废水处理成本由行业3~5元/kgCOD降低为1元/kgCOD。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外加电场条件下提高生物反应器去污除磷的可能性,试验中比较了普通生物反应器和外加电场生物反应器去污除磷效果的差别。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外加电场生物反应器比普通生物反应器具有更高的除磷效率,并能在厌氧阶段促进磷的释放,而COD去除率提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用二氧化氯氧化降解8种苯胺类化合物,测定了COD去除率与时间及COD去除率与ClO2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最终的COD去除率多数都在70%以上,羟基类苯胺化合物可达90%以上.反应符合lnCOD=K1WClO2+A1及lnCODt=K2t+A关系式.COD去除率还与pH值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The performance of UV/H2O2, UV/O3 and UV/H2O2/O3 oxidation systems for treating spent caustic from an ethylene plant was investigated, in UV/H2O2 system, with the increase of H202 dos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and the ratio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of the effluent were increased and a better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than the H2O2 system alone. In UV/H2O2 system,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reach 68%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and BOD/COD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0.22 to 0.52. In UV/O3 system, with the increase of O3 dos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and BOD/COD ratio were increased, and a better performance was obtained than the O3 system alone.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D was 54%, and BOD/COD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0.22 to 0.48. In UV/H2O2/O3 system, COD removal efficiency was found to be 22.0% higher than UV/O3 system.  相似文献   

18.
应用A/O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低DO浓度下系统对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DO浓度下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和92%.由于进水C/N比仅为2.93,总氮平均去除率仅为64%,但提高亚硝酸氮积累率可以提高总氮去除率,当亚硝化率从15%增加到85%,总氮去除率将增加12%.氨氮去除率和硝化速率、总氮去除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维持低DO浓度可以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基于氮的物料平衡可知它占系统总氮去除率的5%~12%,增加DO浓度将破坏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微电池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由最佳工艺流程处理后出水的COD质量浓度最低为4.9mg/L(此时COD净化效率为99.84%),出水pH值为6,色度净化效率最高为99.72%。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的规定。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的COD平均净化效率为95.66%,色度平均净化效率为96.62%。  相似文献   

20.
对膜生物反应器提出了合理改进,采用射流曝气为反应器充氧,并对改进后的MBR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BR对COD、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COD的去除率能保持在95%以上,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99%以上。反应器运行的前期生化反应在对COD的去除起主导地位,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对去除COD的贡献率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